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第三节 劳动造人 (第1/2页)
喇嘛众臣:“啊,经大王一解释,我们算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可究竟谁是人们的祖先,是否让二位学者,再发表发表意见?以便了结我们的心愿。” 喇嘛王:“我也有这个心愿。关于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地域偏僻,消息闭塞,所知甚少。可我们更想知道,还是让他们说说好。” 纪蒲泰:“这个问题,还是交给人类学家,因为他们是学识渊博的科学家,是专门研究动物王国的成员之一。他们搜集古老土壤最深一层的碎骨,与早已从地球上灭绝的其它动物的碎骨埋在一起。他们搜集的这些骨头,经过研究,能够重构我们最早的祖先,而且准确度相当高。” 喇嘛王:“这种事儿,只要看准就好。可来不半点马虎啊!” 喇嘛众臣:“既然说到这里,那人类的祖先是什么样子?” 偌尔曼:“这个问题,又回到先前。若再说人类的祖先,是一种非常丑陋的哺乳动物。在今天的人看来,毫无出众之处。” 喇嘛首相:“那那描述描述?” 偌尔曼:“他们个子不高,身材矮小。” 喇嘛近臣:“他们与现今的人比,什么样?说出来,我也好记下。” 偌尔曼:“他们比今天的人类,矮小得多。我可以这么说,那时他们,在盛夏炙热的阳光,和严冬刺骨的寒风作用下,他们的皮肤是黑褐色的。他们的脑袋、大部分的身躯和臂腿长着又粗又长的毛发。” 喇嘛王:“应该是这样的,因为他们没有衣服……” 纪蒲泰:“他们的手指纤细而有力,看上去像是猴掌。他们的前额下陷,下颌如同把利齿当作刀叉的野兽下颌,过这茹毛饮血的生活。他们赤身裸体,从未用过火,只看见过火山喷发的火焰。” 偌尔曼:“那时,地球上到处都是烟雾弥漫的火山,熔岩横流。所以,他们得到处迁徙,寻找新的生存之地。” 扎布:“那他们能去到哪里?” 偌尔曼:“他们到处逃难,住在森林深处潮湿的阴暗地带,以避火山熔岩,就像今天非洲的俾格米人一样,与世隔绝。他们少吃无穿,饥饿难忍时,他们便生吃树叶和草根,或者活捉禽鸟,取走鸟蛋,喂养自己的幼儿。再不然,就抓小动物,一只小狗,一只野兔,或小型爬行动物,以充果腹,这些动物,他们都生吞活吃,因为他们没有工具,更没发现食物烧熟的味道更好。” 喇嘛众臣:“啊,你不说,我们还真不知道。” 喇嘛王:“那时,他们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喇嘛首相:“是啊。他们还未开窍,怎能知道熟食比生吃味道好。” 外交大臣:“不错,他们过着游猎生活。可他们四处游荡,哪里才是他们的住房?” 纪蒲泰:“白天,原始人四处寻觅果腹的食物充饥。夜里,他们为躲避野兽袭击,便将妻儿藏在树洞中,以避风雨。或者一起躲藏在岩石洞里,因为岩石洞外面到处是凶猛残暴的野兽。这些野兽在天黑以后,便开始游荡,为它们的配偶和仔兽寻找猎物,所以,原始人也是它们觅食的对象。” 喇嘛王:“可以想象,那时是一个你不吃野兽,就被野兽吃掉的世界。对原始人来说,这样的生活充满了恐惧和苦难,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 偌尔曼:“日子艰难,夏天,他们饱受烈日炎炎。冬季,他们的幼儿还会冻死在怀中,使他们承受丧儿的苦痛。还有,在猎杀动物时,他们一旦受伤,遭受骨折流血,还可能得不到任何简单的医治,就会惨死。” 喇嘛众臣:“他们或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伴死去。照你们所说,这就是原始人的苦难史?” 喇嘛首相:“可是,在原始人遇到危险时,他们是如何呼唤亲人,躲避危险的呢?” 偌尔曼:“这种事情,并没有任何文字记录,我们只有推理想象,他们呼唤亲人的摸样和声音。那时,原始人的呼唤,或许象动物怪叫一样。现代人也许认为是胡言乱语,可他们却听懂声音的含义。因为,他们一旦遇到危险,就用喉部发出声音来警示同伴,让他们知道有危险,赶快躲避。这大概就是原始人从简单到复杂语言的来历。” 喇嘛众臣:“经你一说,才解开语言的谜底。我们真服气你!” 纪蒲泰:“这一切只不过是推理,并没有真正的依据。人类语言的起源,对我们来说,还是个谜?” 喇嘛王:“是啊。正如你们所说的那样,我们对人类起源的一切秘密,所知甚少,更需要进一步探讨。” 喇嘛首相:“还是大家多说说的好。” 喇嘛众臣:“多讨论讨论,我们就会知道。” 偌尔曼:“我们只作推理。早期的人类没有很深的思维,也没有工具,更不会自己建造房屋,遮风避雨,只有赤身裸体,任凭风雨日晒,忍饥挨饿,日子难过,生死一世。在苍茫大地,死后遍地尸骨,除去几片锁骨和稀少的头盖骨之外,几乎没留下任何生存的痕迹,让现代人寻觅。” 扎布:“那些稀少的骨头,留下来又对现代人有何用?” 喇嘛王:“这些你又不懂。还是让二位学者说说,以了你的心病。” 纪蒲泰:“我说一下,让大叔听听。人类学家,通过这些骨头碎片研究,就能得知在数万年前,或更长的时间,完全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某些哺乳动物,曾经栖居在这个世界里的不同经历。” 偌尔曼:“他们很可能从另一种类似猿的不明动物进化而来,脱离树xue,进而学会后腿直立走路,以前爪当手,进行捕食或采食。此外,他们很可能是与某种生物有关,而他们极可能又是我们现代人的直系祖先。” 喇嘛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人类的起源更值得我们推算,推演……所以,我们才讨论不断……我们所知的上述情况,仅此而已,对于人类祖先的其他演变,则一无所知。因此,大家还得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弥补我们知识的缺憾。这就是我的意见,大家接着往下谈。” 喇嘛众臣:“刚才他们说,是劳动创造了人。究竟是人创造了劳动,还是劳动创造了人?这可是个迷魂阵!” 喇嘛首相:“那可得请问一下这两位有学问的人。” 偌尔曼:“这个问题吗,归根接底还是史前人。” 外交大臣:“你的意思是说,史前人开始为自己的生存,制造工具?” 偌尔曼:“那时,时间对早期的人类来说,他们还不知道具体的意义。他们对年、月、日还没有概念。更没有生日,或死亡忌日的理念,结婚对他们来说更是天方夜谭。但是,在长期与大自然的融合中,他们逐渐熟悉了季节交替变化的规律。因为他们了解严冬过后必定春天来临,春天紧接着是夏天,夏天结束,秋天到来,随后又是严寒的冬天。” 喇嘛王:“那就是说,史前人逐步掌握了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 纪蒲泰:“是这个理。但在史前时期,天有不测风云。气候起了变化。夏季姗姗来迟,野果未能成熟。一向是青草遍野的山顶,任然白雪皑皑。也许在某一个日子,一大群野人从高山地带游荡下来,他们和原住居民极不相同,侵占了原住居民的地域。” 扎布:“那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