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三十九章、第五节 地球月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第五节 地球月球 (第1/2页)

    偌尔曼:“既然人们都在怀疑,会不会地球上的生命源于广阔的其他天体里?这正是由许多人提出的问题。其次,人们还不断地从天外坠落的陨中,发现有源于星际空间的有机物,其中包括构成地球生命的全部基本要素。”

    纪蒲泰:“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在宇宙的许多地方存在着有机分子云。这使许多人深信,生命不仅仅为地球所垄断。”

    偌尔曼:“不错,一些人还注意到,地球上有些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常周期性地在全球蔓延。而其蔓延周期竟与某些彗星的回归周期吻合。”

    喇嘛王:“有了这些依据,于是这使天们有理由怀疑,会不会有些传染疫苗来自彗星?如是,则人是天外来客了。”

    偌尔曼:“大王说得真妙!看样子,您有过人的智慧了。”

    喇嘛王:“还是多学习的好。假如没有你们这些学者教,我怎会知道。自古以来,人的起源是最为人们关注的课题。我怎会不注意。”

    偌尔曼:“在探讨外星生命时,我先提到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星体。当我们正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月亮正在悄悄地从地球身边溜走。”

    喇嘛众臣:“怎么,月球不跟着地球走,怎么会溜走?”

    外交大臣:“是呀,你得说出其中的理由?”

    偌尔曼:“我说这事,你们不可想象。因为每一年,月球都从地球上吸取一点自转能量,并利用这能量,来使自己在轨道上向外偏离3。8厘米。”

    喇嘛王:“这事还真稀奇。这是谁告诉你?”

    偌尔曼:“天文学家告诉的,当月亮形成的时候,它与地球的距离仅仅是22530公里,而现在的距离,已经拉大到了450000公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会走得越来越远。”

    众人发出一片嘘嘘声,惊呆地不知如何提问题。

    纪蒲泰:“大家不用惊奇,这就是我前面所提到过月亮曾撞击地球的问题。现在举出一个大家,都想不到的天文上的奇妙现象,好让大家用心想一想。”

    喇嘛众臣:“难道你还有什么更离奇的事情,让大伙惊奇?”

    纪蒲泰:“因为,人类若要在若干年以后,走出地球,向别的星球迈进,月亮就是人类通往其它星球的第一个中继站。所以现在,我就首先说一下月球离地球的距离。”

    喇嘛首相:“啊哈,你还知道月球离地球的距离呀!那有多少里?”

    喇嘛众臣:“是呀。说出来,我们才服你。”

    纪蒲泰:“这是天文学家测算的距离,并不是胡乱猜想的。”

    外交大臣:“那你就说出个准确数字,省得他们胡乱猜疑。”

    纪蒲泰:“月球离地球,测算距离约为38万公里。太阳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1亿5千万公里。但奇怪的是,两两相除,人们得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的395倍远。”

    喇嘛王:“这个结果有何稀罕?难道它还有什么神秘的信息?”

    纪蒲泰:“所以,我得告诉您。太阳直径约为138万公里,月球直径约为3400公里。两两相除,太阳直径约为月亮的395倍大。395倍,多么多么巧合的数字!”

    喇嘛王:“那它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喇嘛众臣:“是呀,我们还真不知道,这个395数字,有什么神秘?”

    偌尔曼:“我来揭穿这个谜底。大家想想看,太阳直径是月球的395倍大,但是太阳离地球有395倍远。那么,由于距离抵消了大小,使这两个天体在地球上空看起来,它们的圆面就变得一样大了!”

    喇嘛王:“那么说,这个数字还真神妙,你们不说,我们谁也不知道。这就是说,从地面上看去,两个约略同大的天体,一个管白天,一个管夜晚。这就是太阳神和月亮神的伟力和神秘!”

    偌尔曼:“毋庸置疑,太阳系中,还没有第二个同例。”

    喇嘛首相:“这其中还有什么意思?”

    偌尔曼:“著名科学家艾西莫曾说过:‘从各种资料和法则来衡量,月球不应该出现在那里。’他又说:‘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蚀,小到仍能让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学上找不出理由解释此种现象,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这就是我要说的。”

    喇嘛王:“难道只是巧合吗?还是又有别的原因?”

    纪蒲泰:“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些科学家并不这么认为。”

    喇嘛王:“那要看谁说得对。”

    纪蒲泰:“科学家谢顿(WillianR。。Shehon)在《赢得月亮》一书中说:‘要使太空船在轨道上运行,必须以每小时18000英里的速度,在100英里的太空中飞行才可以达成平衡;同理,月球要留在现有轨道上,与地球引力取得平衡,也需有精确的速度、重量和高度才行。”

    喇嘛王:“那么谁能使这种运行来达成平衡?”

    纪蒲泰:“问题是:这样的条件不是自然天体做得到的。”

    喇嘛王:“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神能吗?”

    偌尔曼:“若观察天空,太阳系的行星拥有卫星,这是自然现象。但是,我们的地球却拥有一个大得‘不自然‘的卫星——月球。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卫星,月球的体积和其行星——地球相比实在是太大了。”

    喇嘛首相:“难道说,这有什么奥妙?”

    偌尔曼:“要想知道,我们来看看下列数据:地球直径12756公里,卫星月球直径3467公里,是地球的百分之27。火星直径6787公里,有两个卫星,大的直径有23公里,是火星的百分之0。34。木星直径142800公里,有1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5000公里,是木星的百分之3。5。土星直径120000公里,有2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4500公里是土星的百分之3。75。。”

    喇嘛王:“这又能从中看出什么问题?”

    纪蒲泰:“想一想,看一看,算一算,其他行星的卫星,直径都没超过母星的百分之五,但是,我们的月球却大到百分之27。这样比较之后,是不是发现月球实在‘大得不自然‘了。”

    扎布:“这些问题本不该我提,但这又有什么不好?”

    偌尔曼:“这些资料,是在告诉我们,月球的确不寻常了。”

    众喇嘛连声:“哦哦……”惊奇得无话可说。

    此时,只有扎布才说:“从地球上看,为何总是同一张‘月脸’?”

    偌尔曼:“这问题问得真有趣。有趣得是,月亮总是以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

    喇嘛王:“既然地球和月亮都在自传,并且沿着各自的轨道行进,这又怎么可能呢?”

    偌尔曼:“我说的道理虽然很浅显,但也很能说明问题。很久以前,地球的引力作用使月亮的自传逐渐减慢。当月亮的自传周期慢到和它的轨道周期(也就是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相吻合时,这种引力作用达到了平衡,月亮从此就以一面朝着地球了。值得说明的是,太阳系其他行星周围的月亮也有着相似的特点。”

    喇嘛王:“这种道理,你们学者说了算。可月相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纪蒲泰:“原来,当月亮绕地球旋转时,它部分的时间处于我们和太阳之间,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远离我们,这时,我们称之为新月。”

    喇嘛首相:“由此说来,根本就没有什么月亮的暗面一说,只是我们看不到它而已。”

    纪蒲泰:“是这个意思。当月亮转到轨道的另一侧时,从地球上看去,它所反射的一小条太阳光,从地球上看去就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