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村落 (第2/2页)
民。” “诸葛一生唯谨慎,是有道理的。”邱穆陵仲廉叹道 待金军慢慢近了,呼延庚率先射出一箭,弓弦声就是信号,众人都松开了手中弓弦。一阵乱箭,呼延庚两发两中,丘穆陵仲廉三发三中,步鹿孤乐平七发五中,其余亲兵也各有斩获,随后众人催马冲锋,直扑剩下的金兵。 为首的金兵头目听见弓弦响就跳下马,算是躲过一劫,见到敌人冲锋,他跳上马就跑,迎面转出普六茹伯盛,他专门负责劫杀漏网的。 步鹿孤乐平叫道:“且住,我的。” 话音未落,普六茹伯盛已经将人刺下马来。 呼延庚等人将村民们拦下,步鹿孤乐平用匕首将监工一个个的割喉,然后向着村民们晃了晃手中的血淋淋的匕首:“各位乡亲细思量,要给金贼做狗,就是这等下场。” 村民吓得纷纷跪倒:“我等是被金贼强作长夫……” 丘穆陵仲廉一把将步鹿孤乐平推开去:“各位乡亲,你们谁知道朝廷大军的情形。” 村民们面面相觑,却都不做声。 “告诉我们朝廷的消息,这些粮食你们都带走,躲到山里去吧,不要再回村子了。” 还是无人答应。 呼延庚叫道:“昨日俺们在村子里找到一个孩子。” 孩子?其中有几个村民身体前倾,想要张口询问,却又不敢。 “那孩子想是好几个月都没见着爹娘,每日抓取土拨鼠为生。” 这时,就有一个壮年汉子站起来:“他在哪里?” “此处唤作杀熊岭,数月之前,朝廷和金贼在此有一场大战。”终于有胆大的村民开口作答。 呼延庚等人勉强将多次援军的信息拼凑起来,得到了最坏的结论:宋朝的援军全军覆没了。折可求小败后已经折返府州,刘光世敌前转进,不知去哪儿了。小种经略相公在榆次西北面中伏,杀熊岭上五万大军星散,小种经略相公为完颜活女所杀,姚古等十万人兵溃三十里,李纲的二十万援军也被各个击破,返回河北的十不存一。
三波援军,总计四十万人马,就这么完了? 呼延庚完全不能相信,金兵一共才多少人?其中一半还在围太原。但杀熊岭的战场历历在目,宋兵的盔甲已经被金人收走,但残破的号旗,遍地的尸首,都说明村民没有虚言。 丘穆陵仲廉道:“少兄,目下只能到朝廷去请援兵了。” 呼延庚冷笑:“朝廷只怕自顾不暇了。”他仍旧保留着穿越的记忆,知道在太原城破的同一年,汴梁被围,第二年失陷。 “回延州府去请援兵呢?”歩鹿孤乐平提出了另一种设想,虽然达不到像折家一样世镇府州的程度,但在延州,呼延家拉出五十家将,三百亲卫,调动一将西军困难不大。 “算上民夫也到不了一万人,济得甚事,何况一去一回,十日之期早已过了。四十万大军溃败,周围定有散兵游勇,我等可将他们收拢起来,看能否做些事情。” “少兄,休言十日之期,就算我等十日之内收拢几千散兵,也解不了太原之围,还是早些回到延州府,将这里的情形报给老太尉。” 呼延庚心中一动:他还记得大致的历史走向,如果借此机会,让家中联络折家、种家等西军将门,早作准备,未必不能保住陕西。 可他转念想到富平之战时张浚对西军疑心重重的样子,以及富平之战的后果,立刻心灰意冷了。于是他说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就算不能打破围城,也要守在边上,待城破之际尽量抢些百姓的性命。”呼延庚记得太原城破,金兵屠城的“历史”。 既然这下说定,呼延庚便问村民:“可知道朝廷的溃兵有跑去哪里?” “这却是不知了。” 这时,有一个老头身子往前一探,又缩了回去。 “老丈,敢问有什么见教?” “有好几百人往东去了。真的去哪我也不知道。” “往东,那是去了隆德府?”呼延庚将一块银锭敲开,用散碎银子打赏了村民,随后和家将们商议,“隆德府设有昭义军,能借来援军也说不定。” 众人打马往东走,太行山中本就荒凉,又逢兵乱,一路都没有人烟。一行人夜间休息,将歇马力,白天打马飞奔,两日后到了一处高山面前。 天色将晚,众人寻了一个寨子。一个小小的坞壁,背靠着山势。前面有些耕地,农户们正是收工的时候了,呼儿唤女的朝寨子里走去。 当时大宋也是人心未失,呼延庚亮明身份,又将呼延家的将旗递进去,这寨子就打开寨门,将几个人迎了进去。 新书不易,请大家收藏、红票、评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