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赐翰林  (第1/1页)
    “时辰已到,交卷!”    不知不觉时间结束,范观海话音刚落,就收回了考生们的试卷。    “哎呀!就差那么一点了!”    “文章欠佳,文章欠佳呀!”    “难矣,难矣!”    许多读书人发出委婉的叹息,亦有人脸色无比阴沉,就好像凭空没了几千两的银子一般难受。    “第三场考策论,时间为两刻钟!”    范观海说完之后,发下了第三批试卷,然后开始计时。    两刻钟,也就是半小时。    策论是议论政治,并向朝廷献策的文章,也是科举必考的项目,内容不仅要丰富,还得抓住其中的要点,方能写出精髓。    众多读书人都是有备而来,早已有成竹在胸,试卷发下来的刹那,便开始奋笔疾书。    陆鸣亦提笔挥墨,胸有成竹。    “七国鼎立,魔族复出,内外有患,百姓苦哉……”    陆鸣从容的书写策论,用最简单的文字讲述了圣林大陆的情况,然后又言明现在最苦最受罪的还是穷苦百姓。    “首辅即寿,百官同乐,万民欢呼,举国庆哉,普天同愉……”    随后陆鸣用文字对严坤的行为进行了一番明嘲暗讽,表面上是在祝贺首辅即将过生日,大家都在争相为其庆祝,可实际上,却是在压榨下层,大捞一笔财富。    “即为同庆,当减免赋税数年,广济粮仓,万民恩之矣……”    严坤过寿,受苦受难的终究还是下层百姓,这件事搞的举国欢腾,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这怎么办?    只能是减少百姓的赋税,补贴一些粮食,安抚民心。    如果让百姓太穷没有钱,必定会闹出许多事端,严坤虽然不会在意,但是梁君必定对此无比重视。    陆鸣这篇文章的重点,就是在为梁君安抚民心,不让严坤“唯恐天下不乱”的诡计得逞。    文章成后,顿时一阵才气跃动,金光浮现。    镇国之象!    陆鸣写的这篇文章,隐隐联系着国运!    与此同时,一股磅礴的才气从文院的上空降下,惊动了正在考试的读书人。    “怎么回事?莫非是孔圣显灵?”    “难道有人写出了绝顶文章,惊动了圣人?”    “到底是谁!”    正当大家疑惑之际,就见那股磅礴的才气降落在了陆鸣的头顶,涌入了他的眉心之中。    “文位天赐!才气灌顶!”    这一幕连范观海也坐不住了,猛地拍案而起,睁大眼睛。    “是他!”    在看到正是陆鸣引起的才气天降后,范观海虽然表情严肃,心中却是无比喜悦。    天纵奇才!天佑梁国!    陆鸣只感全身涌出一股暖流,无比的舒畅,就好像是刚刚沐浴了一番似的。    此刻,陆鸣得天赐文位,晋升翰林。    “此人是谁?竟然直接晋升成了翰林?难道是大名鼎鼎的陆镇国?”    “除了他还能有谁?必定是文章镇国,方得天赐文位。”    “原来如此,既然是陆鸣写的文章镇国,倒也不足奇怪了,天赐翰林文位也理所应当吧!”    众多读书人很快就恢复了平静,继续写着自己的文章。    “时间到!”    忽然一道声音响起,也不等考生有没有将文章写完,试卷便已被范观海收了回去。    “接下来进行最后一场杂卷考试,时间为一个时辰。”    紧接着,范观海发下试卷,每一个考生的试卷竟有五百多张,着实让每个人都吓了一跳。    “这……怎么这么多?难道是要考三经和墨义?”    “怕是连策问也要考一次!”    “说不定还会涉及其他偏冷的题材,看来这才是最难通过的一关了。”    “时间有限,诸位考生要抓紧时间。”,范观海提醒道。    五百多张试卷,哪怕是读书人做题速度再快,也绝对不可能在一个时辰之内全部答完。    可以说,这是多答对一题就多一分的考试,也最考验读书人的心态。    “不愧是京试,难度远超以前的科举。”    陆鸣如此一想,也只能是抓紧时间开始答题。    首先,陆鸣将自己能够秒答的题目答案直接写上,然后以由易及难的方式选择答题,这样即可以节省时间,也能够提高效率。
    想法是好,不过其中也参杂了不少难题,单是默写经典的试卷,就得占用很多的时间。    不过有“下笔成章”的文星力量,墨义难不倒陆鸣,可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    最难的,就是那些偏冷的文章,虽然平日里难以用上,可一到关键时刻,还是能够派上用场。    其中学派颇多,除了儒家以外,还有名家、法家、兵家、农家等诸多题材,三教九流,不一而足。    不知不觉中,一个时辰的时间到了。    随着范观海的一声“考试结束”,便将考生们的试卷收了回去,然后对众人宣布:“京城卷试考试结束,明日开榜公布成绩,题名者入金銮殿试,请诸位多加注意。”    “谢院君提醒!”,众人齐声应道。    随后,众多读书人陆续离开考场,井然有序。    在踏出文院的那一刻,陆鸣做了一个深呼吸,仿佛是从肩膀上放下了千斤担子一般,一下子感到无比的轻松。    一名读书人忽然向陆鸣拱手说道:“陆解元文章镇国,得天赐文位,可喜可贺,我等今后可得称您一声‘翰林老爷’了。”    “原来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陆镇国,今日一见,实乃三生有幸,。”    “陆兄才高八斗,今年必过京试,金榜题名!”    众人纷纷向陆鸣祝贺,对其极为钦佩,无有嫉妒之语。    “侥幸而已,侥幸而已。”    陆鸣对众人还礼,继续说道:“我虽得天赐文位成就翰林,但京试科举实在是难,能否有资格去金銮殿还是两说,诸位勿必过奖。”    “开玩笑,你若是没资格去殿试,谁还敢走在你的前面?”,一人笑道。    陆鸣摇头说道:“这京试可不同以往,以前的科举即便题目有错也能够及时修改,可这次,别说是我,恐怕在场的人也没几个能够来得及修改吧?”。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一人说道:“不管怎么说,陆镇国成就翰林已经是铁板上的钉子,天赐文位啊,难道国君敢不给他这个面子让他殿试?”    众人闻言相继而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