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辉煌_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145章 徒步沙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145章 徒步沙漠 (第1/2页)

    第四部辉煌时代第145章徒步沙漠

    两天的会议,坚定了与会者的决心,属于华夏民族的伟大时代即将来临。

    七月底,十五位少年满怀信心,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探险活动,这次选择的目的地是撒哈拉大沙漠。

    蓝天白云下,指南针号游轮沿着长江,劈波斩浪,顺流而下。少年们聚集在顶层的观景台上,看着两岸的风景,兴奋的心情无以言表。

    兴奋过后回到餐厅,赵依善将笔记本电脑接上投影电视,用教鞭指着大幅的北非地图讲解道:“这次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时间比较紧,所以选择的路线是北线。

    游轮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港靠岸,苏菲阿姨的哥哥已经为我们做了安排,我们带上装备,乘坐大巴车抵达摩洛哥最东面的布阿尔法城,两名向导和租用的骆驼队已经安排好,我们徒步走沙漠的北部边缘,一直到突尼\斯的图泽尔,然后乘车到达突尼\斯港,指南针号会在那里等我们,随后走原路返回,如果时间上允许,我们可以靠港埃及的开罗港,去游览金字塔。

    游轮抵达卡萨布兰卡需要八天,在摩洛哥境内两天,徒步沙漠的路程,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为一千一百公里,大概需要十六天,在突尼\斯境内一天,如果要想在埃及游玩,也需要两天,再加上返程八天,时间上有些不够。

    还有一种办法,我们在开罗乘飞机回浦海。那就要请赵智叔叔帮我们预定飞机票。”

    “直线一千一百公里的沙漠,实际距离一定超过一千五百公里,我估计十六天都不够,最好准备二十天,早知道不坐游轮过来了。”赵依龙摇了摇头说道。

    “好啦,我们的报名日期是九月五号,时间上不够的话,我们下次去看金字塔。”成全觉得时间很富裕。

    “不错啦,看看国内的驴友,再看看我们的装备,有谁像我们一样这么探险的?一路上都有人帮助。

    再说,我们每个人的修为不错,最多每天多走一些路,那一点点苦算什么。依善、依龙、唐钰、柔柔都有储物戒指,后勤物资充足。”赵辉的话带着调侃,也是事实。

    游轮以三十二节的高速航行,第五天下午来到亚丁湾附近。

    各国商船排列成一字纵队,在这狭窄的水道往来穿梭,彼此都能看到,好奇心使得少年们又回到观景台,用望远镜看看周围是否有海盗快艇,各国护航的军舰看到不少。

    一个多小时的航程后,游轮追上一批船队,在前后护航的是华夏的导弹护卫舰。

    “指南针号”游轮主桅杆上挂着华夏的国旗,在长长的汽笛声中,观景台上的少年们在远隔万里的大海之上看到自己国家的战舰,心情非常激动,向护卫舰上的官兵欢呼问好,船上的信号灯和公共通讯频道也给对方发出致敬和问候。

    护卫舰上的信号兵也回答问好,十几位特战队战士特意到船舷列队回礼。

    游轮加速,穿过亚丁湾,缓慢地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然后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目的地卡萨布兰卡就在眼前。

    一路的安排很周到,在布阿尔法城的酒店住下,陪同人员打电话叫来了两名健壮的中年男子,分别叫西莫和米拉,都留着一把大胡子,他们是沙漠向导。

    见到十五位来自华夏的少年,两位向导虽然热情地与他们握手,但心里却犯嘀咕,居然有好几位娇滴滴的小姑娘,看来这趟六万美金的向导费不好赚。

    第二天天色蒙蒙亮,西莫和米拉就赶到酒店催着上路,因为在沙漠徒步旅行,最好赶在早晨和傍晚两头赶路,中午需要找地方休息。

    二十匹骆驼驼峰挺拔,说明已经补充了足够的养分,都背着两只大水袋、一大包干粮和一顶帐篷,每位少年照看一匹,驮上各自简单的背包,向导管理的五匹上物资更多些,两人除了腰间的手枪,骆驼上还挂着枪袋,里面各插着一支AK47。

    队伍稍加安排,缓慢地出发了,早起的人们好奇地看着来自华夏的少年男女。

    柳成祤举着摄像机站在队伍的侧面,一边拍摄一边讲解:“这里是撒哈拉沙漠最西边布阿尔法镇,建筑看上去很简陋,但很结实,主要为途经这里的骆驼商队和游客提供补给、休息。

    今天将正式进入撒哈拉沙漠,一路向东,这两位是向导,个子高一些的叫西莫,另一位叫米拉,与非洲足球运动员米拉大叔一样的名字,这是我们的骆驼队,有二十匹,好了,现在出发了。”

    其实,布阿尔法城规模很小,就建在沙漠中,因为这里有洁净水源和绿洲,很多在沙漠中行商的骆驼队都会选择在此歇脚,所以慢慢有人在此建房经商,逐步扩大形成一个小镇。

    走过两条简陋的街道,告别了寥寥几十颗绿色植被,已经来到城市郊区,放眼望去,一片荒凉的戈壁,散落着稀疏的褐色荆棘灌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