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盟军总指挥 (第2/2页)
所指,必为兵锋所向”。 联合军总司令?这个盟军总统领可不容易当呀,李贤深吸了口气,道:“我李贤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北海长史罢了,哪里能够统领这么一支军马?依我之见,还是由玄德公总揽大权吧”。 开什么玩笑,李贤跟徐和的兵马加起来就超过了一万之数,如果得不到他们的支持,那所谓总统领不过是傀儡罢了,没有丝毫意义。 眼下,刘备不求虚名,他只想带着麾下的军卒好好的活下去,以图东山再起。 “不可,万万不可,维中呀,你就莫要推辞了,我们都愿意接受你的指挥,若违军令,军法处置” 徐和扫了刘备一眼,嘴里道:“我徐和也愿意立下军令状,若违军令,军法处置”。 “临济郡兵也是如此,谁敢‘阴’奉阳违,定斩不饶” 李贤拍案而起,道:“好,既然诸位厚爱,今日我李贤就厚颜一次,做一次主”。 “快快说来” “南‘门’应该是曹军的主攻方向,由我麾下的东莱军驻守,北‘门’有河流之险,‘交’给临济郡兵来驻守,可否?” 临济县令松了口气,北‘门’是最容易看守的地方,只要小心不让曹军泅渡过河,城‘门’万无一失。 “都依长史所言,下官并无异议” 李贤微微颌首,又道:“西‘门’由玄德公麾下的平原军来驻守,如何?” 分兵驻守这是题中之意,没有拆散各部人马的从属权,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军卒的战斗力。 李贤这么安排并不出格,刘备很是满意,“就这么定了,只要平原军有一人尚存,西‘门’绝不会有闪失”。 刘备这就是在承诺了,毕竟,从某些方面来说,夏侯渊的两万大军是被他引来的,如果这时候再不卖力厮杀,难免会被人看低。
刘备跟临济郡兵都有了差事,唯有徐和没有着落,他不禁有些急躁起来:“我呢?” 李贤笑答:“徐和,你部人马充当后军,哪里危急你便去哪里”。 徐和无奈,只得应诺。 单从纸面上看,分兵驻守的三个城‘门’当中,李贤麾下的东莱军实力最强,而刘备与临济郡兵的实力相对薄弱些,真要是独面曹军主力,难免会力有不怠。 好在临济城的地势特殊,只有李贤驻守的南‘门’地势开阔,可以容纳大军排兵布阵,其他的几座城‘门’连两千人马都挤不下。 刘备入城之后,早已经有人将城内的情况打探了清楚。 李贤这番安排摆明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不能说面面俱到,却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各部人马的实力。 留下人数最多的徐和充当后备队,既可以保存实力,又能够威慑曹军。 毕竟,只要徐和的兵马不出现,城外的曹军就得小心防范。 攻城的兵马反被突袭的战例,过往的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过reads;。 无论是谁,都不想成为反面典故中的主人公。 定下计策之后,四人又寒暄了一番,从临济县令口中,刘备得知城内粮秣充足,足够大军食用几个月的了。 既然饿不到肚子,那就要用心守城就可以了。 至此,刘备才算彻底稳住心神。 此时,天‘色’渐晚,几人用过晚膳之后便散去了。 刘备离开之后,徐和特意留下与李贤并行。 临济县令知道他们二人有话要讲,早就识趣地离开了。 沿途间,李贤并没有开口,他不知道该怎么讲。 徐和到底是怎么想的,李贤也琢磨不透,万一说错了话,引起对方的误解,那还不如闭口不言。 徐和想通了,被夏侯渊狠狠收拾了一顿之后他就明白了,这世道,黄巾军的处世准则早已经行不通了。 即便是天公将军在世的时候,百万部众也没能闯出个朗朗乾坤,现在,徐和又能怎样? 斩杀兖州刺史刘岱的卞喜兄弟双双死在李贤手中,而徐和的至‘交’好友周仓又在李贤麾下。 于公于‘私’,李贤都是最佳的投靠者。 现在,即便李贤并不是最强者,可短短几天时间的接触,徐和便意识到,李贤绝非池中之物。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曹‘cao’麾下人才济济,投奔他,肯定不会受到重用,说不定哪天剥夺了兵权,就被冷落了,河北的袁绍最重出身,到了他那里,说不定连大‘门’都不让进,徐州的陶谦更不用提了,老迈不堪,毫无进取之心。 思来想去,只有李贤,只有在李贤的麾下,徐和才有可能得到重用!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