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第五节 达尔文说 (第3/5页)
样转变而成为适合于它的特殊的生活习性,我们就不能根据他的说法,有所了解。这一著作,在它初出的数版内,虽然显示出很少正确知识,而且极其缺乏科学严谨,但由于它的锋利,瑰丽的风格,却销传得很广。据我的意见,此书在英国有着极大的贡献,曾经唤起一般人士对于此项问题的注意,废除了成见,以备接受相似的学说。” 喇嘛王:“这就是达尔文对此书的评说?” 偌尔曼:“是的。在此后的1846年,经验丰富的地质学家马留斯达洛在布鲁塞尔皇家学会公报上,发表了一篇短小而精湛的论文。他的意见,认为新种由演变而产生的说法,似较分别创造的说法可靠。这个意见曾在1831年首次发表。” 喇嘛王:“那么说,达尔文是同意他的观点了?” 偌尔曼:“达尔文只是说了上面一段话。也没具体肯定他的新种由演变而成。” 纪蒲泰:“为此,欧文教授在1849年《肢的性质》(第86页)写道:‘原型的概念,从生物体的种种变化情况表示出来,在这个行星上,远在实际例示它的那些动物种类存在之前就存在了。” 喇嘛王:“那他凭什么说这样的话?” 纪蒲泰:“他说:‘至于凭借什么自然法则或次生原因,使有秩序的继承和进展能实现于生物现象,我们尚无所知。’还有,1858年,他在不列颠科学协会的演讲中谈到:‘创造力的连续作业、或生物按规定而形成的原理’(第51页)。再后,(第90页),在谈到地里分布之后,他又说:‘这些现象,使我们对于新西兰的无翼鸟和英格兰的红松鸡,是各自在这些岛和为了这些岛而被分别创造的信念,发生了动摇。还有,应当永远牢牢记住,动物学者所谓‘创造’的意思是,‘他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过程’。所以达尔文说:他更发挥在这个意见尔补充说当红松鸡等这类例子:‘被动物学者举作专门为了这些岛屿而被特创的禽类的证据时,他主要地表示出,他不知道红松鸡怎样会产生在那里,而且又专限在那里;同时,从这种表示无知的方式,也表示出他的信念,即岛和岛的起源,都是凭借于一个伟大的、最初的创造原因’。因此达尔文说:‘如果我们把同一讲演中的这些词句先后比较,用这句和那句对照解释,看来在1858年,这位哲学家不知道无翼鸟,和红松鸡最初如何在它们各自的乡土上出现,或者,不知道‘什么’过程,因而感到他的信念动摇了。’” 喇嘛王:“达尔文这样说,好不好?” 纪蒲泰:“达尔文这样认为:欧文教授的演讲,发表于即将提到的华莱士和我在林奈学会宣读物种起源学说之后。当本书第一次出版的时候,作者与许多其他人士,完全被欧文教授的‘创造力的连续作业’之类的说法所迷惑,认为他和其他古生物学者一样地坚信物种是不变的。但是根据他的《脊椎动物解剖学》第三册第796页所说,在我似乎是一种荒谬的误会。” 喇嘛王:“荒谬的误会这话该怎么讲解?” 纪蒲泰:“所以达尔文说:在本书的最近一版,作者曾根据他在《解剖学》第一册上,有关‘模式型’的一段话(第35页)而推断他的意见,认为欧文教授亦承认自然选择作用对于新种的造成颇有关系,此项推断即便在目前看来,仍属正确合理。” 喇嘛王:“在达尔文看来,怎样才能正确合理?” 纪蒲泰:“因此在他说:但根据该书第三册第798页所说,这又似乎是不正确而缺乏根据。最后,作者曾摘录欧文教授予伦敦评论报记者的通讯。从这篇通讯,该报记者和我本人都觉得欧文教授在表示,他早在我之前已发表了自然选择学说。” 喇嘛王:“对此,达尔文怎样表示?” 纪蒲泰:“他说:对此声明,我曾表示惊奇与满意。然而据我所能了解的他最近发表的某些章节(同书第三册第798页),我又是全部或部分地陷于错误了。” 喇嘛王:“那说明达尔文的理解也模糊了!” 纪蒲泰:“不过,他说:有一点我值得引以自慰的,就是别人也和我样,对于欧文教授的议论矛盾的文章,也是觉得难以了解,难以调和。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发表,欧文教授是否在我之前,那不是紧要的问题。因为在本章已经谈过,远在我们之前,尚有威尔斯和马修两人。” 喇嘛王:“那这还是未得到达尔文的默认?” 偌尔曼:“因此达尔文,也不再辩论,他只是说:小圣提雷尔在他1850年的演讲内(其摘要刊载于1851年1月出版的《动物学评论杂志》,很简略地申说了他的信念,就是:‘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种的特征固定不变,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则能引起变异。’他有说:‘总之,我们对于野生动物的观察,已证明物种的有限的变异性。根据野生动物变成家养,或家养动物再度变为野生的经验更明确地证明了这一点。这些经验更证明了这样发生的差异可以达到属的特征水平。’在1859年出版的《自然史通论》(第二卷,第430页)内,小圣提雷尔对于上述理论,有进一步加以发挥。” 喇嘛王:“他这样的理论对不对?” 偌尔曼:“达尔文是这样说的:根据最近发表的一种分送的小册子,弗莱克博士于1851年已在《都柏林医学报》上,发表了他的主张。” 喇嘛王:“那是什么样的主张?” 偌尔曼:“那还得听达尔文说:他认为所有的生物种类,都是从最初的一种原始类型传下来的。但他所根据的理由和题材的探讨,却和我极不相同。现在弗莱克博士又发表了他的《从生物的亲缘关系解释物种起源》一文(1861年),所以要费力叙述他的观点,在我是多余了。” 喇嘛王:“那是达尔文不想费力阐述了。” 纪蒲泰:“因为他对弗莱克博士的观点有疑问。所以达尔文讲:斯宾塞先生于1852年在《领导报》发表一文(1858年重刊于他的论文集中),对于生物的创造和发展论,作了精确有力的对比。他根据由家养而来的性壮的对比,许多物种胚胎发育的变化,种与变种的不易区别,以及各类生物形体的等级性等数点,认为生物的种,都是经过了变异,而以环境的改变作为引起变异的原因。这位学者还根据每一智力,或才能必然是逐渐获得的原理来讨论心理学。” 喇嘛王:“他们那些变异的理论,为什么有牵扯到心里学?” 纪蒲泰:“达尔文是这样说的:1852年,著名植物学者偌定先生,在一篇关于物种起源的卓越论文里(原发表于《园艺评论》第102页,后重刊于《博物院新刊》第一卷,第171页),明确地表示他相信,物种的形成和栽培植物变种的发生情形相似。他把后一过程归功于人类的选择力量,但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