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 归去,来兮 (第2/3页)
,又从其手中接过了那卷羊皮,当众先不忙展卷,而是自己细心收好。 灵毓则传令家将仆役在府中府外四下找寻,她不知隐情,又素知婷儿一向随兴所至,一颗担心稍去,又向碧落问起相公的病情。 碧落说道:“子欢公子的身体本是极好的,这番病情突发,据我诊断是有阳邪入体,而且这阳邪之猛非同小可,便是我也无法将其完全化解。” 灵毓关切问道:“那究竟应以何法破解?” 碧落道:“毓儿meimei,你家相公体内之阳邪,乃是一股玄阳之血气所化。所谓玄阳,乃是阳极之极,本来并无不妥,但在公子体内,却不知为何化为了一股邪气;它的秉性玄阳,自然当由阴极之极的玄阴中和。若无玄阴之物与其相配,我也只能开几个方剂,渐行调理,若要根治,还需从长计议。” 听她一番话语,赵欢不由想起梦中的那个赤色人影。 碧落留下一副药方,便起行告辞,赵欢特命四名亲卫护送她回签华阁中。孔瑶微眯起一双狐狸媚眼,似乎是想从他的表现中间发现什么,赵欢则腆起一张浑然无事的厚实大脸,固若金汤,厚如城墙。这只也想着“吃人”的凤凰无处下嘴,却也不知已被她人捷足先登,冷哼一声也自去了。 房间里剩下了灵毓一个,赵欢用手指展平她微皱的双眉道: “相公不过是偶尔的感冒发热,哪有那么玄乎?毓儿不要太过担心,你摸一摸,现在不是已经退烧了吗?” 灵毓被他拉着小手贴在额头,果然已经不再热了,这才略略安心,将脸儿贴在了男人怀里。 “毓儿……”赵欢吞吞吐吐道,“我……有件事要同你说,听了你可不许生气。” 小丫头一听两撇秀眉不禁又轻皱而起,赵再次将它们抚平,刮一下小鼻头,将女孩拥在身前,贴在耳畔便将昨夜之事一五一十地都自首了。 “婷儿jiejie?”小丫头惊讶得张大了嘴:“你是说婷儿jiejie?” 赵欢忙道:“毓儿你先别气,这事责任在我,其实婷儿她……” “不不不,相公你误会我了,相公肯主动说给毓儿听,便是将我当做最最贴心体己之人,人家才不会生气哩!” 灵毓乖巧地一皱鼻道:“我是惊讶,婷儿jiejie竟可以这么大胆这么勇敢,敢将相公,嘻嘻嘻……” 她还未说完,已被赵欢在腋下咯吱得咯咯发笑,赵欢打趣道:“你还说哩,当时狭路相逢勇者胜,若不是我急中生力,这一世英名怕是便要毁于一旦哩!” 说完,赵欢却又低头问灵毓道:“当真不生气吗?也不生婷儿的气?” 灵毓的脑袋摇得像个小拨浪鼓:“相公喜欢婷儿jiejie,这我早就知道的。” 赵欢道:“是吗?怎么我自己都不知道?” “当局者迷嘛,婷儿喜欢相公,这我也知道。相公是我至爱之人,婷儿jiejie也是我的至亲之人,我又怎么会生你们的气?” 女孩儿乖巧地依偎在男人的肩头:“这天下男人哪一个不是三妻四妾,我家相公贵为公子,又风流俊秀,何以偏能独例其外呢?只求相公能一直对毓儿好,我便也心满意足。” 灵毓说着秀眉忽然凝蹙:“只是不知婷儿jiejie究竟去了哪里,莫不是怕见我才离家出走?” 赵欢从身上取出那卷羊皮,对灵毓道:“我们一起来看,说不定有什么蛛丝马迹。” 灯光之下,赵欢将羊皮卷展开,只见其上还是画着图画,图画被分为田字形的四格。 第一格是一男一女两个小人儿“鬼打架”,那女的高傲地占据其上。 “这死丫头,分明歪曲事实。”赵欢愤愤然一句道。 第二格图画是三个小人儿,一男两女,其中一女子背着小包袱出走,另外两个小人儿以手臂掩面大哭,应是她臆想出来自己走后的画面。 第三格则是两女相拥,男子斗着手指一人发呆,意思可能是说姐妹情深,自己无意要抢好姐妹的男人。 第四格则是一女神色俱厉训斥男子,另外一女站在旁边却喜笑颜开,不知画的是灵毓训夫,她自己幸灾乐锅,还是她自己要训戒赵欢,好好照顾灵毓。 总之,看来赵婷儿是真的走了。 “哼!”赵欢的心头忽然怨妇般骂上一句:“这不负责任的女人,吃干抹净了老子,便想着跑啊?” 想着想着哑然失笑,可是笑过之后又是一阵怅然。 …… …… 齐王寝宫,寺人不断进出,太医跪成一片,齐王病倒了,这个消息被严密封锁。有人传言当夜宴会,赵欢等一众外人走后,太史王后一言不发,展身离席,齐王在其身后追赶,不小心被一级御阶绊了一跤,本来只是些许的小伤,他却因日积月累损耗过渡,这一摔下去整个人竟似是垮了。 前一刻还在大宴群臣,后一刻却再也提不起风采,一时三刻虽不至于丢命,俱宫中御医的描述,多年来王上的身体已被美色掏空,药石已无可救,能活到几时已要看上天所定的时限了。 太史王后一连急宣后胜等十余名近臣入宫,却也有一名小婢女悄摸间将齐王的病情送到了馥夫人处,馥夫人又辗转联系上了上将军田单。 一场暗流汹涌的夺嫡风波就要拉开大幕。 临淄城外百里,一处密林之中,一支数千人的队伍隐于其间,影影绰绰间尽是麻衣草履。原来鲁仲连送诸墨出城之后,自行回归山野,在公羊钺的带领下,这支并没有解散,而是极其艰苦的潜伏下来,玄筝先前被赵欢说服,现在却又被公羊长老的一番墨家大义说得动摇,这支墨军的将来,不知又将何去何从? …… …… 临淄城门,是质子可以自由活动的最远界限,赵欢城楼设宴,为公孙伏英饯行,举酒送到护城河边:“大夫此去,你我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逢?” 公孙伏英道:“庄子有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虽去如归,子欢何必介怀?” 赵欢苦笑一声:“身为质子,这临淄城便是我的囹圄牢笼,安能说是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