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四十二章、第三节 大金字塔 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第三节 大金字塔 上 (第5/6页)

“这的确是个问题。对此事,大部分古埃及学者,对这一点也知之甚详。由于各自的立场不同,所持的观点也不一样。所以,没有人能够提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喇嘛王:“之所以他们的观点有差异,是因为他们个怀心思,都有各自的目的。所以,他们各抒己见,没有完整可信的答案?”

    偌尔曼:“事情并不由此算完。问题的中心是:在考古学来说,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吉萨的三大金字塔,都象是积蓄几百年、上千年的建筑技术与经验,而凝聚出的经典作品。但是,各种考古证据却显示,它们是埃及最早期建造的金字塔。”

    喇嘛王:“考古怎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呀?”

    纪蒲泰:“这就是说,这三座金字塔不但不是埃及人成熟作品的典范,反而是初此尝试建造这种大型建筑的作品。”

    喇嘛王:“对埃及人来说,这种结论,他们是否能信?”

    偌尔曼:“但是这也并不是最后的结论,更令人费解的事还有很多。”

    喇嘛众臣:“这反倒更引起我们的兴趣,愿意听你们说。”

    偌尔曼:“虽然各种考古并没有最终结果,但人们的考察还在继续。再说,古埃及的第四王朝,因吉萨的三大金字塔而永生。吉萨的三大金字塔,不论从石块的重量、堆积的高度、建筑的精密与困难度来看,这些金字塔不但前无古人,更后无来者,是独一无二的。”

    喇嘛王:“那不是还有其它的金字塔吗?”

    纪蒲泰:“是呀。就在这三座金字塔完成后不久,在它们的下面,又出现了第五、第六王朝的金字塔。据现代考古来看,果然在建筑品质上,比三大金字塔要粗糙许多。”

    喇嘛王:“这考古学者怎么说?”

    纪蒲泰:“也就是说,它们却成为永久性保存古代文献的善本,或翻译本的殿堂。供人们研究瞻仰。再说,这些文献,和三大金字塔一样,在象形文字的艺术成就上,可以说,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睥睨世界,无人能及,也很了不起。”

    喇嘛王:“它们的历史成就,就在于有古老的文字流传于世。所以,这些金字塔的作用,也无与伦比!”

    偌尔曼:“简单地说,就如同吉萨的金字塔一般,金字塔经文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在舞台的正中央出现,并前后担任了100年左右的主角。接着,有消失于无形。从此再没有同类的文物,能够超越它的成就。”

    喇嘛王:“这深受后人敬仰研究的经文,永远留给了后人!或许当年,肇事创造经文并将它们雕刻于神庙的国王、圣贤们,想来应该知道他们何以而为吧!”

    偌尔曼:“这就是先知先觉的伟大!如果答案事肯定的话,他们的心中,一定有一个全盘性的计划。如何在第四王朝(建筑品质优秀,但没有任何文字记录的建筑。)与第五、第六王朝(建筑品质低劣,但残留有大量碑文的建筑。)之间,建立起强烈的关联性才是。”

    喇嘛王:“这个问题,对后人来说,还是个天大的谜,等待着破译?”

    纪蒲泰:“对于这些深奥的历史之谜,当然还有其他可能性。不过,问题的症结在于,到底是谁、在什么时候、为了什么目的,建造了哪个金字塔?我们所知不多,能够掌握的史实也太薄弱。所以,无法支持正统派学者的‘金字塔陵墓论’。对此,不知大王有何想法?”

    喇嘛王:“我嘛,如果肯诚实面对能掌握的史实的话,人们应该承认,谁也并未得出真正的结论。人们也并不清楚,金字塔到底是谁建的,也不清楚是在哪个年代建的,更不清楚它们的功能在哪里?”

    偌尔曼:“那只有问问上帝!是谁给我们出了个谜?”

    纪蒲泰:“它们包围在无法穿透的谜团中,金字塔世世代代迷惑着人们。”

    偌尔曼:“旅游的人们,从沙漠中定神凝视,恍惚间,感觉金字塔正越过沙丘,在弥漫热浪的幻影中,如海市蜃楼般地朝人们展示它威武雄壮的身姿,而保守着它那千年之谜!”

    喇嘛王:“现在,我还有一个问题。”

    偌尔曼:“我们的讨论还未结束。大王,请讲。”

    喇嘛王:“在你们看来,揭示金字塔秘密的巨大阻力,来自哪里?”

    偌尔曼:“这破解金字塔秘密的最大问题,是来自‘权威’人士的阻扰。”

    喇嘛王:“通过讨论,我们相信,在遥远的古代,一定存在过某种无所不能的东西。可随着时光的流逝,它渐渐消失了。但是,至于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却没有人能够说清?除了埃及的古埃及学者们的观点外,还有什么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阻碍了揭示金字塔的秘密?”

    偌尔曼:“这些专门研究埃及的学者,并没有阻扰金字塔的研究,而是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为此,约翰安东尼威斯特罗伯特,鲍威尔,安德瑞安吉尔伯特,格拉哈姆汉考克以及科林威尔森等,几位考古学家都曾出版了专著。”

    喇嘛王:“这些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偌尔曼:“主要问题是,他们向考古界现成的理论提出了一连串质疑。”

    喇嘛王:“既然提出质疑,那他们一定有新的东西?”

    偌尔曼:“不错,他们各自发表了新的观点。”

    喇嘛众臣:“那他们讲的一定很有意思?”

    偌尔曼:“正如你们所说,这几位作家描述的故事极富戏剧性,非常引人入胜,而且结论总是出人意料。”

    喇嘛首相:“那么,我们就更想知道。”

    偌尔曼:“他们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曾有一块名为亚特兰蒂斯的大陆……”

    喇嘛王:“亚特兰蒂斯,这很有意思,以前,我们已经交谈……但愿这次我们能讨论完,以了我们的心愿。”

    纪蒲泰:“在著作中,这些作家解释说,这块后来消失的大陆,曾经是一个庞大的海上帝国的中心。这个帝国信奉宗教,经常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当时的科学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是,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是,这几位作家指出,亚特兰蒂斯岛并不位于直布罗陀海峡附近,而是位于今天的南极洲。”

    喇嘛王:“这种完全崭新的观点,更有研究头?”

    纪蒲泰:“是啊。他们解释说,1。6万年前,南极洲大部分地方并未覆盖冰雪,气候条件与现在的加拿大类似。”

    喇嘛王:“这种说法也很有意思?但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纪蒲泰:“宇宙在运转,地球也在变,后来由于地壳移位,洪水等地理原因,亚特兰蒂斯岛的位置渐渐发生了变化。最后一直移到了今天的南极洲,由于被厚达两英里的冰雪覆盖,直至最后,整个南极大陆都成了冰雪世界,岛上的生物链被完全破坏。”

    喇嘛众臣:“是啊。这厚厚的冰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