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44 (第1/2页)
“3D和2D,你知道吧?”沈先生问道。 “呃……这个我知道——”周大军道:“三弟是张飞,二弟是关云长……” “笨蛋!我说的是三维和二维!” “噢,这个啊……”周大军难得羞惭:“这个我也知道……” “现在的交通工具都是三维的,长、宽、高是不?” “是啊——”周大军道:“难道还能拍扁了不成?” “能啊!将来利用空间折叠或者说空间延展技术——”沈先生道:“可以把快车和乘客,由三维变成二维!” “二维?”周大军道:“怎么个‘二’法?” “就是只有一个平面。” “这怎么可能?”这回周大军真不信了:“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沈先生说的也不知真假:“现在已经有科学家在从事这些方面的研究了。空间折叠与分子序列重置——人就变成个平面了……” “变成平面?”周大军喃喃道:“那还不窝死?” “只是物体形态上的变化——”沈先生道:“比如说你坐着乘车,出门的时候站起,难道会感觉不舒服?” “啊……那不会啊。” “那不就得了?”沈先生道:“这个技术就相当于你坐姿的改变。” “这个……”周大军还是不能理解。 “你想啊——”沈先生兴致不减,道:“如果车和乘客都变成二维的,当然,现实生活中没有纯粹二维的东西,一张纸也是有厚度的。但就算这么说,如果整个车都变成一张纸的形态,那运行起来,不是飞速吗?” “唰唰唰——”周大军比划着刀削面的动作:“秒到!” “秒到!”沈先生点头道:“而且——这还不算什么!” “还能咋地?要上天啊?” “上天算啥?只要有管道——”沈先生道:“既然能变成二维,也就能压缩成一维。” “一维?” “就是一根线——”沈先生道:“当然现实生活中的一维也不存在,线也有粗细——但是你想想啊,快车和乘客都变成一根线,在只有电线粗细的管道中传输,那是什么样的速度?” “再以后……”周大军索性胡说八道了:“人就变成电了,能光速传输了。” “那是以后的事。”沈先生道:“能量与物质转换,人变成能量并且包含这个人所有独有的信息编码,瞬息万里。” “呃……”周大军想起燕赤霞说的DNA了,什么“宇宙全息统一论”、什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都不用那个‘能量-物质转换’。”沈先生道:“就说二维传输,基本上就可以说瞬移了,或者传送门什么的,对不?京城到成都,一秒!哈哈!” “每个人都是纸片人,从地上站起来,抖落抖落——”周大军唱起成龙的歌来了:“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惫的精神,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 “早就习惯一个人,少人关心少人问——”沈先生对唱:“就算无人为我付青春,至上我还保留一份真……” “……”周大军彻底无语。 “怎么样,听明白了不?”沈先生道:“我讲的这些。” “恩,信息量太大——”周大军道:“我有点儿要听吐了。” “你缓会儿——”沈先生放下手中的纸张道:“我这也是照着投资规划的稿子念的——” “您……是说……贵集团要投资管道交通项目?” “是啊,要不咱这半天聊什么呢?”沈先生道:“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没问题,您就可劲儿干吧!”反正也不用自己家钱,周大军乐得痛快。 “要cao作这个项目,需要海量投资——”沈先生正色道:“我们集团已经与政府开始商量一些关于投资与实验的细节。” “还真干啊?”周大军张大嘴道:“能赚钱吗?” “一旦变成将来的主流交通方式——”沈先生道:“想不赚钱都难。我已经这个岁数了,要为沈家后代考虑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