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_第464章 刘协入平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4章 刘协入平原 (第2/3页)

兵稳住后军,务必挡住青州骑军,遇到赵云,切记不可力敌,保命为先”

    “喏!”

    “其余诸人谨守中军,有‘乱’军心者,杀无赦”

    “得令!”

    文丑甫一出现,便让河北军将俯首听命。

    如此越俎代庖之举,田丰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松了口气。

    “文兄,多谢了”

    文丑“哼”了一声,道:“我右臂尚能提枪,若是青州贼杀来,我还能一战!”

    “文兄莫要意气用事,早日养伤,莫要留下后患才是”

    文丑瞥了田丰一眼,道:“你可知道,若是刚才你流‘露’出一丝避逃之意,我会当场杀了你,所以,你不必谢我”。

    田丰打了个寒碜,他知道文丑此人言出必践。

    既然文丑说他刚才动了杀机,那便确有此事。

    幸好,田丰没有‘露’怯,否则的话,他已经横尸当场了。

    “文兄好大的杀‘性’,我说过,此役过后我会亲自向袁使君言明真相,如果你杀了我,岂不是‘弄’巧成拙?”

    “哼,主公那里我自会辩解”

    田丰摇了摇头,不再多言。

    东方的天际‘露’出一抹光亮,黑暗即将退却,天要亮了。

    平原城下,青州军越战越勇。

    将为军之胆,太史慈、赵云的存在宛若定海神针,有他们在,便胜过千军万马。

    周仓的背嵬军、胡庸的背矛营已经加入了战场,生力军的加入让战局呈现出一边倒的倾向。

    天子刘协在数百名‘精’锐的护送下立在战场之外,他没有贸然入城。

    平原城局势‘混’‘乱’,没有大军的护送,万一刘协半途间为‘乱’军裹挟,那赵云岂不是前功尽弃?

    因而,赵云出击之前,将刘协完全‘交’给了周仓、胡庸。

    周、胡二人自然分得清轻重缓急,原本他们打算先将刘协送入城中,然后再加入战场。

    谁曾向,河北军中军‘抽’调兵马之后,原本慌‘乱’不已的后军竟然渐渐稳定下来。

    骑军冲杀了个把时辰,早已经又累又疲,倘若没有援军相助,眼瞅着就要前功尽弃。

    关键时刻,天子刘协自请留守,让周、胡先行救援reads;。

    周仓、胡庸本不答应,却耐不住刘协摆出天子的架子。

    毕竟是大汉天子,虽说皇权旁落,但是,真正面对面见着了,该给的礼数是一定要给的。

    于是,这才有了背嵬军、背矛营加入战团的行径。

    这一番厮杀昏天暗地,到最后,连城中的徐干都派出了后续人马增援。

    青州军以两万五千兵马大破四万河北军,斩首六千,俘虏一万,余者尽数逃窜。

    为此,青州军只付出了不过三千人的伤亡,可以说是一场酣快淋漓的大胜。

    唯一遗憾的是,未能斩获敌将文丑、田丰。

    不过,饶是如此,太史慈还是乐开了怀。

    经此一役,半年之内,青州无战事!

    先锋军沉寂许久,如今终立战功,阖军上下都觉得欢欣鼓舞。

    击破河北军阵之后,太史慈见到了赵云。

    赵云翻身下马:“末将拜见都尉”。

    太史慈下马搀扶:“子龙何必如此多礼,今日若不是你,我青州何来如此大胜?”

    “都尉说笑了,此战得胜,却是各部军马奋力杀敌的结果,与我干系不大”

    “好了,你我兄弟,何必说这些外话,我可是听说了,你数月不知所踪,怎么,今日却到了平原?难道有所斩获不成?”

    赵云低声说道:“奉使君之命,我将天子接到了这里”。

    “什么?”太史慈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在地,他怎么也没想到,赵云竟然给他这么大个“惊喜”。

    年幼时,太史慈的母亲便教导他要忠君报国,仁义守孝,等到年长后,天下‘乱’象纷显,太史慈勉力拼搏,却不能改变一郡一县之地reads;。

    别说面见天子了,太史慈连关中都没去过。

    现在,赵云告诉太史慈,说他已经接到了天子,这让太史慈如何不惊?

    众所周知,董卓‘乱’长安之后,天子一直为凉州军阀控制,即便董卓为吕布所杀,可郭汜、李傕还是继续把持朝政。

    控制天子,就等于把握了话语权,这道理谁不明白?

    郭汜、李傕怎么会放过天子刘协?

    不过,太史慈明白,赵云从不妄言,他说接到了天子,那便一定是真的。

    “天子现在何处?”太史慈毕竟是太史慈,只是片刻他便缓过神来。

    “胡庸、周仓已经派人去接了”

    “我得让城中文武出来接驾”

    赵云没有劝阻,这毕竟是天子抵达的第一座城池。

    如果表现的太过冷落,反而会让刘协不妥。

    没多久,整个平原城再度沸腾起来。

    天子御驾平原!

    大汉立国数百年来,从未有天子在平原城驻留过片刻。

    如今,天子竟然来了,这让权贵、百姓兴奋不已。

    无需刻意组织,士绅、民众便自发聚集到城外,等候刘协。

    九十九名身材高大的骑卒在头前开路,他们身上的甲胄血迹未干,宝剑刚刚归鞘。

    在骑卒之后,九名身高体壮的军汉擎着大旗,缓步而来。

    最高的那面旗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