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临济城的破绽 (第2/2页)
皮一跳,卞喜如此惨无人道的做法摆明了是在饮鸩止渴,看模样,之前李贤确实把他‘逼’急了。 不然的话,卞喜又怎么会狗急跳墙,冒着天下之大不韪驱赶无辜百姓做炮灰呢? 还好,还好本地的乡民们不知道卞喜已经投降了曹‘cao’,与夏侯渊是根除同源。 如若不然,指不定乡民们把仇恨转嫁到夏侯渊身上。 那样的话,妄图借助本地乡民的能力潜入城中的计划还未出炉就要胎死腹中了。 夏侯渊故作恼怒,道:“卞喜可恨,李贤也太过残忍,嗯,只要我破了临济城,必定把李贤生擒活捉,让你一出心头之气!” 乡民大喜,道:“妙极,妙极!不瞒将军,我们三人还知道一条水道,可以由水‘门’潜入城中”。 “什么?有水‘门’?”夏侯渊一惊而起。 “不错!” “在哪里?” “就在临济县令驻守的北‘门’处” 夏侯渊“哈哈”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李贤呀李贤,这可是天要亡你呀,来人呐,重赏!” “喏!” 得了乡民提供的线索,夏侯渊并没有着急潜入城中,白日间,他依旧使人按部就班地打磨器具,只是在夜晚,夏侯渊偷偷让人潜入北‘门’,找寻水‘门’的所在。 与乡民们提供的情报一样,在临济城北,有一处水‘门’,那里原本竖有铁栅栏,只是年久失修,铁柱锈迹斑斑,轻轻一碰就断裂了。 水‘门’虽小,每次仅容一人通过,不过,相对于强行攻打南‘门’,这样的暗道已经算是难得的“终南山捷径了”。 战机稍纵即逝,确认了情报的准确‘性’之后夏侯渊急忙从军中挑选善于水‘性’的军卒。
时间紧迫,谁也不知道李贤会不会突然想到水‘门’的纰漏,万一他做了补救,那时候,曹军再想偷偷潜入城中的话,那可就难上加难了。 最终,夏侯渊从一万八千名军中挑出了一千人,他们都是水‘性’颇佳的军汉,一个呼吸可以蹿出几丈远的‘浪’里白条。 又过了一个白天,这天晚上,漫天的星辰遮住了月亮的光芒。 城上,临济本地的郡兵无聊地打着哈欠。 两天的时间过去了,城外的曹军依旧毫无动静,郡兵们有些麻木了。 即便临济县令再三叮嘱,提醒郡兵们不可放松警惕。 可面对空无一人的夜景,轮值的兵卒们却怎么也提不起劲来。 曹军一定是被东莱军打怕了,没有准备充分之前,他们定然是不敢攻城的! 对的,一定是这样! 李贤大胜卞喜,又给了夏侯渊迎头痛击,在等闲乡民眼中,东莱军已经成了战无不胜的强军。 受这种思维影响,夏侯渊谨慎的行为,在临济乡民看来,却成了胆怯畏惧的表现。 临济城外的护城河水引自济水,常年不断的济水为护城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此番,为了遮掩行踪,夏侯渊足足把士卒们入水的地点设置在了两里之外的地方。 一千名军卒入水,即便再三遮掩,也肯定会有不少的动静。 万一引起守军的注意力,那可就打草惊蛇了。 将下水地点远离城池,这就可以避免上述的情形出现了。 一碗辛辣的酒水下腹,曹军士卒缓缓地踱入河中,他们在军将的统领下,宛若游鱼一般,径自往下游而来。 没有月亮,天上偶尔会漂来一朵乌云,乌云遮住了星光,四下里黑压压的,静寂一片。 这时候可没有探照灯,也没有夜视镜,守军夜里值守只能用‘rou’眼。 没有亮光,没有可疑的声响,昏昏‘欲’睡的卫卒们也不会多事。 有个风吹草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要是事事大动干戈,那守军岂不是要累死? 在夜‘色’的掩护下,黑黝黝的曹军士卒游了半晌,终于抵达北‘门’。 循着水‘门’的位置,曹军鱼贯而入。 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乃至第一百个。 前头的军卒没有异常,这说明守军依旧没有发现此处的变故。 后头压阵的曹军军将顿时放宽了心,只要守军毫无防备,凭借他手中的这一千人马,成功夺城的可能‘性’极大。 有心算无心,临济县令的郡兵比起东莱军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只要大家伙一拥而上,抢在守军反应过来之前占据城‘门’,区区郡兵又能怎样? 这样的话要是还失败了,那真的只能说是己方技不如人了! 不过,曹军军将可不认为他们比守军差。 东莱军之所以小胜一场,不过是仰仗城池之便罢了,真要是两军对阵,真刀真枪地对拼起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两百人,三百人,四百人,六百人,一千名入水的军卒已经有大半渡过了水‘门’。 只要再有一炷香的功夫,这一千人便可以尽数上岸。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