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全民动员抓蝗虫 (第2/2页)
“你们去将崔琰和魏珏请到府中,派人将李山甫锁拿入狱。并且打探清楚李山甫交往的人。” 事实证明,在强力的人物面前许多人都习惯性的将自己变成附庸。想当初王三石和许阳刚认识的时候,两人都是以兄弟相称,而现在随着许阳地位的升高,王三石自觉的以部属相居。或许随着人的地位的改变,相互之间的兄弟情谊会越来越淡薄吧。至少他感觉到朱瑄此刻对自己要比刚开始相见的时候要好了许多。但是也功利了许多。只有朱瑾还是一如既往的和自己称兄道弟,毫不在乎现在的地位。 昨天朱瑄派人来恭贺自己得任魏博镇节度使,带来的信中充满了嫉妒和羡慕。他自己自少年时跟随王敬武远征南诏之地,后来在曹全晸麾下任校尉。结果曹全晸在与韩简的争斗中死与沙场之上。自己才得以上位,终于在前年坐上了天平军节度使的位置。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结果许阳只用了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便从一个平头百姓一跃而上窃取魏博节度使的位置。让人如何不嫉妒。不过,他自知许阳此人怕是无人能制住。以后还是多多交好。所以在第一时间遣人送来贺表和礼物。 许阳知道他也不容易,命罗弘信将五百郓州跟来的老兵押送一车珠宝返回天平镇。希望用这些老兵做引子,能够给朱瑄兄弟而人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崔琰和魏珏很快来到府中,两人都是从田地中赶来的,身上还沾满了泥巴。许阳命人带二人下去梳洗一番。泡好两杯香茶,请他们润润喉咙。
两人确实是许阳见到的读书人典范,举止之间虽然匆忙,却不慌乱。 等两人坐定,许阳才将自己的疑惑问出来。 “节帅担忧的很有道理,总有些人以天人感应之说来阻挠捉拿蝗虫。人为此乃天灾,乃是君主失德所致。可是开元年间,姚崇曾经就大力主持消灭蝗虫。当时汴州蝗灾,姚崇下令灭蝗虫,遭到汴州刺史倪若水的强烈反对,还说蝗虫乃是天灾,自宜修德。刘聪时,除既不得,为害滋深。被姚崇大骂一通,‘刘聪伪主,德不胜妖;今日圣朝,妖不胜德。古之良守,蝗虫避境,若言修德可免,彼岂无德致然。今坐看食苗,忍而不救,因此饥馑,将何以安?’” “后来玄宗询问姚崇此时,姚崇回答:‘凡事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彼庸儒不足以知之。纵除之不尽,犹胜养之以成患’。至于天降灾祸只说纯粹是无稽之谈。” 崔琰不亏是久读诗书的,手托茶杯侃侃而谈,气度恢弘,举止潇洒。将一段姚崇灭蝗虫之事说的颇为生动。 许阳暗自感叹,看来这世家大族出来的人还是有底蕴的。至少他们的见识就比只知道死读书的贫寒士子开阔的多。 “就是如此,如今妖风动荡与世间,正是扫灭妖氛之时,岂能因为害怕就跪倒在地祈求上苍的垂怜。自助者天助之,自弃者天弃之。为了对抗坚定众人的信心,咱们有必要演一场戏给魏州的百姓看看。”许阳眼睛冒着坏水说道。 傍晚的时候,王三石带人回来回报。那李山甫原来是乐彦贞麾下的幕僚,当初怂恿乐从训杀死王铎的就是此人。 这次借着蝗灾的由头用天人感应的借口映射许阳得位不正。结果还真被许多人接受了。 许阳也是头疼,这种事情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处理。既然人家心怀旧主,那么还是让他和旧主一起做个伴去吧,成全他一片拳拳效忠之心。让王三石将他给关进牢房之中,看看还有没有利用价值。 “听说了,最近有个蝗虫妖怪修炼成精了。在黄河岸边准备吃掉所有庄稼。” “对了,昨天我也听说黄河岸边有一个巨大的蝗虫,正在地里大吃大嚼。没有人敢靠近他一里之内。据说还会吃人。” “胡说八道,我听我对门家的三小子说,他二姨家的邻居的老五亲眼看到过那个妖怪,只吃粮食和树叶子。但是胃口特别大,一天能吃掉上百亩的庄稼。”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关于蝗虫妖的传说已经在从魏州弥散开来。莘县、临黄、韩城都已经没有人敢与去田地中查看了。 许阳也接到关于蝗虫妖的报告,但是他依然老神在在的坐在书房中写着什么东西。王三石端着杯浓茶在旁边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脸上掩映不住促狭的笑意。 许阳这个谣言散布的太恐怖了,让这些没有什么见识的老百姓从心里上感到畏惧。不过他却不担心,在他看来许阳既然敢如此散布谣言,必然会有应对的办法。吴大牛已经带着几个裁缝和一队舞龙人马前去莘县。说不定会有大热闹可以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