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第二节 斯芬克斯 下 (第4/5页)
碑’的结果是什么?” 偌尔曼:“按照人们的判断,虽然要找出决定性证据,来证明卫斯是伪造者相当困难。但是,古埃及学者毫不起疑地全盘接受卫斯的说法,也颇令人感到泄气。学者们不但迫不及待地接受卫斯的说法,而且对凡是与卫斯的说法,互相抵触的证据,完全不屑一顾。” 喇嘛王:“学者们为什么如此公然地采取双重标准呢?” 纪蒲泰:“按照埃及传统,胡夫金字塔早已深入人们心中。再则,是因为‘石工记号’传达出来的信息,与正统学派对金字塔的见解完全相同,两者皆认定大金字塔就是胡夫的陵墓。” 喇嘛王:“可是,按照你们所讲,还有一种标准不一样,而‘库存表石碑’,传达出来的信息,却驳逆了正统学派的理论?” 偌尔曼:“大王说的有道理。这些千古之谜,永远湮没在历史的迷雾中,谁也看不清?” 纪蒲泰:“还有人认为,在那遥远的年代,古埃及人怎么能达到如此高的科技水平?” 喇嘛王:“是啊,这些‘超级知识’从何而来?为什么没有被继承下来?” 偌尔曼:“这就是摆在当今人们面前的疑问。所以,有人大胆地猜想,胡夫金字塔不是埃及人造的,而是外星人建造的。他们建造成后返回外星。比地球上文明更先进的‘外星球文明’,依靠金字塔一直同人类保持着联系。” 喇嘛王:“看来,大金字塔的建造是有这样的目的?” 纪蒲泰:“更有甚者认为:胡夫金字塔是由失踪了的亚特兰蒂斯岛先民所造。” 喇嘛众臣:“这些说法,更令人莫名其妙。说说好,说出来,我们才知道。” 纪蒲泰:“据说,这个岛屿在公元前一万年曾创造过辉煌的文明。前面我们已经谈过,我也不再多说。后来,在‘悲惨的一昼夜’,该岛突然沉于海底。该岛的科学家们提前撤离……” 喇嘛首相:“他们去了哪里?” 偌尔曼:“因为他们已预知,一部分人做好了准备,带着科技资料仓惶逃离,在埃及建立了科学中心,并参照该岛庙宇建造了胡夫金字塔,把他们的全部科学知识隐藏于塔的内部结构中。” 喇嘛王:“这可是个巨大的工程!或许有这种可能性?” 纪蒲泰:“还有人认为:居住在非洲阿特拉斯山中麓的柏伯尔部落,建造了胡夫金字塔。”
偌尔曼:“据说,古代撒哈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居住着几个部落。后来,土地逐渐沙漠化,部落东迁至尼罗河谷。酋长成了埃及国王。他们动用了部落的法术建造了金字塔。” 喇嘛众臣:“是吗?” 偌尔曼:“他们的预知象神仙,尔后,他们掐指一算,认为人类将蒙受一段黑暗的时期。于是,各部落立即疏散到世界各地。其中有一支转移到了阿特拉斯山。” 喇嘛王:“他们能掐会算,有预感,这些部落真不简单!” 偌尔曼:“更有人认为:金字塔的石头是人造的,是由石灰石和贝壳混合而成的。” 喇嘛众臣:“那是什么样的石头?” 偌尔曼:“那人造石,类似于现代的浇灌混凝土。” 喇嘛首相:“那是说,是古埃及人创造力的结果,这种‘土’能会是石头吗?” 偌尔曼:“不错,那是古埃及人无限的创造力,才发明的。它的坚固程度,几乎能和石头媲美。” 纪蒲泰:“另外,有学者认为:胡夫金字塔不是陵墓,而是外星人到地球上来的一个降落地点。” 喇嘛王:“按照这种说法,是天神下界的停留站?” 纪蒲泰:“还不光是这些。它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秘密庙宇,一个仓库、储藏着开天辟地以来,直到世界末日的历史的重要文献。” 偌尔曼:‘这里面含有天文台之意,用以观察苍穹,了解星辰的运行,占卜未来。是多功能的计量器,可用于测绘大量土地,可计算时间,确定一年有365。2422天。” 外交大臣:“那金字塔的功能可谓完善?” 偌尔曼:“更有人坦言,吉萨三座金字塔的下面,有一座完整的地下城市,街道纵横,连通着地面上所有的金字塔。地下城门只有用一种特殊的声音,才能将其唤开,一但城门打开和发现胡夫殡宫,惊人之迹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啊……不可思议!金字塔下面竟然还有这样的城池?” 众喇嘛惊诧地发出一片叹息声,竟再也无人吭声。 见无人能破解其中的奥秘,喇嘛王赶忙改了话题。 喇嘛王:“我们可对此事一无所知。你们谁也不知其中的真相。我看,还是让二位再讲一讲狮身人面像的真象,也不妄我们讨论了一场。” 喇嘛众臣:“大王可说到点子上,那狮身人面像的神秘现象,以后的事情究竟怎么样,还得请二位讲一讲?” 偌尔曼:“这个狮身人面像,在4000多年内,曾多次不见了。” 扎布:“难道它成了精!逃跑了不成?” 喇嘛首相:“它哪里去了呢?” 偌尔曼:“后来的人们,议论纷纷,诸多猜疑。有的说它逃跑了,钻进地下深渊中去了;有的说,它飞走了,飞到天上,去拜访智慧女神缪斯去了……因此,人们编造出种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神话故事,来解释其中之谜。” 纪蒲泰:“随着岁月的磨砺,后来,人们才发现,它根本没有逃跑,而是被沙土埋没了。由于吉萨地方的风沙颇大,经过漫长的岁月,沙土日积月累,越积越多,最后把整座狮身人面像全盖住了。” 外交大臣:“啊,原来它没有跑?被沙土埋住了!” 纪蒲泰:“为此,我再给你们作一解释。有一位古代希腊第一个最著名的历史学家、被西方史学界尊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公元前425年),曾到埃及游览过,访查传闻逸事,凭吊历史遗迹,了解风土人情,发掘文化宝藏,收集珍贵文物。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对埃及金字塔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记述,在整本书中,他没有一个字提到过狮身人面像。” 喇嘛王:“这本书的记录,不能不让我们另作他想?他怎么会没有见到过狮身人面像?” 纪蒲泰:“由此可见,他游历埃及时,根本没有看到狮身人面像,在访查传闻逸事,凭吊历史遗迹时,他也没听到当地居民谈论过狮身人面像(如果当地居民向他谈过,他会记录的)。” 喇嘛王:“可见当时,狮身人面像已完全被沙丘埋没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