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新皇_95、乾清宫(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5、乾清宫(5) (第2/2页)

能性。

    如今高拱张居正两人的矛盾可没有过分激化,必要时,两人联手的概率自然更大。

    至于这两人联手时,张居正是否又挖坑、随时挖坑玩高老棒槌一票,大概是难免的。

    但对朱翊钧而言,内阁辅臣团结一致高张两人联手、高拱当带头大哥张居正装小弟随时准备坑大哥,这种情形还是不大美好的,是有威胁危险性。

    朱翊钧穿过来后,因为不打算装天真,混那难熬的十年好学生生活,自然就对张居正有更多提防。

    毕竟原时空那十年是他张江陵柄政,张居正是最大获利方。江陵柄政虽然对原时空朱翊钧而言也不算太坏,对大明朝而言甚至是极大福利,但对如今的朱翊钧而言,他当然不能接受。

    他对张居正很多提防,对高拱呢?他也并不放心。

    换个角度看,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结果看是非曲直。那场政变,站在朱翊钧角度,高拱的角色也并非那么可以相信,更谈不上可以放心、依赖。

    原时空的朱翊钧在张居正死后,即便大肆反攻倒算,但对平反高拱,他也丝毫没兴趣。原时空的朱翊钧一点也不认为高拱受了冤枉。

    按如今的这朱翊钧所知晓的后世有关历史文字记录,隆庆六年朱载垕驾崩前后的政局变化,当时的情形,既可以想象成是张居正主导的一场政变,大致过程如下:

    天子驾崩后,张居正一边在内阁鼓动高拱发动朝臣猛攻冯保,一边向冯保报信,督促他如果不尽快让皇家孤儿寡母下决心干掉高拱,形势发展下去,高拱将无人能制,大家全都可能要玩完。

    张居正始终躲在两边幕后当好人,让高拱、冯保疯狂撕逼。他甚至为了预防万一,一度找机会跑到京城外观望形势。万一高拱别有后手意外翻盘,没准他张居正还可能鼓动戚继光等京城周边武力,率兵勤王清君侧。

    但也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形。大致过程如下:

    由于昏君朱载垕的偏听偏信,权臣高拱本来就已专横跋扈、无人可制。皇帝驾崩后,高拱为了防止司礼监压制自己,又唯恐皇家用张居正取代自己的首辅位置,他已下决心打算内除冯保、外扫张居正。他甚至还打算与司礼监掌印孟冲联手,架空皇家孤儿寡母。

    为了要打破jianian贼高拱的如意算盘,大明朝忠臣张大天才万般无奈之下,冒着危险给冯保出主意修改遗诏,在李贵妃主持下冯保迅速取代孟冲掌印司礼监,取得辅政权力,形成了有力制衡权臣的新局面。

    这给了高权jianian当头一棒。

    高拱恼羞成怒之下,发动朝臣弹劾冯保,又上奏章要求小皇帝每天到文华殿直接受内阁辅臣教导学习办理朝政、不必经过司礼监。小皇帝批示“照旧例办”后,高拱抗旨不服,还在内阁公开感叹:“十岁天子如何能亲自理政?”。

    张居正面对权jianian高拱的压迫,一面虚与委蛇、迷惑高贼,一面向皇家紧急报送情况。让皇家彻底认清了严峻形式。皇家孤儿寡母、冯保、张居正达成了共识,必须立刻清除掉高拱。

    为了防止高拱发动异变,张居正受皇家嘱托以查看皇陵等名义避走城外,联络京营。张居正回来禀告一切安排妥当后,皇家孤儿寡母下定了决心。他们召集群臣,当众宣布圣旨,指控权臣高拱专横跋扈,当众革除权臣高拱驱赶出京不许停留。

    此后十年内,皇家与张居正君臣和睦上下同心,张居正与冯保领导内阁与司礼监齐心协力治理国家。三方合作,共同开创了伟大的和谐大明万历盛世。

    直到一代贤相张居正呕心沥血积劳成疾病故,昏君万历不甘于长期以来权柄被夺,又进行了一场可笑的贤相死后抄家反攻倒算闹剧。

    朱翊钧对这两种情形都觉得有成立可能性。虽然他心里更接受第一种,但他现在亲身经历体会下来,他也不认为第二种完全不成立。

    原时空这次政变,完全颠覆了朱载垕视高拱为诸葛之亮仿刘备托孤,由隆庆遗诏所作出的托孤于高拱的固有安排。政变的性质,是确定无疑的。

    政变的后果总体而言却是积极的,它没有引发什么权斗激烈、朝政混乱、天下大乱。

    既没有象东汉未年那次由袁绍主谋的政变搞得天下大乱,也不象后来清代叔嫂联手的祺祥政变,由慈禧垂帘听政四十多年。

    相反,这次政变后,由于政变主谋张居正天纵奇才,能力超卓,江陵柄政的十年还成为整个大明朝的高峰亮点。

    对当事人小皇帝朱翊钧来说,与不愿意在他面前磕头行礼、六十岁脾气刚硬的老高拱相处,显然不如和圆滑的张居正君臣师徒相处起来轻松。张居正在此后十年时间虽然揽权不放手,让朱翊钧始终只能老实装逼当好学生,但朱翊钧毕竟始终有惊无险。他安享太平盛世,只不过没能作威作福胡作非为而己。

    换了高拱秉政又如何?对原时空朱翊钧而言,最好结果也不过类似如此罢了。最坏情形?只有呵呵了。

    所以,即便是如今的朱翊钧,站在自身立场上,他对被政变的高拱也并没有什么深表同情。

    高拱不下台,原时空朱翊钧最好也不过享受张居正十年柄政期间的待遇。他干嘛要同情被搞下台的老高拱?

    对朱翊钧及其所代表的皇权而言,高拱可不是什么善茬、好鸟!

    不管是否是因为张居正故意在幕后怂恿,高拱确实对冯保一直穷追猛打,公开造與论要求小皇帝与内阁辅臣一起办公,试图更改祖制解除司礼监的职权。

    在皇家作出决策,由小皇帝批示“依祖制旧例办”后,他依旧出言无状。

    这些,都明白地显示了高拱揽权、不愿受司礼监制衡的倾向。

    这种肆意打狗不看主人、揽权不愿受制约乃至挑战皇权的举动,在幼帝登基的皇权脆弱时期,无疑极有危险威胁性。

    对如今的朱翊钧来说,原时空高拱虽然是政变失败方乃至是受害方,但他曾表现出这种威胁皇权的危险倾向,就值得注意。就不可能让朱翊钧对他放心、依赖。

    比较起对张居正而言,朱翊钧不太提防老高拱。但并非是因为高拱可以信任依赖,而是因为这老货相对而言比较好对付一点。收拾这货,可比收拾张天才难度要低一两个数量级。

    即便有金手指,在正式长大成人可以名正言顺掌政之前,朱翊钧绝不敢说自己可玩张大天才于股掌。甚至不敢保证自己今后不会掉进挖坑专家张天才的坑里去。

    按朱翊钧的设想,甚至在几年后他正式长大成人以后,一切名正言顺了,即使他可以公开用英明之主的身份利用皇权来掌控局面,他也未必能玩张居正于股掌。

    如果仅仅是要干掉他张居正,当然难度不大。甚至名正言顺地以确凿证据办他,也都可以cao作。但是要让这位天才不挖坑使坏、安心办事、心甘情愿、躹躬尽瘁,那就很有难度了。

    而玩高拱于股掌,即便这位也是千年大妖,即便有张居正这万年老妖在高大棒槌幕后怂恿唆摆兼挖坑,朱翊钧自觉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