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人的六味人生_第十一回 不学无术虚声张 牛头安到马面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回 不学无术虚声张 牛头安到马面上 (第2/2页)

揣摩了一个星期,心中就像明镜似的明白了不少事理。”

    周大梅问道:“明白了啥?让娘也跟着高兴高兴。”

    张三回答说:“我一向以为,这读的书是用钢笔一笔一划写成的,认真看了七天,才知道这一张一张的字,都是用印版印出来的。”

    周大梅训斥道:“蠢材!你不是读书的料!”

    “我本来就是‘猪八戒读天书,冒充识字的’。”张三把书撕得粉碎并扔进猪圈,口中还叨咕道,“猪啊,可爱的猪!劳驾你替我读书学习吧!”

    “小畜生,你非把我气死不可!”周大梅蹲在地上直嚎啕。

    数天后,张三在队长张结实关照下,捞到了给生产队放羊差事儿,上任首日就做出了惊人之举。

    张三母子把羊群赶到山坡上,羊儿吃着嫩绿的青草,喝着清凉的泉水。吊儿郎当的张三蹲坐在石块上,哼着民间小曲儿“小姨子跳楼”。周大梅则忙里偷闲,给绵羊瘦身(薅羊毛)。

    “梅!过来说点‘公事儿’。”一废弃窝棚旁站立的张结实向周大梅频频招手。

    周大梅心知肚明“公事儿”的含义,乐呵呵地朝张结实走去。

    “明明想‘打气’,偏说成‘公事儿’,当我是二百五吧!”也许是条件反射缘由,张三揉了揉下身渐渐隆起的部位。

    “咩咩咩!”山羊的嘶鸣声在山坡上回荡。

    张三抬头一看,领头羊与另一只大公羊为争夺发情母羊交配权,展开了狠命决斗,母羊围着决斗的公羊不停地哀鸣。

    “瓜棚那边肯定‘黏糊’上了,这边的两只羊正殊死争夺交配权,难道让本少爷看蚂蚁上树!”张三慌忙褪下裤子,把发情的母羊夹在胯.下。

    领头羊见张三乘虚而入,当即停止了“内战”,并一齐为母羊“解围”。

    张三被羊角高高挑起扔到路边的荆棘衩上,下肢划出了道道血迹,疼得他直咧嘴喊疼。

    办完“公事儿”的周大梅目睹了这“精彩”一幕,自言自语地说:“‘房檐滴水照坑流。’儿子继承了我夫妇的血脉,也是x早熟啊!”

    “怨你、怨你、都怨你!”张三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周大梅急忙上前安抚道:“怨我、怨我,都怨我行了吧!”

    次日,村兽医张万顺给一只久未生产的母羊例行检查后,对张三母子说道:“这只羊生理上有缺陷,看来自然受孕‘不枪中’,咱要么试试人工授.精?”

    周大梅不置可否。

    张三犹豫片刻,终于鼓足勇气说道:“行是行,可就怕它的‘守护神’从中插足。”

    “守护神!”张万顺不免为之一怔。

    “昨天,我就领教了它的厉害。”张三指指一侧的领头羊,又说道,“公羊的吃醋心态,丝毫不亚于人类。”

    “什么!你和羊发生了x关系?”张万顺惊愕万分。

    “这——”张三不知说啥好。

    午后,周大梅告知张三:“听隔壁李婆说,张队长喜得龙凤胎,后天举行喜宴,到时候咱好好吃一顿。”

    张三乐滋滋地说道:“我宣布,自即日起绝食两天!”

    两天后,周大梅手里擓着放有一斤红糖、十五个鸡蛋的篮子,携同张三赴宴。

    行至中途,周大梅尚不忘嘱咐一番:“别人私下议论你是‘愣头青’,今后可得学乖点,免得人家背后捣咱的脊梁筋。”

    “娘哎,你把心放到狗肚……”张三自知失言,急忙改口道,“你把心放到肚里暖和吧!今日,我要好好地表现一番,让嫉妒我的人找地儿说理去!”

    周大梅说道:“到得队长家,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图一时之快胡言乱语。”

    张三不屑地说:“不劳您吩咐这我也知道,生儿育女原本就是喜庆事儿,可比不得送殡嘛。”

    “尽说些‘赶牛进狗窝,门不对路’的话。”周大梅瞪了张三一眼,呵斥道,“给我闭上这张乌鸦嘴!”

    “$$$$##*#$^&*#$^&**,###&&&&*%¥#%¥。”张三嘴里叽哩呱啦,不知嘟囔些什么。

    周大梅母子正行间,但见不远处,一个挑大粪的农夫迎面走来。

    “晦气!”张三立刻捂住口鼻憋气前行,待走到靠近粪桶的时候,他实在憋不住了,开始大口大口地喘气。

    “你居然好这口!”农夫话音未落,因口鼻憋气时间过久导致脑缺氧的张三,一头撞在了粪桶上。

    望着趴在粪桶上直喘粗气的张三,农夫不解地问道:“小孩儿,你到底想干啥?”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本作品原名《官场恩仇记》,又名《恋人的六味人生》,99个章回,40余万字,涉及200多个人物,于2006年5月7日在起.点中文网首发,点击率超百万且千余家网站相继转发了此作品。

    成书过程中,得到了恩师萧月贤女士(郑.州大学教授、《郑.州大学学报》编辑)满腔热情地赐教;《艺术瞭望》杂志社名誉总编董振寅先生倾情作序;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理事郭水林先生撰写书评;yz市原副市长、正处级调研员赵学仁先生挥毫题跋;市直工委高官杜新禹、马莉夫妇,及市委党校原校长陈天佑、市总工会主席徐瑞宇、市文史委主任王国谦、市文联主席包献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杨国钦等友人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甚为感激!中学高级教师安迷芬、王宏领帮助校对文稿。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2016年刊印珍藏本时易名《六味人生》,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生导师,著名书画家余世诚先生题写书名。时年八十高寿的余老为祝贺本书出版,刻意题赠墨宝“龙马精神”和香自苦寒来的“梅花”,及有君子风的“墨竹”画作,在此一并谢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