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初识兰婧王(一) (第2/2页)
是事实,天下有识之士,自兴办洋务之后,确实受到满清朝廷重用,这些人也趋之若鹜,不像刘奇这里,有名气的几乎没有,几个留美幼*童来投,便让他喜出望外。 “此话不假,不过只有贤才,没有明主,又有何用?洋务兴办也有二十年了吧?天下有多大改观?更何况,兴办洋务,不是有几个人,学了些技艺,买了些机器,或者弄出个什么北洋水师就行的。” 谭嗣同不服,抱拳道:“王爷也不过是学洋人,重商而已,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刘奇笑了:“复生很不服气啊,也罢,我且说说吧,我重商,自然是为了钱,你等都说自强,可知如何自强?” 谭嗣同刚要说出一通大道理,转念一想,问道:“那王爷知道如何自强?” “钱、技艺、贤才,乃是自强之根本,无贤才,学不来技艺,空有技艺,无钱,难以化无形为有形,有钱不能大用,谓之死钱,三者之中,唯有钱之一事,我可先行解决,重商就是为了筹钱,等待天下英才……” 谭嗣同听着心神巨震,接口道:“王爷兴办的同文馆,便是收集技艺,为英才做准备?” “正是,不过这些其实还不是自强的最紧要的。” “愿闻其详。”谭嗣同抱拳道。 “用夷人之器,师夷人之长,不是舍中求西,而是为了重振中华,有朝一日,超越夷人,重现我天朝上国无上荣光,这可不是几个贤才能做的,也不是兴办洋务能做的,而是要举国上下,皆有此念,忍辱负重多年方可成,倘若只是争权夺利,亦或是那礼法说事,博取清名,如何自强?由此说,自强之根本的根本,在于从上至下,有章有法,定下规矩,若有阻拦者,统统扫出去!”刘奇说着,眼中闪出一道光芒。
王、张二人听得有些心旷神怡,谭嗣同则眼中有些迷离,朝廷兴办洋务的效果已经有了,种种的弊端都集中在哪位太后身上,当然,地方好清名的人也是诸多反对声,而这里,是完全不同的天地,霸道的兰婧王哪里像书中说的那些反贼,不知他这么弄上三五年,会是个什么样的局面? 说话间,已是正午,宋七前来说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夫人请他们一起去吃饭,谭嗣同三人推脱了下,刘奇笑言是便饭,也就一同来到后院。 三人第一次见到泰安城有名的兰婧王妃,都惊为天人,而让他们更惊讶的,是王妃谈吐不俗,俨然是有名大户人家的小姐。 饭菜还真是便饭,刘奇当然不会搞什么豆腐大白菜,咸菜一碟招呼客人,有鱼有rou,只不过做法普通,数量不多罢了,何涴婧听闻王、张二人想做大买卖,懂得经商之道的她立刻抓住机会,诱导王、张二人做往来生意,替烟台的洋行采办山东土货,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往来的运费,还能解决货币的问题,避免王、张二人只卖,收进大量银元,兑换麻烦的事情。 王文英其实也想到这个问题,刘奇治下,已经不流通银子了,每一次都兑换,不是办法,最好的当然是替洋人采办,将银元花出去,只要最终的利润体现不是这齐鲁银元就行。 谭嗣同看着何涴婧时不时有些发愣,发现自己唐突了,他慌忙解释,说自家夫人和王妃性情有些相近,若是她在这里,定会和王妃成密友的,何涴婧闻言,也笑言很想见见谭夫人,希望谭嗣同带她来此地常住。 这有些邀请的意味了,谭嗣同避而不答。 等三人离去,何涴婧才问刘奇,谭嗣同是何许人也,刘奇将自己知道的戊戌变法和六君子之事简要说了,何涴婧是懂诗词的,听刘奇说道他那句绝命诗,感叹了一番,建议夫君收罗此人。 “婧儿,说实话,我一开始只是好奇,今日与他相见,心里还是有些意动,不过这样的人也是棱角分明的,用得不好,反而成麻烦,且看看再说吧,再说了,还要看他怎么想,真心想来投我才成。” 何涴婧点点头:“大哥说的也是,谭公子不是那些学技艺的人,他是要做官做大事的,若是与大哥想法相佐,倒是不用的好。” 刘奇未挽留和邀请,谭嗣同虽说松了口气,不过内心中,却也有一丝失落在蔓延。 和刘奇一番谈话之后,谭嗣同觉得再留此地,已无意思,该知道,该了解的都差不多了,而王、张二人此时有些急不可耐的想回去,三人商议不到半天,便决定离开泰安,回烟台。 听闻谭嗣同离开,刘奇也有些小失落,倒不是失去谭嗣同可惜,而是他在想,天下英才,何时才能为我所用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