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石岗 (第1/2页)
明净的月亮高悬夜空,成片的松柏在夜色中影影绰绰。时而风起,随着树枝的摆动,映在地上的长长的怪影就开始张牙舞爪起来。 玄礼紧紧地抓住手里的缰绳,双腿紧贴马身,在静谧的山野中策马前行。周围诡异的树影使他感到毛骨悚然。老人们常说光明磊落的人不怕走夜路。但玄礼觉得自己只是单纯地怕黑,怕哪些属于暗夜的种种,譬如逝者的鬼魂。尽管随着年龄的成长,那些用于吓唬小孩子们的鬼灵精怪早已成为笑谈。但是,那种对黑夜的恐惧却遗留下来,如影随形。 “能不能再快一点儿?”他焦急地对同伴催促道。 骑行在前面的大牛回道:“公子,不能再快了。夜路不好走,坑坑洼洼的,要是马儿被绊倒就坏了。” 大牛是太平公主府的马房总管,此时正举着一个火把在前面领路。他身体壮实,长着一面与他职业极般配的长长的马脸,留着短发的方额上裹着一条褐色头巾。他的坐骑是一匹矮矮的犁马。 “走夜路和山路,矮犁马可比那些高大的骏马稳当得多。”两人临出发时,大牛如是说。不过,玄礼还是选了一匹高大健硕的灰鬃骏马。 “好吧!”玄礼无奈地屈服了。他知道马房总管是对的。马的视力在动物中本身就不算好,到了夜晚下降得更加严重。因此,在光线昏暗、崎岖坎坷的山路上纵马驰骋简直就是作死。一旦马儿崴了一脚,摔断了腿,基本上就废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悄悄地踢了下马肚,稍稍加快了速度。 几个小时前,玄礼还在太平公主的玉榻上躺着。由于白天到鬼门关走了一遭,今晚他出奇的亢奋,直到最后公主都有些吃不消了,只得连声求饶。他站在窗前,望着皎洁的明月出神。半晌,回头看到银色的月光下,月儿美目紧闭,气息微喘,雪白丰腴的玉体横陈榻上,上面只覆着一张薄薄的锦衾。玄礼忽生一个念头,他拉开薄衾,不顾公主呢喃着反对,强行分开了她的双腿,来了次硬上弓。她长长的指甲紧抓着他的肩头和后背,在黑暗中小声地呜咽着,不知是不是在抽泣。 这时,一阵敲门声猛然传来。 “公主!公主!” 是千儿。玄礼在心里暗骂了一声,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打搅。他不得不停了下来。公主也感到非常不满,恼怒地喝道: “该死的东西,咋啦?” 千儿在门外回答:“不好了,公主,郭将军他们......他们......” 两人都愣了一下。“他们咋啦?” “他们......逃走了!”声音里充满焦急和犹豫。 玄礼大吃一惊。逃走了?什么意思?公主惊疑地望了他一眼,然后从榻上爬起来,抓起一块薄纱套在身上,快步走去门前。不顾玄礼仍在穿衣,径自打开了门。还好门外只有千儿一个人。 “到底咋回事,快说!”公主命令。 “诺!”千儿识趣地低下头,手里的灯笼也放得很低。“刚刚大牛向奴婢汇报,一个多时辰前郭将军和他两位手下去马厩中牵走了他们的马,说您派他们出去一趟,须臾便回。到了半夜,大牛发现他们还没有回来,觉得不对劲,于是来找奴婢。奴婢带人去他们住的房间,发现里面早已收拾干净,只有......” 她将一张纸举起,递给了太平公主。“只在桌子上留下了这封信。” 公主接过信,快速地把他展开。千儿把灯笼挑高,公主借着光亮快速默读了一遍。玄礼此时已经穿上了衣服,来到她们身边。在昏暗的灯光下,他看到公主的神情愈发凝重。 “混账东西!”她骂了一声,将纸张丢给玄礼,转身向屋内走去。“你自个看看吧。” 玄礼借着灯光,费力地看清了纸上的字迹。 “敬呈公主殿下:子仪与庞、王两位兄弟决计奔赴幽州,彻查此案,还大将军之清白。殿下对我等有再造之恩,但一想到大将军的冤情不得昭雪,子仪深感芒刺在背、无法安坐。吾兄弟三人多有承蒙殿下关照,此次不辞而别,实属不敬,遂留此书。书不尽意,若日后归来,定向殿下当面请罪。 罪臣子仪” 他们到底还是去了。玄礼对此并没有感到特别惊讶。郭子仪性如烈火,要他对这件事不管不顾、就整日窝在府里,简直不可能。看来公主否决了远赴幽州的提议时,子仪心里就已经下定决心了。想到这,玄礼心里竟有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