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月_第一百四十五章 皇侄之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皇侄之谋 (第2/2页)

地点头应允,然后又提出了建昌王武攸宁。武则天仍觉得不妥。武家子侄中不乏有大将军之名者,却鲜有大将军之实的。镇守灵州,统辖境内各部兵马、以及即将组建的沙坨军,需要一位真正的大将。武则天想,鹰扬将军曹仁师和左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或许可以,但武承嗣对他们绝口不提。也罢,大侄子有一句话引用得很精到,“兵者、国之重器”,必须要真正能信得过的人去统领军队。

    这时,武承嗣又说话了。“陛下,臣斗胆建议请国师薛怀义出山。他两度率军击退突厥,居功至伟。由他出任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再合适不过了。”

    薛怀义!武则天早就想到了这个名字。事实上,女皇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他。不过,她却有些不太情愿让薛怀义担任行军大总管。毕竟赴边境督战,这一去意味着至少要好几个月才能回来。

    “薛怀义早已遁入空门,正在潜心修行。上阵杀敌是将军们的事儿,不到万不得已,朕不想再劳烦国师上战场。”女皇早已视佛法如国教,时常召大国师进宫面授佛经,岂能忍受国师离去几个月之久?

    “那是,那是。”武承嗣忙低下头,连声应允。

    武则天又踱了一会儿,停下来,双手背在身后。“这样吧,这件事日后再议。”

    “诺!”武承嗣犹豫了一下,小心地说道:“陛下,有句话,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女皇有些不耐烦了。“快说,在朕跟前还卖什么关子。”

    魏王微微一笑,双颊上的肥rou露出了几个褶。“陛下,您有没有注意到,姚元之似乎对胡人十分热心。他早先千方百计地想武装沙陀人和吐谷浑人,现在又提出让沙陀军脱离卫府管辖、使其放纵不受节制。微臣实在不知这么做对朝廷有什么益处。是不是他有......”

    武则天举起一只手,以示制止。对方见状,当即识趣地闭上了嘴巴。

    她轻叹了一声,严肃地对大侄子说道:“承嗣啊,满朝之中朕最信任的莫过于你了,才常常对你推心置腹。元之素来谨慎勤勉,兢兢业业地替朕打理大小政务,有功劳也有苦劳。朕任命他为文昌左相后,就再没有往日那般辛劳了,才得以拱手而治天下。所以,你不要再说了。”

    武承嗣只好悻悻地低下头,再拜而出。

    待他走后,武则天才回到榻上躺下,心中还在思索着沙陀军的事情。上官婉儿跪在一旁,为她轻揉着酸麻的腰身。女皇长出了一口气,觉得浑身轻松了一些。她满意地点头赞许,开口说道:“丫头呀,朕真是一天都少不了你了呀!”

    婉儿笑道:“那奴婢就整天在您身边伺候着。”

    “诶,好啊。”武则天微微一笑,“丫头,你跟朕说老实话,想不想嫁人?”

    对方低下了头,“陛下,奴婢不想嫁人,想一辈子侍奉您。”

    “胡说,你就这么喜欢陪着朕这个老太婆?”武则天坐起身,看着上官婉儿说道,“这些年来你一直跟在朕身边,尽心尽力,朕都看在眼里。朕虽然实在舍不得放你,但只要你开口,朕答应你,会亲自给你指派一桩婚事。”

    婉儿默默地咬住了嘴唇,须臾,跪了下来。“陛下,奴婢的性命是您的,今生只愿陪在您身边尽心侍奉,绝无他念。”

    “好吧,起来吧。”武则天摆摆手,忽然想到了什么,道:“话说这月儿怎么好多天没来看朕了?”

    婉儿答:“听说公主前些日子出城去避暑了。”

    “喝,她倒是懂得享受。”武则天感叹,略显歆羡。她想起了那个陈阳,原本是控鹤监的青年学士,长得也算一表人才。据说女儿还给他起了个新名字。避暑,哼哼,只怕女儿躲到城外是为了更肆无忌惮地跟他鸳鸯戏水吧!“不管她了。扶我去瑶光殿转转。”

    她顿了一下,又吩咐道:“派过人去把国师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