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父子交心 (第2/2页)
钻朱兰佩,自己的命算是保住了。脸上带着畅快的笑容,刘虞轻声说道:“烈儿,为父今天很高兴。” 敖烈头也不回地答道:“放心吧父亲,有万钻朱兰佩在,你中的毒根本不算什么,稍后回到营中,孩儿立刻给你拔毒。” 刘虞轻轻摇着头,语气中带着无尽的自豪:“不,为父不是为了能活命高兴,是为了有你这样的儿子而高兴。十六岁就拜将封侯,威震一方,为父很欣慰。烈儿,你终于长大了。今后大汉的气运,就交到你的手上了。” 敖烈身体剧烈的震动了一下,从小到大,十六年来,父亲对自己的要求一向十分严格,从来没有向今天这样,给予自己这么大的肯定和赞赏。一股异常温暖的感觉在敖烈的心底升起,不知不觉中,敖烈的眼眶中已经被泪水灌满。父亲,终于肯赞扬自己了么?为了这句话,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到底付出了多少辛苦。没日没夜地苦练武艺;在师父王敖老祖的地狱式训练中咬牙坚持下来;在无数次和北疆蛮夷的作战中浴血奋战等等等等,敖烈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得到刘虞的肯定,今天,敖烈终于做到了! 父子两人之间,彼此的心无限的靠近着,在这个时刻,一切用来描述情感的词汇都显得那样的苍白。 回到大营之后,敖烈扶着刘虞下了马,然后弯下腰,半蹲到刘虞身前。刘虞没有说话,只是带着欣慰的笑容,伏到了敖烈宽厚的后背上。敖烈背起刘虞,大步向中军大帐中走去。 半个时辰之后,敖烈带着兴奋地笑容走出了中军大帐。帐外,以阎柔为首的州牧府等人站在左边,以马超为首的右北平将士则是站在右边。无乱是站在左边的还是右边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焦急的神色,当他们看到敖烈面带笑容的走出来之后,均是在心中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从敖烈轻松愉悦的神色中,他们看出来刘虞一定是拔毒成功,脱离了危险。 果然,敖烈笑着对在场的人说道:“我父已经无碍了,只是身体还有些虚弱,在大帐内睡着了。” 敖烈的话音一落,在场众人这才真切的感觉到放下心来。
环顾了一圈之后,敖烈忽然疑惑的问道:“咦,怎么没有看到文长?他去哪里了?” 州牧府众人自然不知道敖烈口中的文长是谁,一个个都保持了沉默。令敖烈奇怪的是,就连自己麾下的将士,竟然也是一个个面面相觑,没有人回答自己的问题,显然,他们都不知道魏延究竟去了哪里。 正在敖烈纳闷的时候,一名刘虞麾下的军士向中军大帐跑了过来,一边跑还一边高喊着:“报——,少将军麾下牙门将军魏延,已经斩下了乌桓峭王的首级,正在营门外等候!” 这道捷报犹如晴天霹雳一般,震得所有人都是一阵心神摇曳。敖烈最先反应了过来,大步向营门外走去,看样子,是要亲自去迎接大胜归来的魏延。其余人连忙迈出脚步,跟在了敖烈身后。 来到营门外,敖烈看到魏延端坐在枣红马上,趾高气扬地环视着四周,手中拿的,正是峭王的人头! 见到敖烈亲自带领一众文武出来迎接,魏延连忙翻身下马,大步走到敖烈身前拜倒在地,大声说道:“禀主公,末将已经斩下乌桓峭王首级,并收降乌桓骑兵万余人,现将峭王首级献于主公!” 敖烈在心中转动着念头,他知道魏延的秉性有些居功自傲,决定趁此机会敲打敲打魏延,让魏延日后能更加用心的为自己效力。于是,敖烈板起了脸,冷声说道:“魏延!你不尊号令,擅自行动,你可知罪?” 听到敖烈的话之后,原本趾高气昂的魏延,脸上的神色瞬间变得苍白了起来。正所谓军令如山,敖烈虽然待人亲和,但是在治军方面,却一向严谨,各种法度规矩森严。想到此处,魏延才意识到自己这次立功心切,已经违背了敖烈颁布的军法。 魏延收起了居功自傲的心思,把头深深地低了下去,脸都已经快碰到地上的沙土了,口中说道:“末将知罪,任凭主公处罚。” 看到魏延已经记住了这次的教训,敖烈脸上的神色才缓和了下来,朗声说道:“罪将魏延,不尊本侯号令,擅自行动,着令革去牙门将军之职,来人,剥下他的衣甲。” 几名血杀营精锐走上前来,小声对魏延说了一声:“魏将军,得罪了。”然后三下五除二扒下了魏延的衣甲。使得魏延只剩下贴身小衣,跪在北风中瑟瑟发抖。 阎柔见到敖烈如此处罚魏延,心中不忍,刚要上前劝解几句,又听到敖烈大声说道:“本侯一向有过必罚有功必赏。罪将魏延已经处罚过了,下面就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了,魏延此次堪称智勇,即日起,升迁鹰扬将军,另赏黄金百两。” 听到敖烈这句话,阎柔止住了上前的脚步,这才想明白这一罚一赏,正是敖烈的驭下之道。想必在经过这次的赏罚之后,魏延这员虎将以后对敖烈必定会更加尽心尽力。 当事人魏延则是怔住了,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才反应了过来,感激的说道:“末将领命!谢主公再造之恩!” 敖烈笑着伸手扶起了魏延,拍了拍魏延的肩膀,继续说道:“某看你的大刀有些破旧了,回头去府上把那把龙牙刀拿去用吧。” 魏延知道,龙牙刀是光武秘宝中的三十三件神兵利器之一,是一把难得的宝刀。更让魏延兴奋不已的是,只有敖烈的心腹大将,才会被他赐予这些神兵中的一件,截止到目前,有幸获得这个殊荣的,只有赵云、马超等不足十人而已。 换言之,从这一刻起,魏延已经被敖烈列为心腹大将了。这让魏延心中,顿时涌现出了说不尽了喜悦之情,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