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国医_第211章 狮子开大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1章 狮子开大口 (第2/2页)

要不要卖与你了?”

    “你……”陈放勃然大怒,但旋即反应过来,立马将心头的怒火按压下来,沉声道:“刘掌柜,此事非私人恩怨,乃是功在千秋的有德之举,你我皆是行医之人,何不放下成见,共创善举?”

    “哎,等等。”刘德鸿摇着一根手指,打断了陈放的话,道:“理你都说对了,不过有句话你说错了,我才是行医之人,你……还不是。”

    泥人也有三分火气,面对如此的小人,陈放倒也再客气不起来了,扫了一眼空无一人的春和堂,反讥道:“刘掌柜,不管我是不是大夫,但是最起码我不会把一间好好的药馆经营成苍蝇馆。”

    春和堂声名在外,几十年的金字招牌,让无数同行和百姓为之称赞,如今被陈放形容成苍蝇馆,刘德鸿的肺几乎都被气炸了,可是偏偏这就是事实的真相,自打春和堂交到他的手上之后,生意就是落千丈了,就拿这个时候来说,用闲得拍苍蝇来形容也一点都不为过。

    可是事实归事实,以春和堂之主自居的刘德鸿觉得自己被当面打脸了,而且还是“啪啪”响的那种,顿时大手一挥,怒不可遏地道:“来人,送客。”

    “不劳费心,谢了,你们还是留点力气拍苍蝇吧。”陈放亦是怒了,蹲下身子,捡起那张药单,起身便径直往外走。

    看到他将那张药单塞回怀里,刘德鸿的脸上闪过一别样的情绪,眼看着陈放马上要步出春和堂,他忙道:“慢着。”

    “怎么,还有什么指教吗?”陈放头也不回地道。

    “你是说采购这些药材是为了应对瘟疫?”刘德鸿问。

    事无不可对人言,陈放点头道:“是。”

    刘德鸿沉吟半响,忽道:“如此,你回来一谈吧。”

    闻言,陈放大感意外,心里难道自己一直都误会这个家伙了?这家伙其实也有着和刘子庸一般的高尚品德?

    心里一喜,陈放回身正欲和刘德鸿道一声“不是”可是刘德鸿却是看也不看他一眼,直接走到一边坐下。

    感觉热脸贴了冷屁股的陈放摸着自己高挺的鼻子,也走过去,不等人招呼就坐下了。

    “单子拿来我一看。”刘德鸿板着脸色道,陈放心中一喜,忙从怀里掏出药单,递了过去,“刘掌柜,请看!”

    刘德鸿用鼻音“嗯”了一声,接过药单看了起来。

    刘德鸿心中盘算了下,道:“没有什么名贵药材,可即使这样,想要全我们春和堂手上所有的药材,至少也得三千贯往上,算你三千贯吧,这么大笔钱衙门里出得起吗?”

    “要三千贯?贵宝号有许多这些药材?”陈放有些吃惊于这个价格,按照先前在药行的药价来算,那春和堂的藏药岂不是有很多了?如果真的有那么多,那余下几家都可以不用去了。

    刘德鸿自负地哼了声,道:“我们春和堂自是有许多药材的,大概每样有七八斤吧。”

    “才七八斤?”陈放失声地叫了出来,每样七八斤,如此算起了从春和堂的手上接过这批药材岂不是要比直接从药材里拿,要贵了五成左右?

    “刘掌柜,这可都是用于灾民身上的有德之事,每样才七八斤你就要三千贯怕是过份了吧。”刘德鸿的狮子大开口让陈放颇有不满,可是谁料想面对他的指责,刘德鸿却是眼皮子也不抬一下。

    “什么七八斤三千贯,一半,三千贯,我只卖你一半的药材。”刘德鸿竖起一根手指,满不在乎地道。

    刘德鸿

    刘德鸿嗯了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这罪名咱们是不用担的,可推到了陈放的头上,他姑夫要是知道了,能饶得了咱们?这件事得谨慎处理!我不能见他的面,还是由你出头,你这么和他说……”

    赵璧听罢,笑道:“还是爹你老jianian巨滑,这么办,不管出不出事儿,都跟咱家没关系!”

    “说什么混帐话呢,有这么跟爹说话的吗!”刘德鸿口述,命赵璧写好一张纸条,并让他带出去。

    赵璧回到前厅,对陈放道:“兄弟啊,哥哥刚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算是把事儿给你办成了,不过钱上却要多出一万贯。我先前估错价了,本来该是五万贯,可又想着对不起兄弟你,所以跪下苦苦哀求我爹,这才降了两万贯,你看这生意你还做不?”

    陈放哼了声,要我信你,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他道:“成,不过我今天就要提货,没问题吧?”

    “这个,也有点问题!这么多药你怎么往回拿啊,不如就放在我家的仓库里,随用随取就成,不也省了你许多麻烦吗,为兄这是替你着想!”赵璧一边说,一边拿出那个纸条,交给了陈放。

    陈放见上面是张借据,说是赵璧欠了陈放三千贯钱,愿意用药材抵帐,下面附加的便是那串药名,还帐日期是在十日以后。他皱眉头道:“这是什么意思?”

    一进家门,就见家中仆役们正在忙乎着搬箱子,搬麻袋,看样子王有财把药材买回来了,足足好几大车,而杨氏站在屋檐下,身旁站着好多人,她正在监督管家算帐,给药铺伙计们算钱。

    陈放到了母亲身旁,道:“娘,这些药材要保持干燥,不能被水浸了,让他们小心点儿!”

    陈放是为了防止瘟疫四处奔走,另一边尉迟恭也没有忘记自己做坏事的责任,先是派出几个部下,装扮着受灾的乡民,四处混迹于广凉县各处地方,紧接着安排他们四处挑起事端。

    先是在西城大闹包子铺,紧着东城又出现了调戏富家女儿的流言,这两边的事情未淡化,北城与南城又出现了打架的事,到了第二天,基本上整个广凉的百姓们都对那些灾民产生了微词。

    一桩桩的坏事,一如众人所计划生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坏事挑上的目标越来越大,不少商人已经前来衙门投诉,要求衙门派人去平定事端,好保护他们经商环境,可是衙门里却一直都在推脱,不作任何的正面回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