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烽火_第十二章 活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活着 (第2/2页)

突现的那一丁点脆弱,他适时地开始了最后的总攻:“王道长所言并没有错,‘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也正是我檀羽始终不愿入朝为官的真正原因。我宁愿游离于世界秩序之外,做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去改变所有人的行事作风。我的目标是打败像王道长这样的恶人,然后就带着林儿她们远遁江湖,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不管我的存在到底会产生多少罪恶,但至少我能打败你。王道长,王玄谟,哈哈哈,你谈何玄谟!现在,你已经没有机会再为谁出谋划策了,甚至,连你自己也无法再保全,你将一生一世被我压制,永无重生之日。你,就接受这样的宿命吧!”

    说完,檀羽的喉中竟展现出极其罕有的罪恶之笑。不错,他正在践行他的誓言,用邪恶的方式去战胜邪恶。他用手中的智慧剑,斩除那邪恶根。“术以知jianian、以刑止刑”,这是一种牺牲,为了清除罪恶,他不惜一切所能。王玄谟说得没错,圣人和大盗,其实并没有区别,现在,他为自己的这句话付出了代价。因为,他败在了与他没有区别的圣人手上。

    当王玄谟再次抬起头时,檀羽已经不见了踪影。这时候的檀羽,正快速走下七层困玉塔,走出这座邪恶之塔,让正义的阳光笼罩自己。这阳光似乎久违了,让檀羽不自觉地伸手挡了一挡。但旋即他又伸展开双臂,接受阳光的沐浴。

    今天,一切邪恶都结束了。今天,正义之光笼罩大地。今天,清平治世正在形成。

    塔外,林儿则早已安排了军士守候,一看到檀羽从塔里出来,军士们一拥而入,将塔中的王玄谟、仇不问、萧思话三人全数成擒。那三人一一败在檀羽之口,早已是垂头丧气、再无挣扎之力,全凭军士们困缚了带离困玉塔。

    檀羽却并没有说话,只是将林儿揽到身边,缓缓地朝远离困玉塔的方向走去。

    他已经完成了自己全部的使命,从他来到这个世界起就注定的使命。此时,他只想尽快离开这座象征邪恶的宝塔,他要像他的师尊那样,远离这个是非之地。他倦了、乏了,他不想再为别人做任何事,他现在只想做回自己。林儿当然理解檀羽的想法,所以她也没多问,就轻轻依偎在他的身边,静静地陪他离去。

    在他们身后,只听一声巨响,困玉塔倒了。

    此后,王玄谟三人被置于囚车中,一路游街示众到了平城。沿途百姓扶老携幼,围观这个曾轰动一时的义天师王玄谟。在他们心中,义天师一直是天师道的掌教、不可撼动的顶级存在。如今,他却最终败在了红玉先生的手下,这就说明,北朝人终于是可以在华夏正统上也战胜以汉人文化正统自居的南朝人,他们心中也平添了许多信心。

    与此同时,听说南朝的许多天师道拥趸,在王玄谟被捕后,组织了人马乔装进入北朝,要在游街的途中将王道长救下来。但很显然,他们最后会以失败收场。为了看守王玄谟三人的囚车,拓跋余和独孤尼几乎动用了他们能动用的所有力量,光是七袋以上的顶尖高手就至少有三十位,而且是严格筛选,绝对可信。

    毕竟,王玄谟身兼南朝的彭城太守和天师道掌教双重身份,地位崇高。这样的人都能被生擒,对于举国士民的信心提升,可想而知。这一回,不仅檀羽和林儿的名声达到巅峰,拓跋余和独孤尼的地位也逐渐稳固。天下人终于相信,新帝登基,新朝建立,果然是万象更新,北朝不再是鲜卑人建立的蛮邦,大家总算找到了一位可以入主中原、继承华夏族大统的明君,可以替他们找回失去的尊严。所以,就在王玄谟被擒的消息传出的当天,各地的诸侯纷纷传信,表示将效忠拓跋余,共同进取,收复失地。不到一个月时间,又有十几座城池回到北朝的控制之下。

    当然,南朝人也绝不会束手待毙。从南朝传来消息,说檀羽抓住的“义天师”根本就是个假的,是檀羽找的江湖骗子所冒充,真正的义天师还在南朝的建康传道,而且他还得了个更加响亮的称号,叫“光明和尚”。同时,就有斥候真的在建康看见了光明和尚在传道,其道法之高,与以前的义天师不相上下,南朝人都相信,这“义天师被擒”一定是南朝人使的诈。

    檀羽听到这些消息,与林儿一商量,也就更加确信了他们之前的猜测,原来的阿育王寺方丈、药王坛坛主、人称“光明和尚”的郑修,摇身一变,就成了接替王玄谟的新任天师道掌教。郑修与王玄谟同是七大族宗,身份和道行都在伯仲之间,以前又是至交好友,让他来顶这个位,恐怕也是刘义隆早就想好的退路,至少他稳定住了因王玄谟被擒所引发的民众sao乱。

    这一回的交锋,刘义隆的应对不失其大家风范,檀羽也明白,这个对手从来都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南北朝的较量,并未结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