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蔡邕 (第3/3页)
蔡琰面带羞赧,自谦道:“区区小道,不足挂齿。想那洛阳避风塘乃天下饮茶圣地,小女的茶艺岂敢与之相比。”
曹cao摇头道:“确胜过许多。” 随即话锋一转,曹cao又说道:“但比‘鸿都门主’还稍逊一筹。” 饮茶的习惯在大汉帝国刚刚流行,虽然茶叶的如何采摘和加工仍属于皇宫和避风塘的商业机密,可加工好的茶叶却可以成包的售卖到帝国的各个地方。 蔡琰虽然口中谦让,可自从茶道传入陈留后,她精心研究茶艺,自信也算略有所成。如今听到曹cao如此说倒引起了自己的好胜心理,好奇的问道:“孟德兄所说‘鸿都门主是何人?其茶艺又比小女胜在何处?” 曹cao道:“鸿都门主乃是鸿都门学的博士任红昌,其美貌倾国倾城,其歌舞曼妙世间少有,其茶道更为精湛,所烹之茶清香入肺,淡雅如桂,由此号曰‘三绝’。洛阳多少王公贵族为求任博士一歌舞,或一品茗香,甚至是相见一面,都相见办法,挖空心思。奈何任博士为人清高,凡夫俗子皆无法入其眼。在下也是借陛下的光,有幸在濯龙园饮一杯任博士所烹之茶,品其茶味……”曹cao口中“啧”了一下,接着又道:“世间极品,难以名状啊。” “难道那任博士所烹之茶竟如此好喝?”蔡琰不信的问道。 这时,蔡邕在一旁笑着说道:“如这个‘鸿都门主’的茶道真如孟德所说,老夫入京后倒想拜会一下。” 曹cao开玩笑的附和说:“蔡大家乃天下名士,万人敬仰。若是前去拜访,必会受其相迎。到时还望蔡大家叫上cao一起前去,届时cao也可以沾沾蔡大家的光再品香茗,再观歌舞。” “好说,好说!”蔡邕开心的应承着。两个人相视大笑。 在一旁的蔡琰则不满的看了蔡邕一眼,口气看似平淡,实则不满的说道:“那‘鸿都门主’的茶道既胜过昭姬,父亲大可常去。也省的昭姬每日辛苦,劳心费力的烹茶倒水。” 说完便不理曹cao蔡邕二人翩然而去,返回了马车上。 留下来的蔡邕尴尬的呆在原地,这才想起女儿那心思敏感,不肯服人的性格。对曹cao抱歉的笑了笑,赔礼道:“小女娇宠过了,孟德不要介怀。” “呵呵,岂敢、岂敢。昭姬小姐性情真挚,cao甚为欣赏。” 蔡邕又道:“天色不早,我等入京还有诸等杂事,不便在此久呆。就此便与孟德别过,等老夫在京城安顿下来后,再请孟德过府相叙。” 曹cao紧忙躬身一礼,道:“蔡大家自便。” 蔡邕转身也返回了马车。两辆马车再次开动,直奔京城而去。 蔡邕走后,曹cao也准备再回到田地里,却发现在道边一名骑着毛驴的白衣文士正在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 曹cao好奇,便走上前拱手施礼,好奇的问道:“贤士何来?” 白衣文士笑眯着眼睛说道:“在下途经此地,本欲讨口水喝,但见曹中郎正与蔡大家相谈,不敢烦扰,故而在一旁等候。” 曹cao手指不远处树下的两口水缸,说:“前方树下缸中便有凉水,贤士若是着急喝水,缸中之水可饮否?” “无妨!” 曹cao将白衣文士引到水缸旁,取出水瓢舀了一瓢水,递给了白衣文士。自己又取另一只水瓢,给自己舀了一瓢,然后仰脖一饮而尽。 “哈——”曹cao长出了一口气,赞道:“清茶虽然好喝,可以也不比这缸水来得清新透凉!” 白衣文士饮了一口水,微笑着看着曹cao的样子。 曹cao感慨的望着田垄间的一派绿色,挥汗如雨般辛勤劳作的农人。天空中烈日炎炎,万里无云。 “今年的收成,应该会不错。”。曹cao喃喃自语。 “是啊。”身旁的白衣文士也由衷的感叹道。 “如今天下纷乱,百姓流离失所。放眼望去,何处不饿殍满地;侧耳听闻,哪里不哀鸿遍野。然而在这乱世之中,天子能施仁政,居民屯田,使万民能安居乐业,不受倒悬之苦,实乃天下之大幸也。” 曹cao见白衣文士出口不凡,越加的不敢小觑,对着白衣文士躬身一礼,求教道:“贤士所言甚是。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贤士有何良策能够平定乱世?” “有何良策?”白衣文士哈哈大笑起来。伸手一指田间耕作的农民,说道:“平定天下的良策,天子不已经让曹中郎在做了么?” 曹cao望着田间微微一怔,白衣文士随即解释道:“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夫人和者,万民之所向也。民之所聚,则贤士近,猛将亲。天子以屯田集万民,取人和之道,昌盛国力,所向披靡,天下宵小之辈皆不敢动。到时朝廷中央强大,地方诸侯恐惧,一纸诏书便可平定天下。” 白衣文士的话让曹cao频频点头,再次一躬到底,谢道:“贤士高见,如醍醐灌顶,令cao如梦初醒。陛下常说天下之大以人为本,故而屯田聚民,招贤纳士,以强大自身。今日听闻贤士之言,才明白陛下如此睿智,高瞻远瞩。由此而想,朝廷天下平定也就在这十年之间!天下百姓终于有望了!” 白衣文士微笑着看着因为天下百姓有了安居乐业的希望而表情激动的曹cao,眼神中露出一丝赞赏的目光。 遍观天下豪杰,竟还有如此关心百姓,以百姓之福而高兴之人。 曹cao哈哈大笑道:“今日与贤士一谈,甚觉畅快。贤士若无事,可否在树下稍息片刻,待cao忙完地中农活,再与贤士把酒言欢?” 白衣文士微笑不语,摇了摇头。曹cao一怔,失望的表情溢于脸上。 白衣文士再次笑眯着眼睛说道:“曹中郎身居高位尚可亲耕于田,在下虽柔弱,可也并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田中之事,在下也略通一二。” 说着白衣文士卷起裤腿长袖便向田中走去。 曹cao愣愣看着白衣文士,不由得躬身问道:“贤士高姓?” 白衣文士头也不回的答道:“颍川戏志才。”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