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地稻草人_第五章 世纪未了的情缘(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世纪未了的情缘(19) (第1/2页)

    “说的是,哪一代人也都有哪一代人的苦难。我听你妈他们说,那帮知青更加苦——连吃的都没有。”

    “对,我妈说过,以前来的那帮知青,男的初期个个生龙活虎,女的聪明伶俐,可是下地之后都干不了活,而城里好好的工作没法做,学也没得上,弄得一个个在乡里像野狼一样四处嚎叫啼哭。后来在农村熬了两年,待久了,一个个满脸都是烟灰泥土味,全身上下都打了补丁,即使屁股挂着两只大灯笼招摇过街也不怕笑话,一个个纯粹的农民范。”

    “听起来挺有意思的!”

    “现在听起来是挺有意思的,但以前可就苦啦!记得三年灾害那几年,没有东西吃,大家都跑去烟花堡挖观音土来充饥,结果大便都拉不出来,你知道是怎么弄出来的吗?”

    “用钳子抠出来的!”

    “不是,钳子太大,哪里能用!用油茶包带着铁丝一点一点抠出来的。那些人,一小部分因为怕回去保不住命才在这熬了五六年,其余的各个灰头土脸垂头丧气的找关系尽快回城,有的现在都身居高位了。”

    “也包括你的大姨华美仪?”

    “对,她是因为保命,才喜欢上了当时村上的大队长,——后来还是走了。”我想起那些听闻的往事,隐隐感到一阵不快。于是,便住口不语。

    阑珊见状走了过来,让我拉着她的手沿着溪涧往上面走去。我们遇到了几处清幽的潭水和溪涧下垂的悬天瀑布,还有不知名的绚烂的红叶林,她就驻足,停下来拍摄。

    如此大约到了十二点,我们方才沿着山路走回去帐篷处吃午餐。丛林中的蔓草不知何时割到阑珊的小指,吃饭的时候才发现那指上薄薄的小口已经渗出淡淡的血丝来。

    改革姐说车里有药布贴,我说我去取,阑珊立马拦住我说,这点皮毛伤不用大惊小怪,待会就好了。然后她用唇轻轻一吸,手指上的血痕顿时消失,她递到我眼前一看,果然只是一点皮伤而已,毫不碍事。但是我怕她感染,还是让她注意些。

    午饭过后,我们躺在绿荫下小憩。听着风的轻吟,溪水的欢唱,看着云从身边缓缓走过,时间似乎突然停顿下来。伴着溪水的节奏声,我闭上双眼,连日的疲累都袭上身来要肆意的安歇一番,竟然毫无察觉的沉沉睡了过去。

    当我醒来时才发觉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妈和改革姐笑着告诉我,阑珊见我睡着了,跟随姐夫和侄儿,去溪边搬螃蟹了。我便笑笑,独自沿着山路过去人参峰与他们会合。

    只见阑珊一直拿着装螃蟹的盒子站在溪边,这时也跃跃欲试,挽着袖子露着雪白鲜嫩的手臂。于是她把盒子递给我让我提着,兴冲冲地翻开溪涧中的一块石头,果真下面藏着一只半拳头大小的螃蟹,她便伸手纤纤玉手去抓。我正要告诉她那样抓太危险,她已经被躲在石头下的螃蟹双钳夹了一下,痛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差点滚了下来。我连忙放下盒子,掏出衣袋里的手巾为她擦拭被钳子夹出紫痕的指节,还给她吹暖气以便舒缓血液流通,她却咬着牙站在水里微笑着说要多抓几只,晚上好油炸报复。

    这样一直抓到三点半,盒子里已经有四五十只碗大的螃蟹。于是我让侄儿和阑珊将不足半年的小螃蟹都放生了。阑珊奇异地说,有一只螃蟹怎么都不愿离开一只背上发青的老螃蟹,躲在它的身下伸着钳子。我走过去,也让阑珊将那只母螃蟹一齐放了。

    阑珊采了两片宽大的树叶,将两只螃蟹放在上面,叶子下面的水不停的冒着晶莹的气泡,两只螃蟹像乘舟一般随着溪水往下流去。

    然后我们拿着战利品回到帐篷处,改革姐用蜜香藤给妈编了一个红叶草帽,戴在头上,散发着一阵阵扑鼻的叶香,煞是好看。而也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个,阑珊戴着头上之后,更是清新脱俗。改革姐不免拉着她让我拍了不少照片。我望着镜头里的阑珊,脸上的笑意清雅美丽,浑然还是个青春洋溢的少女,——红城那个清新的白衣女孩的侧影又浮在我的脑际。

    拍完照,我们收拾了帐篷,然后扶着母亲沿着原路一路下行。由于午饭和很多零食都吃掉了,我背的背包倒是比来时轻便了许多,并不费劲。不久便回到停车坪,改革姐还是让我和阑珊同车,我便做驾驶,跟在姐夫的车后面打道回府。

    车子下到白桥村,已经下午四点钟了。几条狗闲散地在路上走着,我摁了几下喇叭,才把它们轰走。过了村子,快到百花桥附近,我便沿着清源河边的河岸将车停了下来。

    我在车子上指给阑珊看我家清源河边的稻田,并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