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脚前卫_第105章圆柱速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圆柱速递 (第1/2页)

    是的,是没用。

    因为那犹如“贴地斩”的足球,飞过中场,黄队的后卫小SC赶上来了。他要防止红一冲向左侧控球射门,所以小SC先一步冲到左侧,拦截下球,飞起一脚,球飞。

    球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飞向吴淞。

    吴淞和滕尚志两人都是黄队的前锋,可小SC和滕尚志不熟悉,熟悉的是吴淞,所以就把球传给吴淞了。

    只是这会儿大家都在“回冲”过中场之时,吴淞万万没想到,没人“看守”的黄小伟,几乎是悄无声息地冲到他身前,仅是身子轻轻纵起,一个完美的头球,又把球拦截了回去。

    可怕的是,拦截回去方向,不是直线而回斜向左侧的小SC而是转了角度。

    转回足球弹飞的角度,是黄小伟最拿手好戏。

    但见那球还没到中场,又回向,呈现三角形轨迹,回转、斜向右侧的红一。

    该死啊!

    到了这会儿,小SC终于知道那个红一不是没用,而是黄小伟埋下的杀手锏,搞得像是下棋似得,他黄小伟居然都预料到没发生的球,下一步、下下步会射向哪里。

    可怕!

    太可怕!

    这是愈发高超的指挥能力吗?那个红一,在滕尚志控球直奔红方球门禁区之时,该死的红一干嘛不管不顾地听从黄小伟手势指挥,反而向黄方这边跑?

    当时小SC虽然无法看到黄小伟打手势指挥红一,可那红一,一定是受黄小伟“指使”的。

    后来球都飞过中场,到了这边的黄方左侧,死脑筋的红一,为何还在右侧下滑,愈发接近黄方球门右侧场边?难道他不知道,就算他站到黄方球门前也没用吗?因为他脚下没球。

    然而不可思议的,球最终还是到了红一的脚下。是黄小伟的头球助攻。

    显然,红一是不可能知道这些的,那家伙就是“死脑筋”一口气往下冲,哪怕前面是悬崖,他也直冲,绝不会停下!

    该死的,难道说黄小伟已经从单纯的指挥,演化成御人之术?

    所谓御人之术,可以理解为统御。

    指挥和统御,有相近之处,但百度搜索,能发现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百度上关于指挥定义的解释太多,不过可集中到两点上,一是以手,或手持物挥动示意:

    延伸到特战部队中,我们可以从抗战剧上看到,队长会打手势;延伸到球员配合时,比如黄小伟,他就喜欢打手势;延伸到音乐上,那就是“艺术指挥”,手拿小棒的那个家伙。

    百度上有引经据典:“见光在松树上拊手指挥嗤笑之,綝问侍从,皆无所见。”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老儒则端坐石磴上,讲《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一章,字剖句析,指挥顾盼,如与四五人对语。”

    第二个就是法令调遣,所谓“画戟森森清昼闲,指挥只是笑谈间”

    这个在古代,不管在军队还是在官府,上级对下级一般意义上都拥有生杀大权;现代牵涉到两种概念,A指挥能力,接近统御的概念,B指挥权力。生活中,人们往往能通过手中的权力,达到指挥的效果,但这远远不是指挥能力,而是权力赋予的“能力”。

    高明的领导者,都会从权力,演化成自己的“指挥能力”,令属下心服口服,一声令下,均全力以赴、甚至拼命(战争背景下就是视死如归)。

    指挥能力的进一步,就是统御!

    百度词条关于统御的解释为两个,一是统率、统领。

    这个和指挥中关乎“法令调遣”相近,是的,它和我们平时理解的不同,它有着绝对性的领导权,对属下拥有生杀大权。

    比如“夫儒者居位行道,则有衮冕之服;统御师旅,则有介胄之服”。

    “朕为一国之主,统御万邦,卿湏尽节存忠,不得因巡易志。”

    “统御之权,归於至圣,天命帝以司牧,帝承天而抚临。”

    第二个就是控制。

    统御的整体含义即为:统治、驭使

    当然,黄小伟的统御,是介乎统领和驭使之间,高于常规的“指挥”。队友对于他的“指挥”,已然达到一种不管对错,都冲上去的程度!

    小SC现在可没心思去烦指挥和统御的区别,他急得很,因为他根本来不及再扑向右侧拦截。

    至于黄队的门将草原金雕,还在昂首望着吴淞呢,以为吴淞能接住球,再次赢一球,哪料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个头球,顶飞了足球。

    电光火石之间,草原金雕刚刚来得及转头向右望去,还没做出扑球的动作,一个急速旋转的足球,就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