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月_第一百二十二章 深夜劫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深夜劫船 (第1/2页)

    书斋里火烛静静地燃烧着,枯黄的灯光徐徐地洒向桌案。八座莲花形状的黄铜烛台分别坐在书斋各处,照得屋内亮堂堂的,企图把黑暗赶出每一个角落。郭敬之独坐在案前,翻阅着一本厚厚的线装书。这本书很大很老了,是用较粗的麻线穿的。对于这位日理万机的扬州最高行政长官来说,最难得的莫过于躲在书斋里静静地翻书。但是白天总会有各种人为了各种事要见他,到了晚上才有难得的清净。

    只要没有冒失的下人前来打扰。

    由于夜晚的寂静,门外的脚步声也格外清晰,铿锵有力地撞击着地面。郭敬之有些不悦,他放开了书本,等着那个冒失鬼闯进来。管家手里提着一盏灯,轻轻地敲了下门板。

    “老爷。”

    “何事?”

    “禀告老爷,大少爷回来啦!”管家的声音里难掩喜悦与激动。

    郭敬之吃了一惊,随即站了起来。只见管家身后走出来一个人,脚上的皮靴踏在木地板上咣咣作响。来人双手作辑,屈身一拜。

    “父亲,子仪回来了。”

    敬之愣愣地盯着儿子。近两个月不见,他仿佛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更瘦了,也更黑了。脸庞被尘土削成了灰色。原先被理顺的长发如今纷乱不堪,用绳头胡乱地挽了一个髻。背上的蓝色粗布斗篷已经湿透了,还在不时地滴着水。

    “我儿回来啦,路上辛苦啦。来旺,带他下去洗洗,歇息去吧!”

    郭子仪抬手止住管家,对他说道:“先不忙,我还有事情要跟老爷商量,你先下去吧。”

    来旺看了看敬之,便应允着退下了。

    郭敬之感到有些诧异,继而平静地说道:“坐下说吧。一路奔波,什么事不能明天再说?”

    “事情紧急,我就不坐了。”子仪快速地说道,“陈夫人现在何处,请带我见她。”

    敬之微微一愣,淡淡说道:“哪个陈夫人?”

    “这儿有没有外人,父亲就不要跟孩儿打哑谜了。她在哪儿?”

    郭刺史板起面孔,他慢慢地坐了下去,说道:“她是朝廷要犯,你要见她干嘛?”

    子仪眯着眼看着父亲,质问道:“这么说真是您把她抓起来的。”

    “不错。”

    “那她现在被关在哪儿?”

    郭敬之把头别向一侧,表示无可奉告。子仪冷笑了一声,道:“好,您不说也没关系,我自己会找出来的。这扬州城里还没有我郭子仪没去过的地儿。告辞!”

    说完,他愤然离去。走到门边,听到身后传来了一声断喝。

    “站住!”

    郭敬之站了起来,诘问道:“你先前一个招呼都不打就离家出走,现在回来了为了一个犯人二话不说又要走。你有没有想过你娘,她多久没见过你了,你回来了都不打算去拜见她。这是你这个做儿子的该干的吗?”

    子仪愣住了,须臾,他回身朝父亲跪下,深深地一拜。

    “孩儿不孝,特向您赔罪了。但是陈阳与我情义深重,不救出他发妻,子仪将无颜面再次见他。请代我向母亲问安,不找到灵雁,子仪绝不回家。”

    说完,他朝父亲恭敬地磕了三个头,起身准备离开。郭敬之见状,再次叫住了他。

    “你回来晚了,内卫已经把人带走了。”

    说完,他摇了摇头,重新回到案前坐下。郭子仪追到他身前,急切地追问:“此话当真?”

    父亲抬头望着他,坦然地说道:“内卫府的人昨天就到了,今天早上他们押着犯人已经返程了。”

    郭子仪紧紧地盯着父亲,忽然转身大步而去。敬之在后面大吼,但是他丝毫不理会,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刺史府。郭敬之骑着马儿沿着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径直来到了运河旁。临河小街的灯光大都已经熄灭,漆黑的河面上星火点点,那是停在河上夜渔的渔船。他停在了一堆废墟旁,默默地下了马。烧黑了的残垣断壁间满是残砖碎瓦,还有许多烧得焦黑的木头残骸。他无言地爬到废墟堆里,回忆攀上了心头,在上面写满了惆怅。

    黑暗之中两团黑影蠕动着,很快便来到了他的面前。

    “大哥,怎么样?”王思礼问。

    郭子仪没有先回答,反问道:“这里有什么情况?”

    “房子全被烧毁了。我们找到两具烧焦的尸体,是女尸。”

    “水香,小玉。”郭子仪痛苦地抱住了头。“他们竟然!”

    三人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王思礼才小心地开口询问。“有没有陈夫人的消息。”

    郭子仪叹了一口气,道:“我们还是晚了一步,内卫已经来过了?”

    两个同伴面面相觑。

    “已经来了,在哪儿?”

    子仪淡淡地说道:“家父说内卫今天已经带人返回了。”

    “不可能,”庞忠囔道,“我们也是沿着官道一路赶过来的,肯定会打照面的。可咱们连紫皮的影儿都没见着。”

    “是啊。”王思礼附和道。

    郭子仪站了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