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辉煌_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七十九章 藏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七十九章 藏品 (第2/2页)

是赵睿提供的,需要完善、加工、整理,也汇编成图文并茂的册子。

    心中惦记着辉煌博物馆藏品的金全丁等老学究们在签署了保密协议后,乘电梯来到地下室,被下面繁忙的景象给惊呆了。

    “这是《永乐大典》?全套的!”

    “全套《道藏》!”

    “这么多宣德炉,是真品吗?”

    “大明皇朝皇家玉玺、还有这么多字画?”

    “天哪,元朝和大明朝瓷器,洪武瓷、元青花都有,能上手吗?”

    “我的天,都是宝石?这么大颗粒的太少见了。”

    老学究们七嘴八舌,围着各自喜好的物件观赏,戴上工作人员递上的手套后,都小心地从木架上拿下几件,放在铺着绒布的工作台上细细鉴赏。

    潘高寿坐在金全丁的身旁,问道:“怎么样?请你做博物馆的顾问?”

    “那当然了,不请我也天天赖在这里了。”

    “字画还有一大批,都在欧洲,等博物馆布置展品的时候再送来。

    另外,上次小赵提到过,准备在书画展品中增加一块近现代书画家的作品,我们几个一起合计合计,向全国做个推广,为弘扬我们华夏的书画艺术做点实事?”

    “那感情好,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商议邀请名单?小赵有限制没有?”金全丁估计有点名望的都会想送来一幅的,毕竟辉煌博物馆的规模摆在那边。

    “那是当然,不仅是书画,赵睿自己还是玉雕大师,与几家大型珠宝玉器公司的交往很深,也准备征集一批雕塑艺术品。”

    两人正悄声地说着,丁文强和苏省书画院的蔡教授等人乘电梯下来,与潘老等人见礼后,他拍拍手提醒所有员工,大声说道:“各位同事,先将手中的工作放一下,有物品送来了,数量比较多,大家帮忙卸车。等会还有几件事要宣布一下,都是好消息啊。”

    两辆厢式货车运来了六十多只大木箱,都挺沉,两个健壮的小伙子都搬不动。

    “小丁,是什么?”

    “潘老,都是世界各国各时期的金银币、铜币,赵哥说大约两百三十万件,有些品种有几万枚,有些只有几枚,需要好好整理。”

    “那可有得忙了,也做成鉴赏册子吗?”其他学者都动容了,钱币上的年代信息也是比较丰富的,对研究历史有帮助。

    “小丁,赵睿没说怎么来的?”金全丁问道。

    “大部分是传世品,有三分之一是海藏品。金老,辉煌博物馆不会展出任何一件随葬品。”

    丁文强解释了一句,又对着丘君教授说道:“邱老师,一个月后还有一百二十多万件的海藏瓷器要运来,您老可要多指导,挑最珍贵的拿来展出。”

    “呵呵,没问题,不过,丁总,我那几个学生也加入你们文化推广公司吧?毕竟搞研究也要吃饭的,你这里可是收入丰厚、衣食无忧啊。”

    “您老介绍的肯定没问题。”

    丁文强爽快地答应了,其他学者也听在耳朵里。

    “潘老,要是小郑郑龙熙知道了这边的情况,估计会带着一大帮老头过来。”

    “那是肯定的,当初小丁去龙京邀请,可好多人都看不上,一个民间自筹资金建设的博物馆,都想当然地认为没什么好东西的,要是今后辉煌博物馆开馆后,他们都会后悔的。”潘高寿笑着说道。

    一个多小时,箱子搬完,员工们都搬来椅子集中坐好,等待丁文强总裁的讲话。而潘老等人也没有离开,坐在一旁聆听。

    “工友们,刚才说了,都是好消息。第一项,公司配发给大家的车子今天都到了,等会早点下班去山海名车汇领取;”

    丁文强抬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第二项,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的宝石很多,那些小颗粒的不可能拿出去展示的。你们都是年轻人,还都未婚,公司决定了,员工结婚,公司会送上一对价值三十万左右的宝石结婚戒指作为贺礼。哈哈,我就知道女生都喜欢。”

    “丁总,我们也喜欢。”男青年高声附和道。

    “第三项,你们中间只有六个人是南江本地人,其他的都来自全国各地,所以,公司决定,每人分配一套八十平米的住房,工作满六年后,产权归个人所有,装修可得自己掏钱。”

    “老板,爱死你了!”有位女生兴奋地尖叫道,引起大家一片笑声。

    “嘘,轻点,我老婆可在上面办公室呢。”

    “哈哈哈哈。”年轻人拍着大腿,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

    “还有最后一项,鉴于大家这几个月的表现优异,我们的工作开展顺畅,没有发生任何的缺失和损坏,公司决定,大家的实习期结束,四号来公司签定正式的用工合同,月薪一万五。掌声呢?”

    “哗哗哗哗!”员工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南江文化推广公司和丁文强等领导。

    “太有钱了。”

    “有钱好办事。我的几个学生每月一千多,还磕磕绊绊的。”来的学者们,只有潘老和金全丁是独身一人,其他都带着几位学生搞研究。

    “明天、后天补休两天,给家里父母打个电话报喜,要懂得分享快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