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再起波澜 (第1/2页)
陈阳感到很疑惑,便问他为何这么说。崔湜反问道: “兄难道忘了上官大人素有‘内宰相’之美誉。陛下日理万机,哪能事无巨细面面兼顾呢?所以这等繁杂琐事均由上官大人代为批复。以兄与大人的交情,哪有不放行之理呀?” 陈阳恍悟,这才意识到婉儿是在捉弄自己,这也太不厚道了吧!明明她一句话就能搞定的事儿,还煞有其事地要陈阳写奏章给皇帝,把他愁的都要哭出来了。不过,他转念一想,婉儿做得其实也没错。这流程总归是要走一下的,毕竟她也是替领导签字而已,又不能真的像领导那样大手一挥就能放人。于是,他便请崔湜帮他起草一份陈情奏章。崔湜不愧是老油条了,不一会儿就写好了一封感人至深的奏章。里面把陈阳与妻子描述成了一对儿饱受天灾人祸、颠沛流离的苦命鸳鸯,妻子重病在床、独守空门,恳求圣上准他回乡探亲一个月,好与爱妻最后团聚一次。陈阳细细读完,不禁想起了卧病在床的雁儿,泪水忍不住开始在眼眶里打转了。崔湜看到陈阳这么多愁善感,很是反常,便安慰道: “兄何必如此惆怅,马上就要衣锦还乡了,应该欣喜才是啊!” 陈阳苦笑了一声,道: “我背井离乡来到神都,抛下内人独自苦守家中。现在她卧病在床,无依无靠。我却不能在她身边照顾,枉为人夫啊!” “兄真是有情有义啊,上天一定会保佑尊夫人的。”崔湜顿了顿,又说道,“陈兄这次离京,可真是太及时了。” 陈阳感到很疑惑,觉得他话里有话,便追问道: “这是什么意思,还请澄澜明示。” 崔湜看了看殿中的薛曜、徐彦伯两人,向陈阳使了个眼色。陈阳会意,两人便离开丽正殿,来到殿外无人处。崔湜这才低声说道: “不知兄是否已有耳闻,正月的巫蛊一案又掀起了轩然大波。现在神都可是凶险之极,兄若能在此时求得回乡探亲,正好能避一避风波。” 陈阳大吃一惊,巫蛊一案居然还没有完。他赶忙问道: “出了什么事,澄澜莫要卖关子了,快给陈阳透漏一二。” 崔湜看了看周围,确认没有人之后,对陈阳说道: “兄之前还曾向弟打听过狄仁杰这个人,不知兄可还有印象?” 陈阳点了点头。崔湜接着说道: “这个狄仁杰,已经被下狱了,罪名是涉嫌谋反。” “谋反?”陈阳震惊地几乎要站不住了,“他,他怎么会?” “嘘。” 崔湜连忙提醒他镇定一下,“陈兄要加倍小心,这要让别人听到了可就说不清了。” 陈阳几乎不敢相信他的话,又追问道: “你确信这是真的吗,狄国老怎么可能会谋反呢?” “国老?” 陈阳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口误,赶紧改口说道:“吾观狄老机敏异常,深受陛下欢喜,他怎么会参与谋反呢?” 崔湜道: “不止狄仁杰,秋官尚书袁智宏、冬官侍郎李游道、司宾卿崔神基、文昌左丞卢献还有益州长史任令晖等六人被人于铜匦中密告,称其共同参与了巫蛊之案谋害圣上。现在这六人都已被来俊臣捉拿,关进了大牢,怕是凶多吉少了。” 这铜匦,其实就是个意见箱,在明堂正殿的前面摆着。陈阳在明堂前见到过一次。铜匦是一个大铜箱,内部分为东西南北四格,在箱子上面分设投书口。箱子东面漆上红色,刻着“延恩”,专为赞扬武则天的政绩皇恩而设;箱子西面漆上黄色,刻着“伸冤”二字,是给受冤者上书申述冤情而设;箱子南面漆成了绿色,刻着“招谏”,是给那些自认为有才能却无法施展的人投自荐信用的;而箱子北面被漆成了黑色,上面刻着“通玄”,给某些窥探到天机的人上书告密行方便。朝廷还专门设立了铜匦使这一职务,专门分拣箱子里的意见书。武则天设立铜匦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