第071章 少年引诗为一狂(3) (第2/2页)
赵欢心里一时也没了底,五绝之律源于汉乐府小诗,全盛于隋唐,此时会不会太过超前了? 旋即一声喝彩,像是把众人从梦中惊醒过来,顿时掌声、喝彩声隆隆而起。 徐风颇为惊喜道:“公子之诗想凌空高飞,当真有如九天之羽,令人击节赞叹。徐风狼狈应战,子欢公子可堪一笑。” 掌声未落,徐风便走回席间,拿来两柄银色的小剑,握剑拱手向赵欢俯身,眨一眨眼睛:“如此,公子看好。” 他双手交相挽起,将双剑的木鞘滑落,腕子一抖便是一个好看的剑花: “雪白皑兮佳宴, 起高阁兮临风。” 赵欢眼前一亮,徐风所做之文体乃是楚辞,楚人不奉神龙而拜玄鸟,文化自来与中原诸国不同,其想象力奇诡丰沛令人炫目,屈子芈原更是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离sao》成而鬼神泣,中原学子也纷纷效法,楚辞浪漫之气与《诗经》写实之风隐然有分庭之势。更使赵欢惊讶的是,这看似柔弱娇媚的徐风竟会使剑。 只看他左剑当心而划,背于身后,步落成弓,右剑前击: “纤歌宁兮鼓震, 群朋至兮兴怀。” 徐风身形轻旋,双剑狂舞生风,口中吟道: “负太行兮夸娥, 斩长蛟兮佽飞。” 此是虚写,夸娥是上古开山的力士,佽飞是楚人斩蛟的勇者。徐风飞腕,双剑脱手抛至半空,一跃而起,身体反拗有似弯月,婉而落地,双手盈而一展正好将剑接住,接着就是一阵快旋,身形像后世的花样滑冰一般先低后高,剑光烨烨最后立为剑诀: “黄泉舞兮八方动, 有美人兮云之央。”
他面向女席,太史云央听得最后一句,竟落在己处,不禁轻笑,拍起手道:“彩!” “彩!彩!彩!”众人巴掌拍红,竟是比方才赵欢吟诗时还要热烈。 雪白皑兮佳宴, 起高阁兮临风。 纤歌宁兮鼓震, 群朋至兮兴怀。 负太行兮夸娥, 斩长蛟兮佽飞。 黄泉舞兮八方动, 有美人兮云之央。 “彩!”赵欢也拍起手掌,心道此局堪危。这兮来兮去的他着实不懂,可凭着人家这剑舞在声势上便压了自己一筹,最后落句更是以赞美主宾收尾,又讨了个巧。 徐风从地上捡起剑鞘,重新套起,微微娇喘,拭了拭额角的细汗,先拜云央,又向赵欢一拜,盈盈而笑。 好事的士子自觉担当起统计票数的任务,最后结果出来,果然,徐风以微弱的优势取胜。 一比一,平。 再战! 赵欢振起臂膀:“孙奕、黑肤!” “末将在!” “为某擂鼓!” “得令嘞——”孙奕与黑肤抱拳一拜,分至两侧,皆在一面鼓前站定,从鼓架下面抽出鼓槌。 “咚!” “咚!咚!咚!”二人轮开膀子,击出鼓点。鸣鼓而进,鸣金收兵,二人出身行伍,所擂之鼓便是行军的鼓声,萧杀肃穆,森然庄严。 徐如林也! “突进!”赵欢下令,鼓声节奏一变,三五一节,速度加快。 疾行如风! 席中博学的士子惊道:“这是……此乃赵国突骑!”众人皆讶,但听鼓落似蹄音,隐隐有万马冲杀之感。 “列阵!” “掩杀!” “掠其左翼!” 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赵欢不断变换口令,众人眼前好似展开一幅两军对垒的画面,触目尽是赵军的烈烈战马与迎风飞扬的红缨。 “破阵!” 赵欢舌灿春雷,鼓声排山倒海而来,两军短兵相接,赵国儿郎突入敌阵。隆隆的鼓声中赵欢喝了一爵清酒,便将酒樽一掷,一脚踏上桌案,高声大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唐尧舜禹,略输文采;商汤周武,稍逊风sao。一代天骄,赵武灵王,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