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关西郭典 (第2/2页)
光武帝时洛阳令董宣等均是陈留人。 雍丘,皇甫嵩于不久前击溃黄巾大部击杀黄巾渠帅,同时还是大贤良师张角的徒弟郭太。随后,皇甫嵩率兵暂时驻扎在雍丘县休整几日。 这日,酉时,旭日西行,雍丘县外,尘土飞扬,形成一道赤黄色的土龙,这正是从钜平县一路风尘仆仆赶来的张飞麾下青龙、北斗二营。 雍丘城,自从前几日黄巾被平之后,雍丘县附近的里、亭、乡陆续有人进城前来寻找活计,以此来换取谋生的粮食等物。 城门门伯郭大汉,三旬多的年纪,虽然算不上膀大腰圆,但也算孔武有力。原本是黄巾中的一名什长,侥幸被皇甫嵩选中编入军伍之中,逃过一命。自此,郭大汉就知道黄巾属于秋后的蚂蚱,别看现在蹦的欢,但也蹦跶不了多久。 而后,郭大汉借着一股悍勇的劲,平雍丘的时候奋勇夺城,因此被勇武校尉郭典提拔,从一名小兵升到看守城门的门伯。 当视野之外烟尘弥漫,一股渐渐逼近的响动一下就惊醒了门伯郭大汉。警惕的他急忙让身旁的士卒跑向城内的指挥所,向暂时负责城门安危的校尉郭典禀报。 同一时刻,城门楼之上,汉军军侯连忙派人向郭典汇报,并派下属去通知城下的门伯关闭城门。 “关门,关门,快关门,”门伯郭大汉拉扯着嗓子。一脸的焦急之色,挥手指使着被他从黄巾降卒中选出来的难兄难弟们,同时身子也在向城门内奔去。
临到雍丘尚有半里路,于禁不慌不忙的令麾下吹号角的传令官吹动牛角。 当沉闷、撼人心槌的牛角号声传开时,尚在急行军的北斗、青龙二营放缓脚下的步伐,一股如山一般的沉闷气息从其中渐渐传开,这让身处北斗、青龙二营的张飞一阵啧啧出奇,感叹不已。短短数日,于禁已然融入北斗营之中。纵使青龙营没有听命于禁,但于禁寻常的命令只要关羽没有制止,青龙营一般都会听从于禁的命令。 当临近雍丘只有五丈远之时,北斗二营已然呈两个犄角方阵而列。 随后,城头之上的军侯、别部司马、屯长这时已然看到,中间竖着一杆汉字大旗,左右两边分别竖着关张二字的旗帜。 随后,身穿汉军发的黑色两铛铠甲,内里穿着红色的沙毂蝉衣的张飞,与披着鹦哥绿的沙毂蝉衣的关羽及身穿两铛铠的假军侯于禁三人策马而出越过前部,来到城门下,张飞于马上一手持马鞭,一手抓住缰绳,仰首道,“我乃是幽州新任刺史、皇室宗亲刘焉刘大人麾下左军侯张飞,某身旁的乃是某得大哥,右军侯关羽,我二人共同受刺史大人指派,协助朝廷大军平定四野,敢问城头上主事人可是持节左中郎将皇甫大人麾下?” 听到宗亲刘焉、又是幽州刺史的名头。城头之上,身穿皮甲头戴兜鍪的军侯心中大为吃惊,以刘焉皇室宗亲的身份,也不能怠慢城门楼下同袍,当下连忙回道,“大人,可有携刘使君的凭证?” “凭证?”张飞愣了愣,当初从幽州南下青州,应青州刺史相邀,前来救援临行时,幽州刺史刘焉倒是给了文书凭证,只是这文书凭证张飞也不知道进雍丘县有没有用。 张飞从怀中掏出随身携带的赤色丝帛,扬手道,“凭证,某没有。不过,加盖刘使君刺史大印通青州文书不知行不行?” “且送上来一观。”城头之上,头戴兜鍪的军侯喊道。 当下,张飞疾驰黑龙至城墙底下。这时,从张飞头上出现一个吊篮准确的悬在张飞腰肢前,张飞也不含糊,将赤色的丝帛放在吊篮之上,而后翻身上了黑龙的背上返回关羽身旁。 尔后,城门楼之上,军侯展开赤色丝帛,仔细察看丝帛上幽州刺史刘焉所书的派兵救援信。随后,军侯又着重对比了下丝帛右下角的幽州刺史印鉴。 这时,闻讯赶来的校尉郭典,带着十余名亲卫登上城门楼之上,直奔军侯所在之处。 “大人,”沿路所过,汉军士卒纷纷躬腰行李。 “城下来的可是朝廷派来的?”郭典是一名典型的关西大汉,身高八尺,面目黝黑,长着一双铜铃大眼,身姿挺拔。 “大人,这是他们的文书。”军侯递过手中的丝帛。 “哦,”郭典看了一遍,五个弹指的功夫,郭典合上丝帛道“让他们主将进来,麾下士卒在城外先行扎营,再听候命令。” “喏”,军侯领命,随后让人通知门伯而他则是在墙跺中冒出半个身子将郭典的命令说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