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章 红薯干 (第1/2页)
李安本不想打扰这里的村民,可既然人家老伯是真心邀请的,那不去的话就不太合适了,而且,李安也很想喝一口烧开的当地凉水井里的甘甜井水。 “既然老伯真心邀请,那我们就却之不恭了,你们几个就在这里等着吧!” 李安与老郭各带领一名护卫跟随老伯而去,其余的八名护卫则留在水井附近等候,这主要是因为太多人一起去的话,会显得乱哄哄的,尤其还有十几匹马,会过多的干扰村子里的村民,阵势太大了。 “老伯,您家里有几口人啊!” 李安开口问道。 老伯笑着回答:“不多,就八个人而已。” “哎呦!八个人还不多啊!不少了。” 老郭感叹道。 对于一个大家族来说,家里人肯定会很多的,可对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家里一般不会有太多人才对,能有八口人,着实已经是不少了。 “让我猜猜,一定是第二子,二孙,加上两个儿媳,算上老两口正好八个人。” 李安开口猜测道。 一般很多普通家庭都是这样的结构,两个儿子,各自娶妻生子,加上老人正好是八个人,非常的完美。 “远客说的不错,正是如此,这个是大孙子,家里还有一个还没学会走路呢?” 老伯说起自己孙子的时候,眼神里全都是慈祥的表情。 很快,李安与老郭就到了这位老伯的家里,不过,家里就一个老婆婆在忙碌着,屋子里似乎还有孩童的声音。 “老婆子,这是两位原来的客人,快些弄点热水来,还有大碗,客人想尝尝我们这里的甘甜井水。” 老伯开口说道。 老太太很快就把烧开的水端了上来,放到了李安和老伯的身前,笑着邀请。 “好喝,比凉的时候还要甘甜啊!哈哈!” 李安喝了一口,非常满意的称赞道。 老郭也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就连两位护卫也在老婆婆的热情邀请下喝了点水,并称赞好喝。 “老婆子,大宝他们呢?” 老者问道。 “都下地干活了,天黑才能回来呢?” 老太太回答道。 李安随便看了一下,这个家庭的生活还算不错,屋子的前后都有不少粮食,院子里还有晾晒的红薯干,这足以说明,红薯已经非常普及了,在短短的数年时间之内,就普及到了如此偏远的地区。 “这个是红薯吧!还不少呢?” 李安走到红薯干的旁边,看着这些红薯干薄片,笑着说道。 “是的,这些都是去年秋天收的,这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呢?也多亏了有这东西,要不然,我们都要饿肚子的。” 老伯激动的说道。 “这里以前都填不饱肚子?” 李安开口问道。 “不怕远客笑话,我们这里的水田不多,旱田倒是不少,庄稼的收成很低,以前经常吃不饱饭,现在有了红薯就不同了,这个东西种在旱田就可以了,而且,收成比水田还要高许多,不用追肥都是以前旱田收成的好几倍,这可是帮了我们庄稼人的大忙了,这个小小的红薯,养活了太多的人,要是没有这些红薯,我们这里的很多人怕是都要挨饿啊!” 老伯激动的说道。 按照大唐这个时代的技术,一亩旱小麦,在追肥的情况下,能产二三百斤就非常的不错了,若是不追肥的话,一亩地能产二百斤就算比较多了。 但种上红薯就完全不同了,红薯的亩产超过一千斤都不是什么难事,就算没有任何的肥料,一亩地产一千斤以上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情,若是追肥的话,一亩地轻轻松松就有两三千斤,是之前种植小麦收成的十倍,而后世最牛逼的红薯亩产,甚至能达到一万斤之多,多的也有好几万斤的,简直就是神话。 总之,不论如何,红薯的产量是非常高的,是小麦等大唐本土庄稼所不能比拟的,差距足有十倍之多。 老百姓拥有相同的土地,粮食产量增加十倍,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这意味着可以多养活十倍的人,而人口的增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十倍之多的,所以,粮食会一直有富余的,也就是每家每户都有余粮,老百姓的日子会变得很好过。 当然,亩产千斤红薯,指的是湿红薯,当红薯晒干之后,重量会有所降低的,但最多也就是降低一半左右罢了,产量还是远远超过小麦这些作物的。 “说的是啊!红薯是个好东西,不但好吃,而且,产量也够高,老百姓就靠着红薯过日子了,红薯救活了不少人呢?” 李安也感叹了起来。 在华夏的明清时期,人口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比如清时期的人口,在一百年的时间内增加了三倍多,从一亿人口增加到了三亿多人口。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明朝末年,从西方传来了红薯,土豆和玉米这些高产的植物,这些高产植物的传入,是导致一百年增加三倍人口的最关键因素,若是没有这些高产植物,人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如此庞大的数量的,高产庄稼是人口增加的最大功臣。 “来来来,原来的客人,这是刚刚蒸熟的红薯,还有红薯干,尝尝吧!很甜的,比井水还甜。” 老婆子拿来了热乎乎的蒸红薯和蒸红薯干,这些是他们的早饭,刚才已经蒸过一笼了,被儿子和儿媳拿走了,他们是边走边吃的,另外,还会留一些在午后饿了的时候吃,这第二笼才是他们老两口和两个小孙子的口粮,毕竟,在农村,主要的劳力才是最重要的,要先紧他们吃,然后才是孩子们和老人,这可不像后世的社会,孩子和老人都被排在最前面了,毕竟,干活是不能耽误的,壮劳力早些吃饭就可以早些去干活,老人和孩子没有干活的任务,自然可以晚一些再吃。 既然这些美味都送到手边了,不吃就有些不太合适了,尝尝味道也挺好的,尽管老郭与李安是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