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祸福难测2 (第2/2页)
他要派人……当黄忠偷袭时,那群埋伏的弓手又为什么不出手?”剑枫拳头紧握,骨节攥得嘎嘎作响。 诸葛亮抿起了嘴,一声轻笑:“蔡瑁不帮黄忠,又凭什么要帮我们?他是想让我们知道,在荆州我们要挡住黄忠的压力,还是要靠他才行。而让荆州不落入孙家手里,同样还是要靠他蔡瑁。”说完,诸葛亮小心的看了一眼门口,孙尚香早就被安排至一个单间,方才回馆的sao动诸葛亮也着人刻意向她交待过了,今晚的事乃是大唐内部事务,让她安心歇息就好。 “二师兄,那个蔡瑁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与他合作,可要小心才是。”剑枫的眼中冒出了怒火,一拳击在了案上,梨木制成的雕花土褐色案几登时便了粉碎。 诸葛亮给了剑枫一个少安毋躁的眼神,看着剑枫冷静下来后道:“蔡瑁当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败,你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怨气,是为了伯道的媳妇刘嫣吧?” 剑枫道:“不错,伯道曾说过,弟妹蒙尘时令他受委屈的人,有四个人决不能放过。袁谭已经伏诛;糜芳遂献了张飞的首级,加入了大唐,但如今在我们吕氏一门的打压下,他早就郁郁寡欢,就等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干掉他;司马懿势大,只能作长远打算;如今这个蔡瑁就在眼前,若不是他还有利用的价值,就他那点功夫……哼!” “呵呵。”诸葛亮笑了起来,“不败,这次南下荆州,三个师弟我唯独带了你随行,就是为了你这份忍耐的功夫。子全算得上粗中有细,但太重义气,行事容易冲动;伯道处事冷静,但此次事关本身,只怕也难坐得住。唯独你人前冷漠,内心中凡事谋定而后动,最适合前来荆州做这些虚之逶迤的事情。” “二师兄过奖!” 徐庶道:“不败,出使荆州的名单是孔明反复斟酌过的,让你一起来到荆州,也不仅仅是为了你的性格。荆州之中应该还有以为你的仇人吧?” “元直先生说的是刘备?”剑枫的眼中厉芒一闪,随即又黯淡下去,“只怕刘备的人头二师兄是准备留给楼上的那位孙家大小姐吧?不然为何千里迢迢的将她带到这里来?”
剑枫的心思细腻,对于诸葛亮的想法也猜到了三分,只是却不全对。诸葛亮呵呵笑道:“那也未必,不败,你以为孙尚香真的那么天真,会不知轻重的去杀了刘备?孙尚香看起来热血冲动,其实……鬼得很,她绝不敢为了自己的私利,去触动孙家的根本利益,刘备便是孙策对他这个妹子溺爱的底线,只要孙尚香敢杀刘备,那她立刻就会是孙家的敌人,要面对整个孙家的报复,这点孙尚香也知道,所以多半孙尚香只会偷偷得给刘备一些教训罢了。” 徐庶也补充道:“我们一路上风风光光地赶到荆州,孙策就是再傻,也会知道孙尚香在我们这里,孙家的智谋之士必然会看出孙尚香到荆州打得是什么主意。我们必须在孙尚香教训刘备这件事上,推波助澜,加一把力,让他这孙刘联盟变成一滩烂泥,届时就看不败你的了。” 剑枫略一思索,便既恍然,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诸葛亮知道他的心中已经充满了杀意。 翌日清晨卯时,诸葛亮刚刚从冥想中醒来,便听到有人来这驿馆东院做客,片刻后,一位亲兵走进诸葛亮的卧房,道:“殿下,蔡瑁将军来了,您见不见?” “让他稍等片刻,你去把郝都尉叫过来。”诸葛亮整了整衣服,对亲兵点点头。不一会儿,夜鹰小队的银鹰都尉郝焱便走了进来,抱拳朗声道:“属下夜鹰都尉郝焱,参见殿下!” “嗯,夜鹰的工作在荆州可展开得顺利?” “殿下襄阳受袭,属下难逃其咎,请殿下重重处罚!”郝焱跪在了地上。诸葛亮轻轻摇摇头,挥手道:“好了,起来吧,黄忠岂是你们能对付的?还是记住我在泰山和你们说的那句话,你们的任务是刺探情报,遇到不能对付的危险,留着命,把情报送出去。行了,别说套话了,说正经的事。” “是。”郝焱从地上站起,“夜鹰进入荆州仅仅不到六年,尚不能打入荆州的上层,不过从那些中级官员或是三教九流的人所透露出的只言片语中,属下推测荆州的上层已经彻底分裂了。” “说说你的推测。” “原来神乐教的二号人物蔡瑁现在似乎与刘表紧紧地站在了一起,控制了襄阳一带,在他们的周围还有荆州原来被黄姓一族一直压制的几大宗族,包括蒯家、马家、习家、庞家,这些势力加起来声势很是不小。但现在黄忠手里仍掌握着绝大部分兵权,而且诸如魏延文聘这些军方实力派人士都是坚决的支持黄忠,因此属下以为,荆州眼下两派的分庭抗礼,胶着不下实际上并不可靠,只要黄忠愿意,一个月之内,便可将荆州的反对派连根拔起。”郝焱斟酌着用词,将自己的分析说了出来。 “那刘备呢?” “刘备本是带着自己的家将与两万徐州兵协守襄阳的,只不过似乎刘备与黄忠甚为投缘,蔡瑁颇为忌惮,在半年前寻了个提防孙家的理由,说动了刘表,将刘备这伙人调到了襄阳南方小城新野,每三日供一次粮草的养了起来,这么一来,没有粮草,刘备的两万军队就算是费在了那里。之后……之后便有了孙策欲把meimei嫁给刘备以拉拢人心的事情,孙大小姐和殿下在一起,再往后的事请,殿下应该了解。” “这么说刘备很可能就黄忠一伙了的?” “殿下英明,属下亦是推断如此。” 夜鹰在南方的实力并不强大,远没到在北方那种无孔不入的地步,能探明到这些已经不容易了。郝焱的分析虽然比较肤浅,但却也真实地反映了荆州眼下的状况,说穿了,就是蔡瑁这伙人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也是蔡瑁对诸葛亮等如此友好的原因,他在急于拉外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