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回陷阵营奋不顾身 徐公明文韬武略 (第1/2页)
第六十九回陷阵营奋不顾身徐公明文韬武略 众军齐声惊呼:“啊!” “将军小心!” “射死他!” “必杀!” 两军齐声鼓噪。 大吃一惊之下的昌豨却是没有感觉到一点痛楚,伸手将射过来的箭轻轻夹在手腕与心口之间,感到箭头竟然有一团东西包裹着,心里面暗暗吃惊,回转马头时却是以手捉住弩箭的箭头。 众吕军见到昌豨竟然将弩箭接住,马上爆发出无数欢呼喝彩声。 “哗,昌将军好厉害呀!” “手接弩箭!” “果然武艺高强呀!” “哗!高手!” 听到众军兵的喝彩声,昌豨心头如同食了蜜糖一般,开心得不得了,大呼道:“众军兵杀呀!” “杀呀!” “冲呀!” 吕军各人见到主将得胜,皆奋起神威,向前冲杀过去。 曹军向后便退,此时听得昌豨高声呼道:“众军兵,穷寇莫追,快快收兵!” 众吕军士兵挥动手中的兵器,欢呼雷动...... 壶关口,徐晃军后营。 旌旗招展,战马长嘶,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 一面面“吕”字大旗迎风吹起,发出列列的声响,配合战马卖力的踏地声,尤如弹奏起一曲战地绝唱。 马队的无数面旌旗中,冲在最前面的一面旌旗上标着一个大大的“高”字。 高顺的陷阵营要发挥他们的陷阵威力啦! 滚滚烟尘被踢踏的马蹄高高扬起,一匹匹战马嘶叫着冲向前,一个个骑手各执长兵器拍马飞奔,兵刃在烈日下闪着寒光。 当先一将身披重甲拍马冲在队伍的最前方,双眸似要发出火焰,若有一支火柴在他眼前一晃,可能就能把火柴点燃。当然最显眼的是他手中的大铁枪,这柄枪比一般的长枪还要长上个三、四十厘米,枪柄粗大,枪尖的一点红缨在战马前不断被风吹拂,在指引着众骑的方向。 这将不是别人,正是吕布麾下大将高顺。 二百米,一百米,五十米,三十米…… 此时的高顺眼中早已燃起熊熊烈焰,前方不断接近的曹军军营在高顺的眼中已经变为了无数干柴,现在他要做的事就是将它烧成为一堆废墟! “陷阵营!杀!” “杀!必杀!” “杀!必杀!杀……” 所有骑手的双眼都变成血红色,眼前的曹营木制栅栏前的鹿角已经成为他们率先摧毁的对象。 “放箭!”曹军一个偏将在大声的嚎叫着。 “咻咻咻,咻咻...”数排弓箭手从栏杆内直起身体,弩箭从他们手中的弓上形成一条条抛物线射向冲杀过来的高顺陷阵营众军兵。 箭如雨下。 众人早有准备,将手中的长兵器舞得如同风车一般,尽量拨去射向战马的弩箭,尽管战马披挂上盔甲,但是仍会被弓箭惊吓到。此时的战马好比海中的一只小舟,如若小舟倾覆,则命不久矣。 弩箭射在陷阵营军士披着重甲的身体上,虽然也会受伤,但是伤害程度却是大大减弱,只要不是伤到要害之处,皆为重甲所挡,并不致命。 冲在最前的陷阵营勇士皆身被数箭,却仍然勇往直前,如入无人之境,鹿角、栏栅、檑木等等障碍物尽被抛于一边。 不幸被射中要害的陷阵营勇士睁着血红的双眼倒在栏栅前,双目仍然死死瞪着前方的曹兵,倒在地上成为后面同袍的垫脚石。 陷阵营的勇士呀!如今只有一个目标,向前冲! 天下没有冲不陷的阵地,只有不怕死的勇士! 只有勇士那双坚强的臂弯和无惧生死的心。 “嗖”、“呼”、“嘭”、“啊!呀!啊......” 一柄大铁枪已经将放置在最前面的一个鹿角高高挑起,在众曹兵惊恐的眼光中飞起,形成一道弧线越过曹军营寨的栅栏,撞向靠近栅栏的曹军弓箭手。 这柄大铁枪的主人当然就是冲在最前面的高顺了。 “嘭嘭嘭!”高顺连挑几个鹿角,皆撞倒数个曹兵,到得栅栏前便又见到那柄大铁枪直直向前急刺。 战马一冲之下,仗着战马的冲击力和沉重的铁枪,“咔嚓!”一声,便被铁枪撞断一条栅栏。 “呔”一声断喝。 大铁枪左右横扫,栅栏应声而断,几条木条在高顺的大铁枪面前如同豆腐支,瞬间便掉于地上。 战马嘶吼,一跃而起,跃入曹军营内。 “呼啦!”一声,曹兵围将上来,挥动刀枪砍刺过来。 “嗖嗖嗖......” 有几个曹兵却是不及砍刺到高顺身前便已被大铁枪刺翻。 围上来的曹兵竟然被高顺的神勇吓得纷纷退后,口中大呼:“贼人好生了得,莫要让他闯前!” “上呀!一齐上!” “快!杀呀!” 刚才指挥放箭的偏将见到众军兵怯懦,心下大急,挥动长枪不顾一切地冲将上来,大呼道:“贼将休要猖狂,纳下命来!” 一马当先跃入曹营的高顺完全不管不顾,在他眼内早已视眼前的曹兵如同芥草,也不等身后的陷阵营士兵,率先冲进曹军士兵中,见到一支长枪在众曹兵后退时竟然敢直冲而来,便一勒战马,迎向那员曹军偏将大铁枪斜举。 那将姓赵名信是徐晃手下的一员偏将,平日随徐晃出生入死,每战先登,也早置生死于度外,此时见到高顺奋威而前,便拼了性命向前持枪急刺。 大铁枪已然从高顺的双手疾刺而出,直向赵信的面门插去。赵信条件反射地把头一低。 只一插,便将赵信头上的乌铁头盔插飞,跌于地上。赵信牙一咬,强自压住高速跳动的心脏,拽紧手中枪向前一送,手中的长枪已然刺向高顺的战马。 “咡......”战马一声长嘶,被高顺生生向旁边扯起,顺势一跃,避过了这支长枪,向曹阵中一跃而去。 在赵信作出拼死一击时,众曹兵被深深感染,本来徐晃就以治军严明著称,此时众兵也不顾生死了,发声喊向高顺冲去。 这就是示范的作用,好的示范能起到力挽狂澜的效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