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掠夺系统_第489章 挥师北上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9章 挥师北上1 (第2/2页)

争,但在蛛丝马迹中处处可以看出,诸葛圭还是倾向于长子继承,所以让诸葛瑾跟在他身边处理全国大事,而把诸葛亮和诸葛均派到了地方之上。

    面对诸葛瑾赤裸裸的提问,诸葛亮点点头。诸葛瑾面上露出一丝喜色,但又转瞬不见,郑重地道:“二弟,你可是想清楚了?”北伐战争将至少持续一年,离开青州就意味着离开了大唐的权力中心,在这一年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至少与爹见面的机会就会少上很多。所以大哥对此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大哥,如今四境未平,大唐周围仍是强敌环顾,你不觉一切有些太早了吗?”诸葛亮反问道。一切的确太早了,在如今的形势下,即便强大如诸葛家,只要起了内讧,将会很轻易的被乌桓、金刚门、孙家、朝廷甚至是曹家瓦解吃掉。

    诸葛瑾被诸葛亮这突如其来的问话激得怔住了,半晌没有言语,他想不到诸葛亮会主动退出这场暗中的争斗,但又显得如此的大义凌然。

    诸葛亮看诸葛瑾没有言语,知道自己的话一定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道:“大哥,你也好好想想吧,有些事情心里明白就好,不用说出来的。”诸葛瑾眼睛转向了厅中的舞姬,但诸葛亮知道他的目光早就穿过了那美妙的身体,望向了谁都不知道的未来。

    诸葛亮清楚不出意外的话,这个督军的职位应该是必落入诸葛亮手了,不管如何,诸葛亮离开青州总是对诸葛瑾万分有利的。其实,诸葛亮有了这个想法,也是临时起意,在进陈府的一刹那,看到诸葛瑾受到青州如此多的官员拥戴,诸葛亮突然意识到,在世上最不容易说服的恐怕便是士人阶层了,诸葛瑾在青州的十余年政治生涯,早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一条庞大的人脉,自己虽在青州理政,但青州的士人之心多数已经投向了那个成名十余年的诸葛瑾,不花个三五年自己在青州恐怕无论如何也争不过诸葛瑾了。

    而三五年后呢?那时的诸葛家恐怕早就有五六个青州大小的地盘了,那自己在青州与诸葛瑾打个平手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诸葛亮的目光望向了更远,既然在诸葛家的大本营已经落了后手,那么就只好从其它方向找回来了,徐州是诸葛均的,兖州的王修是诸葛瑾的至交、冀州的石广元乃是诸葛亮的莫逆、并州高干恐怕早已暗中投靠了诸葛瑾,那么尚未夺下的幽州,就是最好的一块肥rou,诸葛亮期望成为督军目的也正在于此,在第一时间抵达幽州后,自然可以任命一批自己的亲信在那里为官。

    虽然诸葛亮把离开青州的目的说得冠冕堂皇,但相信在不久后,诸葛瑾也会看出的诸葛亮目的,不过那时就已经为时已晚,诸葛亮已经开始参与对乌桓的作战,决不是想撤就能撤下来的了。

    持续到寿筵结束,诸葛亮和诸葛瑾都不再谈有关政治的只言片语,只聊些流行于大唐士林间的些许风花雪月,暂时抛去了兄弟争位的不愉快,和诸葛瑾这个饱学之士畅谈起来,却当真有说不出的痛快。诸葛亮心下暗暗叹息,如果二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该有多好,当然诸葛亮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当前自己能做的,就是如履薄冰的处理好与诸葛家的每个人的关系。

    当诸葛亮带着郝昭三人告辞离开陈府时,诸葛瑾又是带着一群官员相送,这次陈平已经跟在了诸葛瑾的身旁,显然在收到的诸葛亮的命令后,他已经向诸葛瑾表了忠心。诸葛瑾的脸上也显得踌躇满志,他这次亲来陈府的数个目的都已经达到,更有了诸葛亮自愿离开青州的好事,他能不得意吗?

    翌日,唐王府的朝天殿刚刚竣工,此殿位列于唐王府主殿清华殿之前,占地数千平米,高有七丈余,红砖金瓦,四檐雕有龙凤麒麟,好不气派宏伟。用如此高贵的异兽为其雕刻,诸葛圭渐渐升起的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现。除去清华殿与天宝楼,此殿作为日后群臣的早朝地点,又是泰山城中的一个制高点。

    这日便是在朝天殿中的第一次早朝,数十位数得上号的大唐官员在大殿中显得稀稀拉拉,看诸葛圭一副憧憬的眼神便知,诸葛圭时时刻刻在幻想着能够将全国统一,让这殿中充满了各地述职的官员。

    不出意料的,华歆在诸葛亮的举荐下,毫无阻力的便成为了大唐的廷尉,唯一反对的人,竟是他的同门师兄管宁,理由仍是诸葛亮和诸葛瑾所认为的心智不坚,不过在诸葛圭点头许可后,他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就在诸人一一道出自己的谏言后,诸葛瑾也是越众而出,拱手道:“父王,儿臣有一言要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