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阴曹_第四十四章 通天命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通天命理 (第3/3页)

div id='gc2' class='gcontent2'>

    “老道俗家姓陈,本名陈桓山。当年随是师公上山入道,当时刚来龙虎山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你的大师伯和你师姑。你师姑是你师公的女儿,年纪比老道要小,所以是我们的小师妹。我还有小师弟,是你师公后收的俗家弟子。我们师兄弟一共三人,一起在龙虎山跟随你师公学道。你大师伯比我大八岁,可惜在二十年前就已经逝世了。你师姑现在还健在,在东北辽宁九顶铁刹山慈云寺修行,现在是寺内比丘尼主持。”

    “那我小师叔呢?还有我大师伯是怎么逝世的?”

    “别跟我提你小师叔,他已经不再是龙虎山天师教术宗的门人。”

    “为什么啊?师父,他怎么了?”

    “哎!本来我是想把这一段伤心的过去随着时间忘却,带到百年之后的土里。没想到,今天被你问出来了?哎这就是命吗好吧,那我告诉你你要问的小师叔已经死了。”

    “啊!不能吧。听师父你这口气,好像不是真的吧。怎么可能会?”

    “就算他没死,他也跟死人没什么区别了?他是龙虎山天师教术宗的叛徒,是耻辱,老道永远不想再去提及的人。”

    师父说这句话的时候口气很硬,表情看上去很激动。我心想这里面一定有着什么难以启齿的秘密。

    “师父,为什么您说小师叔的时候那么激动啊?难道他那么让您恨吗?”

    这话一说出,师父的脸色更难看了。大声的说道:“你个小孩你懂什么,这些不用你知道,也不需要你知道。你只要好好修习道术就好。”

    我知道师父生气了,但是我真的很好奇,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哪怕我被师父骂上几句,也觉得值得了。

    “师父您别生气好吗?我就是想知道,为什么您那么不愿意提这段,难道您和小师叔有什么误会吗?”

    “误会,什么误会?别叫他小师叔,他没有这个资格。他就一龙虎山天师教术宗的叛徒,还有什么可解释的。”

    “叛徒,您说他是叛徒。到底他怎么了,难道犯了什么错吗?”

    师父被我追问的连连沉下脸,一脸的严肃,不满纹络的脸上绷得很紧。

    “他私自偷习龙虎山天师教术宗封印的禁术《九天烛龙密卷》,又欲盗天师印,被你师公发现,虽然最后盗天师印没得逞,却打伤了你师公,带着《九天烛龙密卷》和一些法器逃下山去了。自此再也了无音讯,不知所踪。这一下却气的你师公一病不起,不久就仙逝了。你师公生前最偏爱的弟子,这就是你这个不成材的好师叔。他这不是叛徒是什么,大逆不道,跟畜生有什么区别。”

    师父这一说,我就哑口无言了。没想到我唯独想知道的师叔是这个样子。难怪师父越说越大声,这么激动。

    “师父,对不起,徒弟不知道伤了您的痛楚。”

    “你一个孩子怎么会知道这些,所以不知者不怪,为师并不怪你。”

    “那师父您能告诉我那个《九天烛龙密卷》到底是什么吗?”

    师父想了想,平静的说道:“它是一部我龙虎山天师教百年封印的禁术,是不允许任何弟子去修习的一本邪术典籍。他本是完整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就成了残卷。因为龙虎山天师教对门人弟子修习的各类法术典籍是有严格明确规定的。不能修害人之法,更不能休残损之术。因为法术都是两面性的,有利也有害。残损不完整的法术首先不利于修道者修为,第二修习之后更会容易走火入魔,误入邪道。所以,在还没有术宗之前这本密卷就被那一代天师用禁锢之术封印在伏魔殿了,此后代代天师都延续传统。后来我们术宗祖师爷张五常当了伏魔殿长老,就接手管理过来了,直到后来创立术宗,一直由我术宗门历代天师掌管。可是,到了你师公这一代天师。竟然,没看管住被你师叔破了禁锢,偷走了此书。”

    “哦,那师父这本书有没有人曾经修习过啊?”

    “这个老道还真不知道?总之都说这本书是残卷,是邪术。好像除了他没有修习过。”

    “对了,您还没告诉我我大师伯是怎么去世的?”

    “你大师伯啊,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他活着的时候,我们俩关系最好,他俗家姓王,叫什么名字我就记不清了,道号是煜阳。记得老道刚来龙虎山的时候,他特别照顾我,像亲哥哥一样对我倍加爱护。可惜啊,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这记忆里还是他原来那模样。他的死真的当时老道好伤心,你师公仙逝以后。所有术宗的事务都压在了你大师伯身上,包括给你师公料理后事,入葬天师琢都是他忙前忙后。而继承天师一事上,本是你由大师伯来继承,但是当时他却说要先完成你师公临死之前的遗愿,在继承天师之位不迟。”

    “师公的遗愿是什么啊?”

    “师公生前因为你师叔一事,受了伤,主要还是心理精神上的伤太深了。他真没想到他最偏爱的最小徒弟会打伤他。更没想到会逃下山去一去不返。所以在他临仙逝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遗愿,那就是下山找回你师叔,追回那本禁术《九天烛龙密卷》。虽然你师叔做了对不起龙虎山对不起你师公的事,但是你师公到临死都没有说一个关于你师叔不好的字。所以你大师伯和我们在处理完你师公的后事之后,就一起下山了。因为术宗不可能没有人来掌教。于是,本是为师和你师姑要下山去圆你师公遗愿。但是,你大师伯却坚决不肯让为师下山和你师姑下山,而是自己没和我们商量,留下一张纸条,一个人就收拾了行李下山去了。这一去就是一年多,偶尔会收到他的书信。但是直到两年后,就再也没收到他的书信。”

    “然后怎么了?难道发生什么了吗?”

    “后来又过了半年,茅山的一位道友来到龙虎山给报信,说在一个月之前在甘肃凉水遇到了你大师伯,当时当地有一个村在闹旱魃,两年没怎么降雨。正好两个人就商量一起先除掉旱魃,然后结伴回南方。结果,那旱魃埋的地方是百年湿地,积聚了百年以上的阴气,那旱魃吸收了百年地阴之气,成了气候。在与旱魃打斗中,你大师伯为了救茅山道友,不小心被旱魃抓伤了。为了能掩护茅山道友先走,自己用五雷之法,与那旱魃就这样同归已尽了。最后尸体都炸零碎了,残缺的找不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