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掠夺系统_第504章 尽在掌握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4章 尽在掌握3 (第2/2页)

取两支部队的控制权,另一千人由你带队,按照这份名单去做吧。”

    吕旷立刻弯着腰后退着出去了。

    这份名单上列出的南皮数十有权势的世家或是官员,无一例外的,这些人都与诸葛家或是大唐的某些官员有着些许仇恨,在诸葛亮数月前从泰山出发前,便不断有底下支持诸葛亮的人托了众多诸葛亮身边的人说话,期望能除去某某家某某人,换做时五年前未真正进入官场的诸葛亮,定会大义凌然的拒绝这些要求,但这些年的为官生涯,让诸葛亮明白了在官场当中人缘派系的重要性,即便自己的身份显赫,若是孤立无援的话,也只会渐渐的被埋没在这汹涌的官场中。因此,诸葛亮便从原先数百人的名单中挑了这数十人作为自己对那些人的交代。

    诸葛亮当然也知道吕氏刀门必会借此机会除去不少自己的仇家,可诸葛亮不会去阻止,这是一种惯例,是对最先效忠与诸葛亮的南皮吕氏刀门的一种奖赏。

    诸葛亮看着南皮城四处燃起的火光,心中叹道,这必定是血腥的一夜了。

    翌日清晨,南皮城门四开,赵云诸将带领部分军队凯旋入城,袁尚带领手下众官员献印投降,袁家至此结束了一方诸侯的时代。众人在张颌的带领下欢庆一夜,赵云却与诸葛亮在一处偏房中倾谈:“孔明,这两个月十万北伐军走州过县,行程近两千里,几乎从未停顿,我想既然冀州袁家灭亡,应该可以让兵士们歇息一下了。你看如何?”

    诸葛亮呼出了一口气,轻轻摇头道:“子龙,难道你没发现北方的战机吗?”

    “北方乌桓异族夺了幽州,与中华不共戴天,云早晚会将她么赶出关外!”赵云的一对剑眉竖了起来,赵云生长在北方,对乌桓的仇恨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非也。”诸葛亮道,“蹋顿虽然在十天前攻下了北平,但由于时间兵力所限,所有的力量几乎都集中在了燕国、渔阳、右北平三郡,诸葛家在幽州的情报网汇报,前日蹋顿又派了三个五千人队去占领上谷、辽西、昌黎三郡,但相信其不花上一个月的时间,是稳定不了局势的,再加上他们乃是异族,幽州的百姓对我们的进军可是大大的期盼呀!”

    赵云一拍大腿,兴奋的举一反三道:“我明白了,幽州的大部分地区并不为蹋顿所控,在袁熙倒后,是属于势力真空地带。我们现在需要的是速度,抢在蹋顿之前进驻幽州西部的代与范阳两郡,说不定还能夺下上谷郡。到时只需在秘密派一支万人左右的部队,躲开蹋顿的视线,潜往辽东五郡,便可组织起一支反乌桓的队伍,届时我们便可从东、西、南三面夹攻蹋顿,大局定也!”

    诸葛亮鼓起掌来,笑道:“子龙果然好将军,一点即透,这次北伐你是大帅,亮是督军,恐怕从明日起我们就要分道扬镳了,你去进攻幽州,亮还需来处理冀州北部占领地的事情呀。”

    赵云的眼中也露出一丝不舍,道:“有孔明你在身旁出谋划策,当真令云事半功倍,只花了两个月便夺下了冀州全境。不过谅他乌桓异族也不足为虑,云早年间还在公孙公手下谋事的时候,对乌桓历经大小十九仗,杀敌近千,未逢一败,这次孔明只管听云凯旋而归的好消息吧!”说话间,赵云的全身上下浮起了nongnong的自信与战意。

    “好!”诸葛亮也为赵云的这种豪气所感染,双手搭住了赵云的肩头,赞了一声。

    片刻后,诸葛亮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问起了赵云:“子龙,你可知道陈骞这个人?”

    赵云闭目想了一下道:“你说的是偏将军休渊,他很有两分实力,年纪轻轻,不到三十便升为了偏将军,而且全是靠军功升上去了,这在大唐之中应该算是第一人了。毕竟像我和郝昭、王双这些人,都是靠背后的身份,由大王直接提拔的。”

    诸葛亮点了点头,连赵云的评价都如此之高,看来玉鹰部队客卿美人赵心兰的未婚夫的确有几分实力,不枉诸葛瑾如此信任他,赵心兰如此倾心他。

    在这大唐的军衔中,校尉之上便是裨将军,裨将军再往上便是偏将军,再往上一级便可获得各种杂号将军,诸如吕蒙的领军将军便是杂号将军中较为高阶的一种。杂号将军往上乃一些品秩将军,像奋威、奋武、辅国这些。至于四镇四征四平这些将军称号,诸葛家出于韬光养晦,不愿激怒天下势力,便没有开放封赏。只有吕布有一个最高武职的大将军。

    而像赵云于禁郝昭王双虽都是两千石的将军,但由于郝昭和王双仅仅是杂号将军,与赵云等比起来也是有着地位的不同,赵云于禁手下都有着自己的副将,副将之下还有着数名裨将,一般都为两名偏将军、四名裨将军。郝昭和王双的地位较低,麾下只配有四名校尉,如果这次北伐的封赏下来,其中有一项便是为自己的麾下增设一到两名裨将军的位置,作为副将,甚至有可能是一位偏将军。当然这些将军的选拔,一般也都从他麾下的四名校尉中提拔,这便增强了整个部队的凝聚力与积极性。

    当初为了提高部队的积极性,诸葛圭并没有任命太多的低级将军,以便让那些都尉校尉对那些空闲的官位充满了希望,能够奋勇杀敌。至今大唐全军不过有五名偏将军和十一名裨将军,空闲的这两级将军名额高达十九名。至于杂号将军,大唐也不过只有四位,而且全都是诸葛亮的亲信。不出意外的话,北伐结束后,陈骞将成为大唐的第五位杂号将军。

    陈骞既然如此具有潜力,相信在诸葛瑾和于禁的不断照顾下,在数年之内地位比肩郝昭等人不是难事。相较于诸葛瑾,诸葛亮的最大优势便是在军方,是有必要采取一下行动了。

    种种思绪在脑中转了无数道弯,诸葛亮终于对赵云说道:“子龙,有件事情还是需求你办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