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情缘之卜卦_第70章 新的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 新的开始 (第1/2页)

    双方又交战四五十回合,狄娜受缚仙绳掣肘,手脚更是放不开,败相早已显露。

    最后在众人齐心协力、风溪轩辕剑一击之下,狄娜当场殒命身死。

    大太监阿奴走进含光殿,帝辛正在里头批阅奏章。

    阿奴道:“启禀陛下,国师丹丘子求见。”

    帝辛闻言放下手中的刻刀,说:“让他进来。”

    阿奴称是,转身就将丹丘子带入殿内。丹丘子向帝辛施礼,说:“微臣丹丘子拜见圣上。”

    帝辛说:“国师不必多礼。现在捉妖一事何如?”

    丹丘子说:“回禀陛下,臣正是为此事而来。今日我和众人在古乐园已经将妖孽就地正法。只是伯邑考公子不幸在这次行动中牺牲了。”

    帝辛沉默半响,说:“伯邑考贵为周国世子,国家危难,不惧个人安危荣辱出使我大商,虽说是为了他大逆不道的父亲求情,到底也换来两国间的和平安宁,值得赞赏。如今又助我大商灭妖,居功至伟,却不幸英年早逝,实令人伤心同情。我们一定要好好善待他。”

    丹丘子说:“陛下说的正是,伯邑考公子若能听到陛下这番肺腑言语,也会宽慰一些的。”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皆站在大殿台下两侧,帝辛把伯邑考的死讯告诉了大家,问大家如何料理这后事。

    台下臣工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但是半响也没有站出来说话。费仲是最爱揣测帝辛的心思的,他第一个站出来说:“陛下,伯邑考公子是周国的世子,臣很早就听过世人夸赞他的美貌和贤良。如今他仗义行善,却惨死在我国都朝歌,我们一定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我们大可以把伯邑考公子的侠义事迹告诉天下,给天下人树立一个榜样,教化世风,传播伯邑考公子的美名。相信伯邑考在天之灵,也会宽慰的。二来我们不如就此释放了姬昌,将伯邑考的遗体交给他带回西岐,如此也算还了周国的人情,又彰显了陛下的恩德。也可彻底堵住人言可畏的闲言碎语。正所谓一举多得,请圣上明鉴。”

    当下有些官员听了费仲的话,点头附和。

    武庚却站出来反对说:“释放姬昌,兹事体大,关乎国运,怎么能用邻里百姓还人情的方式就把他给放了呢?这不是把国家大事当作儿戏吗?纵虎归山、蛇咬农夫的后果,谁来承担?是你费大人吗?我敬重伯邑考的为人,但是一事归一事,不可混为一谈,更不能随心胡来。”

    武庚坚持不同意放姬昌回周。一些武将也多站在他一边。

    正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闻太师站出来说:“陛下,老臣有话说。费大人和太子都言之有理。普天之下,百姓都知道伯邑考公子的美名,现在伯邑考公子为义而亡,天下人不免同情他,此事若处理不好,难免让我们站在道义的被动面。我们四周一些不驯服的敌国、属国未尝不会对此流言蜚语、借机滋事。即便我们清者自清,也不能堵住悠悠众口,别人把我们想象成鬼。不如我们拿出十足诚意,给伯邑考公子举行一场国葬,陛下追封他伯爵之位,亲自参加他的葬礼,也好堵住明里暗里的嚼舌头。对于释放姬昌一事,诚如太子所言,兹事体大,不可不察。人人都知道姬昌是一代枭雄,为了我大商千秋基业着想,我们切不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对付姬昌,我认为还是既不能杀也不能放,但现在我们可以改善姬昌的幽禁生活,以客人之礼待他,作为对伯邑考牺牲的回报。日后他若真的知错悔改,适当的时机再放他也不迟。”

    帝辛说:“闻太师说得甚合寡人的心意,那么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闻太师道:“老臣领旨。”

    三日后,“忠孝贤良义勇宁乡侯”伯邑考公子的国葬大典开始了,帝辛亲率文武百官将伯邑考的灵柩送往朝歌西郊外的陵墓安葬,队伍浩浩荡荡,皆身着缟素,分外肃穆哀伤。一路又有城郭百姓、乡野斗民争相为其送行哀思,感人至深。

    且说伯邑考、洛梅被发现死亡后的第二天,有一个小厮模样的男丁在门口拦住刚要进门的风溪,给他一封信后就快速离去了。风溪拆开信一看,原来是洛梅死前写给他的,信上她吐露出她和伯邑考的相爱情深,希望死后能把他们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