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4章 醒世乱起2 (第1/2页)
王忠答道:“侄儿听黑衣人讲话足有两株香的时间。那黑衣人自称是什么醒世宗的香主,是静心小筑在凡间的代言人,专门为百姓服务,若是百姓贫苦,生活不下去了,尽可以去找他们。” “醒世宗?”孟雄思索了起来,以他对醒世宗的了解,醒世宗应该是时常救济受苦的贫穷百姓才对,因此整个诸葛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善事,也就没有多加干涉,而醒世宗也多次向官府表示自己的驯服态度,怎会突然大张旗鼓地宣传反对诸葛家的话呢? 不过据王忠所言它竟然在打着静心小筑的招牌拉拢人心,有静心小筑这么一个靠山,醒世宗敢与诸葛家作对,也就不奇怪了,诸葛家倒也绝不怕这么一个教派。只是不知这个醒世宗的实力已经展到了什么地步?是不是从建立之初就有所预谋呢?孟雄很想知道这点。 王忠见孟雄低头思索没有说话,又补充道:“孟威叔,我曾无意中听说过醒世宗内流传的一句话,说是梦醒青兖,当在己丑,不知何意,还望公威叔注意一下。” 孟雄听了这话,想到了他这几天在街上总看到的符号暗语,似乎想起了什么,总觉得这情景很像他所熟知的一幅画面,但又一时想不起来,于是点了一下头,略略皱眉道:“王忠,据你所知,这醒世宗展到了什么地步了?” 王忠答道:“这个忠也不知,不过听说醒世宗在北海东莱城阳三郡的贫民中,声望极高,其信徒已有十万人以上,甚至更多!” 十万人!?有一根弦在孟雄的心中瞬间绷紧,孟雄感到了深深的不对劲,太可怕了,如果在诸葛家的大后方有十万人听从醒世宗的蛊惑而反对诸葛家的话,恐怕诸葛家就真的陷入外忧内患中了!孟雄十分严肃的对王忠道:“王忠,你先不要去北海的义学了,回城阳郡向你爹说明醒世宗的情况,他自然会明白怎么回事的。” “是,那忠就告辞了。”王忠恭敬的离去。 待王忠走后,孟雄匆匆的赶到了北海的太守府外府的主簿室,找到了代郡守崔浩,说明了情况。崔浩听了也是脸色大变,立刻唤人将近几个月诸葛家给各郡的情报全部取来。 不多时,两人便讲其中关于醒世宗的一一筛选出来,一条条平日中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在两人内心中已经有了对于醒世宗的防备后,现在看来竟是如此的触目惊心。 “至少十一万五千人,其中北海约有六万人……诸葛家境内居然有十余万人对诸葛家充满了仇视!”崔浩头疼的揉着太阳xue,坐在榻上盯着书几上的文案呆。 孟雄显然也被这突然的危险弄得有些手忙脚乱,不住地在屋内踱步,突然一个念头象闪电般劈向了孟雄的心头,猛地抬头道:“我明白这副情景为什么这么熟悉了。情报上说了,醒世宗流传着青兖梦醒,当在己丑,而街上‘己丑’的符号又是遍布北海,州平,我看这醒世宗是想在明年我们同时与袁家和金刚门开战的时候,起兵与我们大干一场!州平,我看咱们要对醒世宗下手了!” 千想万想,孟雄的话都是有绝对的道理,若在平时,凭着十万贫民对诸葛家还造不成多大的威胁,以诸葛家的实力,平息叛乱不过在数月之间。但是在这诸葛家同时南北开战兵员严重不足的节骨眼上,醒世宗若是揭竿而起,对诸葛家可就是致命的威胁了。 不过崔浩向来稳重,面对如此险恶的局面,仍是不紧不慢,举手止住了要向外跑去的孟雄道:“不慌,叫上子明过来,商量一下我们该怎么办。”孟雄看了看这个二公子最为倚重的人之一,犹豫了一下,终究点了一下头,毕竟吕蒙是二公子诸葛亮嫡系在北海的三名元老之一。 不一会,吕蒙便提着他那杆从不离身的后裔神枪,匆匆进了太守府,在听了崔浩对醒世宗的陈述后,冷笑一声道:“有什么可怕的?十一万五千人大半皆为妇孺,余者多为体弱男子,是以生活贫苦,依靠于醒世宗,只需五千兵士便可将这群乌合之众一举剿灭!” “子明好个豪气万分,不愧是武将出身!只是不知子明可否想过,这些人多集中在东部三郡,贸然起兵,会对刚刚恢复元气的东部造成多大损害?而且那些老幼妇孺,如果他们拿起兵器,我们无情的去杀戮,又会给天下造成多少诸葛家残暴的口实?那我们可就遂了那些幕后cao纵者的意了!”崔浩不慌不忙的道出了一条又一条的质疑。 孟雄轻声嘟囔道:“好个厉害的幕后者,这一步棋走得让我们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真想知道这醒世宗的宗主是谁?” 孟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