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辉煌_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135章 首飞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135章 首飞3 (第1/2页)

    第四部辉煌时代第135章首飞3

    飞船在不停地变换轨道,用自身携带的雷达探索系统搜寻其他国家的卫星,记录它们的飞行轨迹,飞船中央控制器上,模拟出激光武器,演示清扫太空垃圾的cao作流程。

    现在不安装武器,并不表明今后不安装。

    地面时间已经将近傍晚五点半,天地通讯直播再次开始,飞船上也关闭一段时间的磁悬浮系统,让大家感受失重状态和脚踏实地之间的差别。

    晚餐也是对观众播放的,现在飞船上实行与地面同步的作息时间,餐后是相互聊天和看书学习等活动。也可以与家人上网视频聊天,简直与地面生活一样。

    在接近九点,安然在沐浴后给电视观众讲解国际航天站失重状态下洗漱和沐浴的艰难。

    宇航员还是正常休息,睡觉的地方就是将乘坐的椅子放平。

    聂常胜说道:“听NASA宇航员讲过,他们在狭小的太空舱里,睡觉是最大的麻烦,虽然失重状态下没有方位感,但是绑在身上的睡袋让人感觉非常难受,也不容易睡着。”

    按照计划,宇航员每人值班两小时,与地面保持沟通,其他人正常作息,如果确实感到兴奋,那么赵宏就上去在他们的几个xue道上按摩几下,保证马上睡着。

    第二天上午八点开始直播,按照地面的指引和飞船上雷达的搜索,找到澳洲“探索一号”的位置,准备收取。

    随着双方越来越接近,通过舷窗和摄像看到“探索一号”孤零零的身影,启动飞船上遥感检测,没有发现任何危险。

    电视机前的人们再次欣赏到了赏心悦目的场面:飞船逐步调整位置,保持与它的同步速度,两支长长的机械手臂伸出货舱,在宇航员的cao控下,小心地夹住巨大的身躯,慢慢地收回货舱;

    等到货舱门关闭,回收任务初步完成,两名宇航员穿上全封闭的宇航服,走过两道封闭门,进入货舱,用附带工具将“探索一号”上的太阳能板拆卸,然后固定在货舱的地板支架上。

    整个直播过程一小时四十分钟,此时本次太空飞行的任务已经顺利完成,就等着返航。

    飞船再次转变轨道,与那六颗安装了电磁轨道炮的卫星轨道同步,以更快的速度搜寻、检测一圈,为今后更换电池组和维修做演练,然后调整角度,加快速度,进入更高的静止轨道,寻找华夏的北斗卫星,为下次发射、完善北斗导航系统和回收更换报废卫星做演练。

    进入第三天,航天指挥中心宣布所有的科目已经按计划完成,视频和文字资料正在完善整理之中,太空飞船即将返回。

    下午四点,地面的指令传出,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可以返航。

    返航选择了傍晚七点多回到地面,也是赵宏的建议,他不可能每次都为太空飞行任务做保驾护航的,所以每一次飞行,必须要多演练各项cao作,地面也必须有应付各种情况的预案。

    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已吃完晚饭,在六点五十五分,新闻频道的直播中,太平洋上的航天测量船和青岛监控站点分别传来报告:发现梦想号,飞行姿态正常。

    而天地对话中,聂常胜也报告道:“飞船高度28000米,机体外壳温度正常,速度每秒960米,机翼已经打开,已经关闭主推力发动机,开启辅助推力发动机,整体状态良好,一切正常。”

    九泉发射场跑道两旁的灯光已经全部打开,在最后一抹日落的余晖下,梦想号身披耀眼的金光,从空中呼啸而下,巨大的身躯稳健地降落在跑道远端,飞快地滑行过来。

    聂常胜关闭推力发动机,开启前端减速发动机,让飞船速度降低。

    跑道两边各种辅助车辆闪着警灯,跟在太空飞船后面,向着基地方向疾驶,站岗的战士们都举手敬礼,目视着飞船向远处滑行,观看的人群发出一阵阵的欢呼。

    在离钢架大棚几百米的地方,飞船完全静止,亮银色的身躯没有丝毫的改变,人们开始奔跑,都想第一时间去迎接凯旋的航天员。

    前舱门缓缓开启,扶梯延伸而出,赵宏第一个走出飞船,向着前来迎接的人们挥手致意,走向舷梯,立刻有小姑娘跑来献上鲜花,停留在发射中心的领导们上前与凯旋的航天员握手,表达衷心的祝贺。

    赵宏等九人也列队敬礼,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关怀。

    梦想号带着全华夏人民的期望,圆满地完成了第一次飞天梦,也为世界航天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而且非凡,一个辉煌的时代已经拉开了帷幕。

    在回龙京的专机上,赵宏和另两位院士一起陪着中央领导们聊着这次的太空之旅,元首有些兴奋,说道:“这次发射完六颗卫星以后,我们华夏民族的腰杆子更硬起了,这就是底气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