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董卓贪权欲废帝,吕布贪财弑义父 (第2/2页)
是故,董卓急忙潜入园中规避。 次日,有人向董卓禀报丁原引军在城外搦战。 董卓大怒,引军同李儒出迎。两阵相对,只见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原出到阵前。 丁原手指董卓骂道:“国家不幸,阉官弄权,以致万民涂炭。尔无尺寸之功,焉敢妄言废立,欲乱朝廷!” 董卓尚未来得及回言,吕布飞马直接杀将过来。董卓慌走,丁原率军掩杀。董卓兵大败,退后三十余里下寨。 立寨之后,董卓聚众将商议。 “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董卓问道。 帐前走出一员战将道:“主公勿忧。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吕布拱手来降,可乎?” 董卓大喜,放眼观,乃虎贲中郎将李肃也。问道:“汝将何以之?” 李肃信心十足的道:“某闻主公有名马一匹,号曰‘赤兔’,日行千里。须得此马,再用金珠,以利结其心。某更进词,吕布必反丁原,来投主公矣。” 董卓见要把自己的爱马送出,盯着李儒问道:“此计当真可行乎?” 李儒笑道:“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耶!” 董卓向李儒。李儒点头示意。董卓欣然与之,更与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 李肃赍了礼物,往吕布寨投来。至寨门,有守护兵士围。李肃高声叫道:“可速报吕将军,有故人来见。” 军人通报,吕布命人领到营中。 李肃见到吕布,道:“贤弟别来无恙!” “不相见,今居何处?”
“现任虎贲中郎将之职。闻贤弟匡扶社稷,不胜之喜。有良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献与贤弟,以助虎威。”遂使人牵过赤兔宝马,送到吕布近前。 吕布伸手牵过来,放眼一。果然此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 后人有诗单道赤兔马曰:“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 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吕布见了此马,神情大喜,不断感谢李肃:“兄长赐此龙驹,将何以为报?” 李肃不以为然:“某为义气而来。岂望报乎!” 吕布遂下令属下置备酒宴相待。 酒至酣甜,李肃曰:“肃与贤弟少得相见;令尊却常会来。” 吕布曰:“兄长醉矣!先父弃世多年,安得与兄长相会乎?” 李肃大笑曰:“非也!某今日丁刺史耳。” 吕布闻言,面带惶恐,深显其不得志之意,道:“某在丁建阳处,亦出于无奈。” 李肃见状,知道此时乃是服吕布的最机会,其之反骨一露,不怕不成。他了帐外的士兵,悄然靠近吕布道:“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 吕布哪里还不明白他眼扫左右之意,但帐外之士乃是心腹,此番知己话语到无妨:“恨不逢其主耳。” 李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吕布曰:“兄在朝廷,观何人为世之英雄?” 李肃知此番事已成舟,自然高兴,继续往道上引导吕布,道:“某遍观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 “某欲从之,恨无门路。”来吕布是真的相投势大者,以为靠山。 李肃闻言,知此事已成,遂取金珠、玉带陈列于吕布面前。 吕布大惊,问道:“兄长此是为何?” 李肃示意吕布叱退左右,遂告之吕布道:“此是董公慕大名,特令某将此奉献。赤兔马亦董公所赠也。” 吕布遂知董卓之意,心下已投董卓,然苦于无功。李肃进言,可取丁原之首级觐见董卓。吕布应允,遂定为此日引兵归降。 是夜二更时分,吕布提刀径入丁原帐中。丁原正在秉烛观书,见到吕布进来,问道:“吾儿来有何事故?”他哪里想到这吕布是来杀他的。想当初他在狼口之下救了吕布,养育了十余年,可谓是养育之恩浩荡无边。 然吕布此时已经利欲熏心,要手刃恩人,只见其厉声喝道:“吾堂堂丈夫,安肯为汝子乎!” 丁原大惊,问道:“奉先何故心变?” 吕布不再答言,跃步向前,一刀砍下丁原首级,大呼左右:“丁原不仁,吾已杀之。肯从吾者在此,不从者自去!”军士散其大半。 章有部分内容得自三国演义,还请各位多多海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