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辉煌_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109章 蓝屏雷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109章 蓝屏雷达 (第2/2页)

五分钟、半个小时?”总装部的齐上将一连串地问道。

    “美力克前段时间提出一个新感念,常规武器一小时打遍全球,他们已经开始设计X47B和驭波者投放平台,飞行速度在六倍音速,也就是每秒两千米,一般的导弹防御体系即使发现和捕捉到了目标,在中高空也打不下来,只有近防系统能做到有效防御。

    而我们的J50却可以用比它快几倍的速度接近,用与它相同的速度,直接用机载电磁轨道炮将它打下来。

    至于攻击手段,J50从两三万米的高空俯冲下来,就算是扔下几块十公斤的铁块,也能砸沉一艘小型驱逐舰。

    美力克的航母看着挺厉害的,但在海洋中速度慢、目标大,最大的缺陷是甲板不能被损坏,不然所有战机只能待在机库里。

    一架J50战机如果以五倍音速扫射一串电磁脉冲弹,甲板和下面的仪器、机械机构都会出现损伤,那只能回家大修了。

    至于航程和燃料,我们不用化学燃料,而是用电,两倍音速巡航,航程超过一万公里。”

    “这么厉害!乖乖!”齐上将惊讶地赞道。

    “对,有道理,J50能到太空拦截弹道导弹吗?”

    “当然可以,当初赵院士提出的概念就是为了拦截弹道导弹,当然要配上单国荣老师研制的蓝屏雷达。”

    “叫我什么事?”一旁正在安装雷达电子系统的单国荣听到有人提到他的名字,抬头问道。

    “没事,就等你了。”

    “快了!等我调试一下各处的信号。一号二号,你们安装完成了吗?”单院士对着对讲机询问道。

    “报告首长!已经准备完毕,等待指示!”

    “指南针号,指南针号,听到请回答,我是单国荣,你们准备好了吗?”

    “报告!指南针号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开机!”

    “这么复杂?到底是什么雷达?蓝屏雷达?”吴司令员又像自言自语,又像问黄孝安院士。

    “吴司令员,大致原理是这样的,太阳光具有波粒两象性,透过电离层,射到大气层,我们眼前所见的天空呈现一片蓝色,没有任何物体可以逃过我们的视线。

    同样原理,我们的雷达发出模拟光子和光波,光子使得物体呈现,而光波反射的强弱呈现物体形状,也就不存在普通雷达波被吸收和衍射。

    两个发射和接收机站联网同时捕捉一个目标,通过中央处理器可以合成完整的图像,再与高频脉冲多普勒跟踪雷达相配合,不管物体飞行的速度有多快,雷达会自动跟踪,并且瞬间计算出飞行轨迹。

    蓝屏雷达比起探测隐身战机的X波段雷达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不会受到强电子干扰。

    我们还有一种更好的雷达系统,夸克成像雷达,主要用于太空探索和海底搜索。”

    黄孝安院士的讲述,在场的军方高层基本听懂了,原来蓝屏的意思是这么来的,同时也为国家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赶到高兴。

    勤务员端来椅子,可吴司令员等人仍站着,透过玻璃窗盯着跑道上的战机,越看越喜欢。

    参加首飞观礼的人们也在交头接耳地议论。

    “机翼外形有点像俄罗萨的“白天鹅”,但绝对不同。”

    “那是当然,白天鹅不是隐形设计,再说机头部分,我们的是鸭嘴式的,下面那个六边形的东西是电子吊舱,H30A在小型冲突中还可以担任空中指挥室,等于是小型的空警200。”

    “别光看外形,我们做总装的最清楚,里面完全不同。快看!登机了。”

    塔台里,单国荣一声令下,三处外场都开机与这边联网调试。

    “第二小队,可以起飞!”辽东某军用机场,两架J20呼啸而起,向着渤海方向飞去,不断报告方位和高度,很快,两处新型雷达基站汇报,捕捉到了目标。

    “开启卫星传输数据链,指南针号,接收信号数据。”

    这次试飞,其实还是以检测蓝屏雷达为主,而且一下子展开多处联动,检验国家战备信息数据的安全性能。

    “报告!数据已接收到,正在进行图像合成!”塔台里的人都转身盯着单老师cao控的大屏幕,扫描线很快转换成为实时图像,两架J20成前后编队飞行,旁边还有高度、速度等数据。

    “能放大吗?”

    很小的两个点,放大图像后,变得清晰起来,就算是穿过云层也仅仅变得略有模糊。

    “让飞机起飞吧。”

    “我是塔台,雷磊,接通电源进行检查。”

    “明白。”

    “首长,可以将拍摄的画面传过去了吗?”

    “再等等,先电话通知航天中心。”吴司令员觉得还是顺利起飞后再传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