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铁胆雄心画方圆3 (第2/2页)
方案可行,一应变故也有对策,所需物资器具皆以备好。” “都和他们说了?会不会走漏风声……” “他们都指望两位牵头,保他们一世荣华。” …… “还有什么疑问?” “我有。”林开河等了很久,道:“你是怎么上来的?” 苏含诧然,片刻后哈哈大笑,道:“我自然是走上来的!” “你怎么走得上来?” “不是还有我么?有我在,自然一切好说。苏先生的一番奇思妙想,天纵奇才,天下少有,我也是暗中求证可行才敢来请二位。” 狄远说完端立一旁,笑容真诚热烈看着朱元二人发话。朱元、林开河怎么看他都觉得他像是刚偷吃完鸡的狐狸。 “财帛动人心,富贵更醉人。”朱元附耳轻语,拍拍林开河的肩膀,说完昂然迈步下塔。 苏狄紧随其后。 哎呀一声,林开河大步踏前,赶了上去,终究还是明白过来了。 是月,不周国改国体,废十二议席长老,解散众议院,议长马昊称帝,国号自新,年号启,组建军武,其余一应体制只改名不动根本,民众虽多有议论但很快就接受了。 是为赤火历元年。 又一年,马昊病逝,谥号新高祖,年仅六岁的幼子马克修继位,改年号陈。遗诏有云,国主年幼,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朱元、太保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苏含、大都督府左都督同知军国事林开河、议军国事左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狄远共领国事。
及七月,暴雨绵连十又七天,遂成泽国,淹没者众,多发疫情,帝下罪己诏,施药赈灾。 民间多传言,帝年幼而好色,不修德政,不理国事,多倚重宫中之人,又偏爱后宫外戚,苦寒之士不得重用,迫于朝廷重臣压力不得已下罪己诏,因此暗怀不满借故对几位顾命大臣多有责罚。由此,朝党争权,无心事务,遂国事荒弥,人心惶惶,民多有怨言。 此后又有流言传散,文帝勤勉公义,而今陛下如此荒唐,皆因此子非其亲生乃有jianian人**后宫所致,是故多有yin秽之行,应当清君侧、立新君以正国体。 继而童谣四起,说是帝不修德政,故天降大灾,帝应当让贤,否则更有大祸连绵。 十月末,幼帝禅位,诏云: “惟德动天,玉衡所以载序;穷神知化,亿兆所以归心。用能经纬乾坤,弥纶宇宙,阐扬鸿烈,大庇生民。 朕年幼继位,有心勤勉,苦于天资,多有庸蔽,暗于大道。 今有朱公宏谋霜照,秘算云回,英风所拂,无思不偃,表里清夷,遐迩宁谧。 明明上天,光华日月,革故著于玄象,代德彰于图谶,狱讼有归,讴歌爰适,天之历数,实有攸在。 夫五德更始,三正迭兴,驭物资贤,登庸启圣。朕永鉴崇替,为日已久,今便逊位别宫,敬禅于炎,即安姑孰,依上古先贤故事。” 安帝马克修退位,加封东安王。 赤火历三年,武帝朱元继位,国号炎,年号武,点燃了争霸天下的战火。 肇始,圣域最近的秀州原南北分治之不周国、流泽国加上自由之城名将城纷纷变更国体,反对者、趁机窃取者层出不穷,兵戈四起,争战不止,路有饿殍,野有残尸,未多年,局势渐稳,实力最强的五股势力西梁、岚、周城、炎、青幽,各自据险割据,相互抗衡,秀州暂时迎来太平,也给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了一口喘息的机会。史称“秀州裂变”。 秀州五雄分别为: 西梁王刘子诚占据秀州西部、靠近连绵雪山的区域,定都西京城,国号西梁。 岚国主张静秋占据秀州东南部区域,朝廷设在江都城。 青幽国主孙伯安占据秀州东北部区域,政令出于青都城。 原名将城城主李隐占据名将城及往东往南附近地域,对外称周城,仍以名将城为核心。但其他四国都将之称之为周国,将李隐视为国主对待。 占据周城、青幽中间的原不周国大部分区域是武帝朱元,国号为炎,未改国都,仍为宛都城。 注:所有郡名(含以后章节)只是借用历史上好听的名字,与历史上的位置无关,参照云岚地理概述大致感觉方位即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