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入瓮 (第3/3页)
寨,又将紧追不舍的四百骑军一网打尽,赵云的骑兵终于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计。
驻守在军寨中,可攻可守,即便消息走漏,青州骑军也有充足的时间来考虑是否迎战。 机会难得,赵云决定在此休整一夜,第二天再赶路。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讯问的军卒带来了详细的军情。 “赵将军,前方二十里有座莱阳城,内有守军八百人,除此之外,再无郡兵” “喔,此处距离张扬的地盘还有多久?” “三十里” “嗯,增派哨探,严加防范” “得令” 夜‘色’降临,白日间的厮杀并没有影响到夜晚的宁静。 山林间,此起彼伏的虫鸣声分外悦耳。 赵云在寨中转了一圈,确定轮哨的军卒全员在位,并未脱岗漏岗之人,他便重新入屋,打算休息一番。 离开青州以来,赵云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为了遮掩信息,青州骑卒不敢大张旗鼓地攻城夺寨,因而,多数时候,千余军卒都是风餐‘露’宿,眼下好不容易得了机会,谁都想好好休息一番。 一夜无事,翌日一早,大军埋锅造饭,这时,几名军将寻到赵云,嘴里道:“将军,这些俘虏留着没用,不如杀了以绝后患”。 “不可,将军,杀俘不祥,袁军并不知道我们的来历,即便放过他们,他们也不会知道我们想干什么” “打蛇不死反被其害,马余,你想放虎归山吗?” 马余笑道:“韩山,你且听我说完,我们夺了战马,速度比前番更是可以快上一筹,反管袁军,没了坐骑,他们拿什么来追我们?” “那也不行,袁绍此贼不知好歹,多次出兵青州,不把他打疼了,他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袁绍麾下兵马极多,如果杀死俘虏,极有可能触怒于他,万一河北重兵围追堵截,岂不是会误了大事?” 自始至终,赵云都没有将救援天子的事情宣扬出去,他只是告诉麾下‘精’骑,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必须赶到长安,青州骑军虽然好奇,却也不敢多问。 此番,麾下军将因为俘虏的事情争吵起来,赵云知道自己必须有所决断,否则,只会让麾下兵马无所适从。 “好了,将所有的俘虏集中到一处,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一次便放过他们” “喏!” 赵云有了选择,麾下军将只得领命行事。 行了近千里,青州‘精’骑还算顺利,远在徐州的李贤虽然很是牵挂,却又不敢宣诸于口。 赵云骑军的目的地,到现在都无人知晓。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李贤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沉住气,赵云可以做到的。 放眼天下,如果连赵云赵子龙都不能将天子救出“火坑”,那么,李贤真的找不出第二个合适的人选。 盘坐在木案前,李贤看着舆图,怔怔发呆,六年的时间,他有无到有,成为占据青、徐两州之地的实力刺史,可是,与广袤的疆域比起来,眼下这两个州郡实在是太小了。 袁绍在北方虎视眈眈,曹‘cao’在西侧不怀好意,往东是大海,往南又是孙策的地盘,李贤要想进一步发展,除非选择与孙策闹翻,否则的话,他必须冲破袁绍、曹‘cao’的阻挠,只有这样,李贤才有机会进一步发展! 战争,比拼的是综合实力。 后世里蜀汉、孙吴为什么败给曹魏?还不是因为蜀汉、孙吴的人口、资源比不上曹魏政权? ‘混’‘乱’年代,中原地区人口锐减,耕地荒芜,饿殍满地,可是,一旦政权稳定起来,中原地区便会获得极快的发展。 适宜的环境,得天独厚的资源都决定了曹魏的强大绝非偶然。 徐州、青州人口众多,却也比不上河北。 固步自封是自取灭亡之道,李贤穿越而来,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劝农事,兴水利,轻徭薄赋,重商业,这都是李贤挖掘己身潜力的方式。 短期来看,李贤已经先人一步,可如果从长远来看,李贤的六七万兵马并不算多。 要知道,曹‘cao’、袁绍的官渡之战,双方兵马都在十万开外,李贤要想更进一步,还得增强实力。 正在思虑间,忽而,李贤闻得外头来报,说是下邳城外的乌桓人形迹可疑。 赵云临行之前曾经告诉过李贤,说那乌桓人蛮‘性’未脱,须得严加防范,闻听之后,李贤深以为然。 乌桓人在苦寒之地受够了苦难,如今,好不容易到了一处吃穿不愁的福地,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头脑发热,暴起发难。 幸好,李贤已经将乌桓人的坐骑与人隔离开来,没有坐骑,乌桓人的战斗力必将锐减大半。 步战对敌,就算两千名乌桓人尽数作‘乱’,李贤也有把握将其一举剿杀。 不过,乌桓人到底意‘欲’何为? 好不容易从幽州雇来了这帮人马,李贤还想进一步压榨他们的潜力,哪会让他们轻易死去? 只要乌桓人不去滋事生非,李贤会竭力保障他们的日常供用,只是,乌桓人有这么听话吗?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