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 一女百求(4) (第1/2页)
而轩辕珩却假装什么都不曾看到,只是对着太后说道:“皇奶奶说什么就是什么。” 清漪也说了个“是”。 轩辕珩这才问道:“七哥什么时候到的?” 轩辕瑒面色已恢复如初,“也就刚到了一小会儿。” 轩辕珩又问余钧彤道:“方才钧彤姐弹的那首曲子可真真好听,就是我才疏学浅,竟不知是何曲?” 余钧彤顾盼生姿,神采奕奕,回道:“是。这是春秋时期的古曲了,曲高则和寡,八弟不知也不奇怪。” 不知为何,从她的话语之中,清漪听到了些许的卖弄之意。 紧接着轩辕瑒解释道:“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这等高雅品味的曲子,也只有郡主妙手能够弹奏的出了。” 清漪听见轩辕瑒这般夸赞余钧彤,心里十分的不舒坦,偏又无法发作。 而轩辕珩他本也是风雅之人,经常出入梨香院与翩鸿讨论这些词啊曲啊,偏的这首没有听过,真真是在众人面前丢了一把脸。他说自己“才疏学浅”不过是谦辞,而余钧彤说什么春秋古曲、曲高和寡,分别是在讥讽他。轩辕珩也憋了气。 便说道:“可惜啊,这么高雅的曲子只听了一半,若是钧彤姐肯再弹一遍就好了。” 余钧彤纵使有千万个不想,也不能在太后面前拂了轩辕珩的面子,只得说道:“那有何难,我再弹一遍就是了。” 她美目流转,对轩辕珩道:“八弟这次可听好了。” 筝声不断,轩辕珩在造诣上远远超出了清漪。他听得出余钧彤不过是打着的旗号罢了,实则弹得不过而而。 很快,一曲终了。 轩辕珩道:“此时此景,让我想到了宋代大词人周美成的一首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若是皇奶奶这里有鲜橙,那就真真是应景了。” 太后见轩辕珩这般好兴致,指了指不远处几上的果子,“你去看看有没有?” 轩辕珩赤子童心,还真的就去看了。 他拿了一个,对众人道:“这下真是应景了。” 众人皆笑轩辕珩的较真,然而余钧彤却开心不起来。先是无缘无故地要她重弹一遍,再是说什么周邦彦的。看着是应景之词,可这首词是周邦彦写给李师师的,李师师是什么人。人分三六九等,娼妓第八。他竟拿她堂堂郡主和一个娼妓相比。 余钧彤不信,轩辕珩什么都不知道。 清漪自然也知道之事,她虽然看不到余钧彤的表情变化,但是她知道余钧彤心里并不好受。这就足够了。 清漪意识到自己很轻易便生怨怼之心的时候,有些后怕。从前的她是善良天真的,可是现在,她暴躁、易怒、嫉妒,这些事情几乎都快把她变成另外一个人了。 不过是半年而已啊。 然而此时却由不得清漪多想。 又聊了一会儿,太后发话道, “好了,陪了哀家大半天了,也都累了,都回府去吧。” 太后所说的“陪了大半天”的人分明指的是轩辕珩、清漪和王夫人,而轩辕瑒和余钧彤刚来不久,太后分明是不想和他们再继续聊下去了。 余钧彤嘟嘴道:“皇奶奶这是嫌我们烦了,巴不得我们赶紧走呢。” 太后笑道:“看看钧彤说的,哀家是看外头天气好,想着让你们这些孩子都出去走走。整日里陪着我这个老太婆有什么意思。再说了,你们啊,要是不来,没有一个人肯来的。若是来了,大家都赶趟似的一起来。落得哀家这里有时热闹的门庭若市,有时又冷清的门可罗雀。” 她停了一停,继续说道:“若是今天你来,明天她来,倒也不至于过于热闹,或过于冷清了。” 余钧彤赶忙道:“皇奶奶说的是,是我们考虑不周了。下次就按皇奶奶说的那般,大家商量好了再来。” 太后道:“这就是了。你们都赶紧回去吧,等到明个再来。” 她又拉了王夫人的手,道:“心儿,你身子也不好,平日里多注重休息。改明儿让清漪自个来就是了。这孩子哀家喜欢着呢。” 王夫人心如明镜,本想拒绝了去,可是太后又说道:“清漪在我这里,你就放足了心吧。” 这么一来,王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只得同意了。 这几人出了祥和宫,轩辕珩说道:“正好我有些事情需要和清凌商讨,就护送你们回去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