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这世界要乱了 (第1/2页)
当年那一场信仰事件一把将上古圣贤的牢固统治局面击打的支离破碎。 或许是命运使然吧! 抑或是大势所趋吧! 上古圣贤们的存在虽然给修炼界带来了无穷的好处,他们制定的规则也牢牢约束了这些无法无天的修者们,使得华夏文明得以安存。 但这些却无法掩饰他们的存在确确实实阻挡了华夏统一局面的到来。 太过强大的力量,无人约束的力量,带来的是自视甚高的尊严和不可触犯的威严。 因而在他们的面前,俗世的皇权也要不甘低头,相互之间合众连横的他们会在无形间抵制每一个有统一势头的政权。 但形成一个统一的局面却是历史必然的大势。 逆道而行必然会遭到天地大势的摒弃,而摒弃的结局是什么? 一目了然! 或许他们没有逆道的想法的 或许他们也希望政权统一的 …… 但韩信还没有造反的想法呢? 周亚夫也只是渴望安度晚年呢? …… 太多太多的或许,太多太多的但是告诉我们只要一个人一个事物的存在无形中成为了某种大势的阻碍,哪怕他一直在退让、闪避终究逃不过被命运洪流淹没的结局。 统一的天下不需要这些可以轻易影响到世俗的大佬,就如同那和平的世界不需要能征善战的将军一样,被命运抛弃的人总会在偶然与必然下黯然收场。 这是一个科技的世界,虽然科技出头并没有多少年 或许当年的修炼文明本就是造物主开的一个小小玩笑,扫平了蛮荒时代的修者们再将人类送进了文明世界后却免不了兔死狗烹的悲惨结局。 在文明初建的阶段,恐怖到足以颠覆这世界的圣贤们倏忽间化作了过往烟云。 在文明进阶的时代不同文化间的超强碰撞又一次玩了个借刀杀人。 而今,快要进阶高级的它又一次伸出了屠刀……当然无数年间不甘的修者残念也开始临死反扑……因而呈现了一个修炼繁盛无比的现象,当然它的实质却是充满了悲哀的回光返照。 人与人相遇的结局充满了太多的不定; 政权与政权的相遇,哪怕中间的过程有多么复杂,相互吞噬都是免不了的最终; 文明与文明遭遇又是如何?想必那些早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繁星可以告诉我们一二; 更不用说这********完全不同的修炼与科技了 似乎被吞噬是未来唯一的可能! 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文明被淹没,这些依托文明存在的修者又能有什么好的结局? 是而这些修者除了自废武功之外只有背水一战的出路了 背水一战却也需要资本,韩信是谁都想当的,却有太多的人成了徐晃 而这资本又从何而来? 他似乎已经预见到了什么! 这一次的祖地一行似乎不简单! 几千年来缺少了骨干的修者肯定没有办法把祖地搜刮个干净,而今有了如此多的老妖怪那结果简直不要太酸爽…… 突然间,他明白了什么! 回想起来,这两千年修炼的急剧衰退似乎有些不正常。 眼前飘过一丝阴云,他嗅到了了某种阴谋的味道,似乎当年有一只大手主导了这一切的一切。 温水煮青蛙,青蛙必死无疑,但将一只青蛙突然扔进了沸水中呢? 断了层的两千年导致太多太多的修者根本搜刮不了祖地,而两千年的积累一朝爆发? ······ 眼前的世界突然变得混沌又清明了,他蓦然发现或许有谁可能要绝地反击、吊丝逆袭了! 因而当耳边响起火皇那商量的语气时,他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当年的他因为身在局中没能发现那所谓的阳谋,但两千年的沉寂,相信他绝对是感觉到了什么。 如若不然也太对不起修者的名头了。 人们常说,伟人可看一百年。 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说不胜数,如同刘邦在病床上和吕雉得那一番对话。 ···吕后问刘邦“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刘邦说“曹参可。”吕后问还有谁,刘邦说“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再问,刘邦说“这以后,也不是你会知道的。”意指吕后也无法活那么久。 五丈原病逝的诸葛亮也上演了如出一辙的一幕: ···孔明曰“吾已知公复来之意。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谘请,故复来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