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三十六章、第二节 三皇五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第二节 三皇五帝 (第4/6页)

唤醒了后人研究《易经》。再说,周文王也是精通易理的人,而恰好,周文王的朝代称作‘周’,这很让人联想到与周朝有关系。这个也是很自然的。所以,后人又称‘周易’。其实,《周易》的周,则是另一重意思。”

    喇嘛王:“后来,文王演绎了六十四卦,传遍天下。”

    偌尔曼:“那是什么意思呀?”

    纪蒲泰:“从字面上讲,可获得这种意思。周是代表很周密,很周祥,很完善。它的字意是宇宙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周流循环,周流不停,循环不止,星际轮回……宇宙万象。再加上后人的文字游戏,所以,我们很难把它的深层含意弄清。”

    偌尔曼:“你的意思是说,这是一部很难得的,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经典,流传在人间。”

    纪蒲泰:“其实,《周易》是五部著作中的一部,它编在‘五经’之中,这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而《周易》不仅集中了当时人们所积累的许多生活体验,还有许多人生经验,但它不应当与《易经》中的八卦混同。因为八卦只有图画,没有文字,只能按图画揣度其中之意,而《周易》则是有文字叙述,在思维方式上也具有相当的逻辑性,所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最早、最为完善的哲理典籍。”

    喇嘛王:“当孔子看到《周易》后,肃然起敬,盛赞《周易》,他连一个字也不敢动。他称之为《十翼》,希望《周易》能飞起来。”

    喇嘛众臣:“啊。那是他替《周易》装上了十个翅膀,在天空飞翔,让后人赞扬。”

    偌尔曼:“所以,这部古老的《易经》流传很广,一直传播到西方。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越来越多的东西方科学界、文化界开是重视《易经》。所以,西方学者将《易经》称之为‘一部奇妙的未来学著作。”

    喇嘛王:“它对我们来说,是一部既古老又贴近现代、既陌生又熟知、既高深莫测又浅显易懂的经典。这部宝典《易经》流传人间,你若不翻看,它是不会告诉宇宙之谜,你若观看,它就会帮助你,解释宇宙与人生的奥秘。”

    偌尔曼:“当然得看。《易经》如果是科学的,那它就是人类非常需要的书籍,这种东西,只不过西方人没吃懂其中的道理,所以,才欠缺这种用自然来引导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喇嘛王:“中国古人与西方人的思维差别在哪里?时间可以验证一切问题,一切事物的进展好与坏,对与错,都要顺从自然的检验,而时间正是检验的唯一标准。”

    偌尔曼:“所以,历史是时间写的。”

    纪蒲泰:“这才是自然与时间书写的历史,里面贯穿着人类的思想精髓和活动踪迹。所以,《易经》是中国先祖们根据自然发延出来的一套认识宇宙的系统。”

    偌尔曼:“按照你的说法。《易经》可是一部自然科学的著作。”

    纪蒲泰:“当然,这里面还有人文科学。所以,这部书除了自然科学的部分,还另加了人伦道得部分,以充实它所表示的东西。因此,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易经》整体内容的含义。”

    偌尔曼:“这种意义很重要,只是我们西方人对它的精髓不知道,只把它当作一部占卜算卦的书。《易经》在我眼里,既有神秘性,又有道德性。可我却不知道它最深的根源在哪里?它的神秘性的精髓又是什么?”

    纪蒲泰:“以前,神秘性实在很神秘,因为人们破译不了它所隐喻的文字密码,而它其中的一些用词又是来回话,无论你遇到什么问题,它都能用字意巧妙地回答你,使你得到的答复模不着头绪,所以,你很难理解它深隐难涩的词意。”

    喇嘛众臣:“那么说,假如你得到了好事,那是你的运气,而你碰到了坏事,那只能是你霉气。”

    喇嘛王:“好事坏事,就象《易经》里的阴阳。要了解《易经》,得先从阴阳开始。”

    喇嘛首相:“那么说,这伏羲氏最了不起,这也是它对人类最难得的贡献。”

    纪蒲泰:“因为这里面有辩证法。伏羲八卦图,所包罗万象,但它告诉了我们一个宇宙最基本的秘密,那就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元素,都是相对的,这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最远始理论形成的前锋,而他的理论却比伏羲氏的思为落后了数千年之久。”

    偌尔曼:“若按你的说法,他底下的变化,就象宇宙的变化,都是阴阳的变化?”

    纪蒲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才是宇宙的生命力,它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这其中包括人类自己。”

    喇嘛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就是神秘。”

    纪蒲泰:“大自然包罗万象,千奇百怪。但《易经》却只用了阴阳二字,就写出了宇宙万事万物的最基本的两个元素。”

    偌尔曼:“人类既然是自然之子,他不但要了解自然,还要了解人类自己。”

    喇嘛王:“这才不愧为是天帝的孩子。所以,伏羲始作八卦,以告天下,显通神明之德。”

    偌尔曼:“看来,伏羲不但有极高的智慧,还有爱天下子民之心。可,女娲又能怎样解释呢?我想,这其中也蕴含着很深的秘密?”

    喇嘛王:“看,看。说来说去,又扯到三皇五帝了。好,我告诉你。”

    偌尔曼:“我正想了解此意。望大王透出一些秘密,以满足我的好奇。”

    喇嘛王:“前面我们已多次提起女娲氏。要说女娲氏,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传说它用黄土造人,炼石补天,治平洪水,杀死猛兽,以安天下,是人们安居乐业。”

    偌尔曼:“那不是有传说,说她与其兄伏羲氏配婚而产生了人类。”

    喇嘛王:“这个传说也对,假若没有他们兄妹配婚,那有今天的人类。他们二人给人类生息繁衍作出了贡献。”

    偌尔曼:“这才是人类诞生的典范。可那神农有是什么样的人物,也算是三皇中的一个?”

    喇嘛王:“要说神农吗,他是个传说中主掌稼穑的土神。”

    偌尔曼:“土神也能当人类三皇中的一员么?他又有何功当上先祖?”

    喇嘛王:“在神农时期,当时的人们吃生rou、喝兽血、穿兽皮,多灾多难,多病短寿。神农看到非常难受,他认为人们长期生活在这中恶劣的环境中,是难以维持生计的。所以,他为救天下黎民百姓,‘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

    纪蒲泰:“学者们推测,神农氏的事迹,大致反映了母系氏族制的时期,当时的生活社会基本情况。而神农是传说中,发展农业和医药的先祖。”

    喇嘛王:“据传,他耒耜教人们耕田,进行农也生产。”

    偌尔曼:“啊,我理解了。这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生产的进程。这也说明神农很聪明,所以,他才能当上人类的首领。那有巢氏,又说明了啥问题?”

    喇嘛王:“这也是个传说,据说有巢氏是巢居的发明者。那时,他教人们构木为巢,离地居住在树上,以避野兽侵袭。”

    偌尔曼:“这传说有它的真实性,反映了中国原始的巢居生活。我记得,我们还提到燧人氏,可我并不清楚这是啥意思?”

    喇嘛王:“燧人氏,就是传说中第一个人工取火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