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后一搏之二 (第1/2页)
逆天改明正文第五百三十四章最后一搏之二终于说出来了,大伙儿都在等着皇帝发话,是雷霆之怒,还是甘露普降。 崇祯笑了,赞许道:“五千两,便是你家在南直隶有田万亩,地里种着那许多棉花,棉布商人最喜欢你家的棉花。五千两,也算是难为你了,朕代天下苍生,祖宗社稷谢过你了。” 那左通政听了这话,冷汗冒了出来,口中则是连声道:“国朝以孝治天下,为臣要忠,为子要孝,臣捐钱给君父,正如儿子赡养父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哪里当得起陛下一个谢字。” 崇祯赞许地点一点头,复又问群臣道:“众爱卿,你们觉得左通政的话有没有道理?” “左通政所说乃是正论,臣等也愿意捐银五千两。” 崇祯笑了,心中却是暗叹:“若不是石忠义从刘仁玉那里听来这些消息,这些人哪里肯出钱。” 朝臣们上完朝,回去的路上,才发现各自的衣服居然都汗透了几层,这种感觉自从崇祯元年以来从未有过。 现在皇上愈发的天威难测,对大臣们也不像从前那般信任,连核发军饷都不用官员,而用中官。 这次皇帝让朝臣们捐钱,必然是皇帝掌握了什么情报,而且已经将证据拿在手中,所以那种强大的自信才逼迫群臣不得不做出捐钱的举措来避祸。 待他们心中怀着万千思绪行至大明门左近,忽然发现此门处早有锦衣卫上差候在那里。 锦衣卫们望见大臣们散了朝,便两人一组,分别行至官员身边,且含着笑,但口气却不容置疑道:“奉上谕,着咱们到您府上拿捐款,车马已经备好,请您跟咱们一起回去,咱们拿了钱,马上就走。” 大臣们万万没有想到,皇上居然体贴到这种地步,锦衣卫就在身边,他们也不敢有什么议论。 当日,在京官员,除了家里确实贫困,以及平素确实清廉的之外,都捐了款,军饷一下子就筹措到了五十万两白银。 这五十万两白银,连同收上来的商税和练饷,合共二百万两,都由中官监管,待各军镇边军到京师左近,便分发军饷。 这次分发军饷,由皇帝亲自过问,中官们监视,将领们何敢克扣,都是足粮足饷,分发给官兵们。 各路官兵领到如此丰厚的军饷,无一不是士气大振,誓师而南。 ********************************************************************* 陕西,延绥,刘家堡,延绥总兵府,刘仁玉坐于堂上,自一个新闻调查局情报科特工手中接过密封蜡丸,捏破,取出一小纸条,他拿了放大镜,细细看了。 环顾左右,谓诸将道:“陛下看人真准,他知道我军已经平定北虏,压迫建奴,九边再无战事,便将曹文诏这些军中宿将南调,且还凑足了军饷,欲平定李自成,再来与我们计较。” “大帅,要不咱们闹腾一下,来个哗变,逼一逼朝廷,也好缓解李自成那里的压力。” “大可不必,”刘仁玉摆摆手,否定李继业的建议,“李自成拥兵四十余万,打不赢还可以退回洛阳固守。而朝廷的精兵就只剩下这十一万了,可谓是打一个少一个,若是这十一万大军全军覆没,你们说会如何?” “那还用说,”张铁牛兴奋地一拍桌子,“李自成大军从此畅通无阻,长江以南尽可以收入囊中,再北上京师,无兵可挡。” “铁牛说的是,陛下要跟李自成决战,而且是速战,陛下这次仅仅只是支付了欠饷,还有开拔银,安家银,明年的军饷还不知道在哪里呢?跟李自成说,先全军出战,将虎牢关当面官军击败,能杀多少杀多少,只要击溃虎牢关外之官军, 便立即收缩,继续防守,待朝廷顶不住消耗,强令官军出击的时候,先耗一耗官军的锐气,待他们疲敝,便全军出击,一战而定天下。” “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