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太平洋_第九十二章 在大和战列舰的聚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 在大和战列舰的聚集 (第2/2页)

  动力装置:8座锅炉,4台蒸汽轮机,4轴,主机输出功率153,000马力

    最大航速34.3节,续航力7670海里/18节

    武备: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6座,三联装25毫米口径高射炮7座,双联25毫米口径高射炮5座

    舰载机:64架(含备用机最多可达73架)。21架战斗机、21架俯冲轰炸机、21架攻击机(1941年6月)

    舰员编制1101人

    舰长是加来止男海军大佐,此人是四艘航空母舰中唯一的飞行员出身的舰长,也是早期日本海军航空力量的支持者。

    他身材魁梧,凶眉锁眼,长相让人望而生畏。

    “加贺”号航空母舰的布局形式与赤城号相似,采用双层机库,且受英国皇家海军暴怒号航空母舰的两段式飞行甲板影响而采用3层飞行甲板的三段式构造。

    但是在1934年6月至1935年10月“加贺”号在佐世保海军造船厂进行现代化改装。

    主要修改之处是向下弯曲的横卧式烟囱因为占用舰艇空间过多加上烟囱温度让舰内环境不良(烟囱靠近舰员生活区)因此取消,改成与“赤城”号相同的直接伸向舷外往海面大幅弯曲的样式,这个修改让“加贺”号减轻了100吨的重量,舰载机降落时乱流问题减少,也让以往在烟囱旁的士官兵住舱以及飞行甲板高热问题得以解决。

    因为跑道过短无法适应新级飞机的起降,取消不实用的中下两层飞行甲板,改装全通式飞行甲板,飞行甲板延伸至舰首用立柱支撑。在飞行甲板前方预留了飞机弹射器装设空间。

    舰艇武装在改装时也做了近代化,原先旧式的120公厘双连装高射炮撤除改换新级127公厘双连装高射炮,提高高射炮炮位让高射炮火网可掩护僚舰;200公厘主炮则维持10门,在火力上是当时日本航空母舰的首位。而近代化改装后的“加贺”号,在“信浓”号服役以前亦为日本吨位最大的航空母舰。

    主机更换与舰内可用容积增加后,舰内燃油搭载量增加至8200吨,“加贺”号的标准搭载机增加到90架,有必要时最大搭载机可到103架(这是使用九六式舰上战斗机等旧级机时状态);最高航速增加至28.3节,巡航速度由14节8000海浬提升至16节10000海浬。

    舰长是冈田次作海军大佐,四十八岁,严厉豪爽,他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与海军航空兵为伍,曾经担任过飞机分队长,飞机航母舰的舰长;和轻型航空母舰‘龙骧号’,以及后来的海军技术部的部长。

    翔鹤级航空母舰,可视为是苍龙号航空母舰的扩大改进型,加装防护装甲,干舷很高。飞行甲板长242米,设双层机库,3部升降机,配备两组拦阻索,分别位于舰首与舰尾,舰上没有装备弹射器。

    具有日本特色的向下弯曲的横卧式烟囱位于舰体右舷中部。由于先前将岛式舰桥置于舰体左舷的设计并不实用,两舰的岛式舰桥统一设在舰体右舷。舰首安装一部用以探测敌潜艇的水听器,翔鹤级可称为当时最强的航空母舰之一。

    载机数量达到84架,航速达到34节,18节时的续航力不小于9700海里。防御能力上弹药库可抵御800公斤水平轰炸机炸弹和8英寸(美国重巡洋舰主炮口径)炮弹,机舱可抵御250公斤水平轰炸机炸弹和5英寸炮弹,与飞龙号相比防护更为厚重。

    瑞鹤号航空母舰是翔鹤级的二号舰,二战中日本帝国海军主力航空母舰之一;与姊妹舰翔鹤号航空母舰组成第五航空战队,性能和翔鹤级航空母舰差不多。

    舰长横川市平大佐,一个比较普通的日本海军军官。

    以上这六艘日后作主力偷袭珍珠港的航空母舰,在山本五十六的脑海里面;可是将它们的资料,牢牢地记忆住了。

    因为这是他的底牌,和主力。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约一小时后,所有日本海军高级军官;和海军军令部的高级军官,以及新任首相东条英机;都已经聚集在大和号战列舰上,准备进行偷袭珍珠港的图演战术演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