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情缘之卜卦_第49章 伯邑考觐见商纣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 伯邑考觐见商纣王 (第1/2页)

    伯邑考和武瑛一行人骑着高头骏马,意气风发进了朝歌城,伯邑考赞道:“不愧是天子皇都,朝歌城真是富丽大气!”

    武瑛说:“我离开朝歌已十年了。今日回来,真是高兴,又有些感慨。”

    伯邑考说:“人之常情,离乡太久的人回来看看总是好的。”

    武瑛问:“伯邑考公子,你真的准备把后面那些娇滴滴的美女献给商帝吗?”

    伯邑考说:“是啊,有何不妥吗?”

    武瑛说:“当然不妥,你把这么多美女送进宫,难道就不怕得罪皇后娘娘吗?”

    伯邑考说:“何来此言?我压根就没想过得罪皇后娘娘。”

    武瑛说:“皇后娘娘虽高高在上,母仪天下。到底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今日有人给她丈夫送一大堆美女。调换身份,你会乐意吗?心里能好受吗?”

    伯邑考说:“自然不好受,我还真没想到这一点。可是古往今来,大家不都是这样做?何况我又没强迫这些人硬来朝歌,进宫侍奉天子。”

    武瑛说:“你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让我更来气。要我说一心求和投降的人全是一群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家伙,枉为大丈夫,说什么民族大义、忍辱负重。扯起这些旗帜就可以把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寄放在柔弱的女人身上呢?就可以恬不知耻、肆无忌惮了吗?你们可曾想过这些被你们送出去女子的下场?也许她们已经注定了一生坎坷,身不由己,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也许她们还会遭受蹂躏、毒打,会有难以预计的磨难在等着她们。她们却得不到一丝怜悯。只能把自己的青春荒废在无情凄凉的深宫里,成为一堆堆红颜枯骨。”

    伯邑考有些羞愧,说:“凡事不要想得这么悲观,或许也有好的一面呢?照你的意思,那你说怎么办?”

    武瑛说:“我不知道。如果我是男子,就算是战死,也不会把自己国家的女人交出去。”

    伯邑考有些动容,但是想到父亲姬昌还在商帝手里,对武瑛的话也就不敢苟同了。伯邑考说:“虽如此说,可我也是无奈之举。”

    武瑛知道靠自己片面之词还是很难打消伯邑考献美女的想法,也许伯邑考真有他的难处。武瑛便转换话题说:“伯邑考大哥,呆会儿你能带我一起进宫面圣吗?”

    伯邑考有些好奇:“怎么,你也要进宫?”

    武瑛说:“是啊。从小就听人说君主威严无比,是上天的儿子,代表神在人间执掌政权。我想进宫亲眼看看,人们所说到底是不是真的。”

    伯邑考说:“你这也太大胆了吧。要是被宫人发现你的身份,或是出现纰漏,到时候恐怕有一千张嘴也说不清。天子虽尊贵威严,可是跟我们常人并无多大区别。你还是不要冒欺君犯上的风险为好。”

    武瑛却反驳说:“哈,刚才不知道是谁说凡事不要想得那么悲观,现在又来教化我。哎,某人真是说一套,做一套。让我很失望啊。我和你一起进宫面圣,说不定还能帮上你大忙,让你事半功倍。我保证我一定不会坏你好事,不犯任何错误,像个木头一样杵在你旁边,跟个哑巴一样不说话。”

    伯邑考对武瑛的话将信将疑,信的是武瑛应该知道轻重,不会在殿堂之上闹出岔子。疑的是她竟说能帮上自己。想到武瑛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也是自己新结识的朋友。伯邑考妥协了,说:“带你进宫也不是不行,那你要记住你自己说的话,不要出现任何差错。”

    武瑛说:“明白,那我们现在就进宫吧。”

    朝歌,金銮殿。帝辛端坐在龙椅之上,威严庄重。台下是殷商一干文武大臣。

    帝辛身旁的大太监阿奴喊道:“宣周国使者觐见。”

    候在金銮殿外的宦官立即接声喊道:“宣周国使者觐见。”

    传令一层层递达下去,传遍了三宫五门。伯邑考众人肃然,再次整理衣冠一遍。便率本国使者上朝面圣。跟在伯邑考身后的是一老一少,老的沉稳大气,小的俊俏机灵。正是闳夭和武瑛二人。

    众人施施然到了金銮殿,跟在后面的周国随从大气也不敢喘一下。只有武瑛一双眼睛到处乱瞄。两旁的殷商大臣像泥塑木偶一样站在柱梁边侧。

    到了台前,众人止步,伯邑考上前行参拜礼,道:“罪臣伯邑考参见吾皇,恭祝吾皇万寿无疆、永享太平!这是敝国修和国书,恳请陛下过目。”

    帝辛开口道:“呈上来。”他身侧的阿奴便走下台去,将伯邑考手捧的文书接过来递给帝辛,然后恭敬站在一旁。

    帝辛看过文书,道:“商周本是一家,汝父不守信用,罔顾道义,出兵侵犯大商,以下犯上,不做臣子的本分,是诛杀九族的大罪。你可知道?”

    伯邑考说:“陛下说得极是,我西周对大商一向恭敬有加、不敢怠慢,就像儿子小心翼翼地侍奉父亲一样,孝敬还来不及,哪还敢生背叛之心?只是国中有一撮小人挑拨怂恿,我父侯又年迈,难免昏聩,竟听信小人的鬼话,才一时无心铸成大错。出了此事,吾国上下忐忑不安,夜不能寐,生怕陛下大发雷霆,惩罚周国所有百姓。我已除去jianian佞小人,将其头颅悬于城门之上,供天下人都唾骂他。我害怕陛下对敝国产生误解,所以现在亲自到朝歌来请罪,我周国愿意世代俯首称臣,贡献礼金。只求陛下能明了我周国一片拳拳之心,不要迁怒到无辜善良的平民百姓身上。”

    一旁的武庚站出来说:“久闻大公子貌美,今日一见,不但貌美,而且口才也是一流。只是如果全天下所有的诸侯都无心犯错,然后找出几个所谓的替罪羊,再像公子你一样站在这朝堂之上,三言两语就将事情轻描淡写过去。请问我大商还有安宁的日子吗?到时候恐怕救急如救火,我大商将士疲于奔命,不出三年五载,就自我土崩瓦解了吧!”

    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