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倾唐_第一百一十三章 麦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麦收 (第2/2页)

成。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往年的时候官府都是趁火打劫的,每到灾年都要让人从老百姓口中夺食。租子往往比丰收的年景收的还要高。

    昨天里正还说大帅怜惜百姓疾苦,不愿意加重大家的负担,准备向没有大牲口的农户借牛。只要照顾好这些牛不收一分钱。但是如果牛死伤之后,就要赔一头牛钱。一头牛三贯钱虽然已经是最低的价格了,可是也不是小门小户的人家能够拿出来的。

    老天爷,谁敢不好好照料着牛。这年月一头牛比人要金贵。全家老少不吃饭也要把牛照顾好。地里的重活全靠牛来干呢。有了牛全家人的干活积极性更高了。往日地里收割好的麦子只能用人一车一车的拉,一亩地用人拉需要三趟才能拉进打麦场中。用牛车一次就能拉进来。如果是全天下的官儿都像许大帅这样就没有百姓想着造反了。这样的好官儿如果能够一直在这里当下去就好了。

    端午节已经过去了,家里剩下的粮食都磨成面粉,准备蒸出几锅馒头好好吃两天干的,攒点力气收麦子。家里的镰刀也要使劲磨一磨,牛车的轮子也要加固一下。

    五月初十,地里的麦子已经全不变成了焦黄的颜色。再不动镰刀收割,麦粒可能就要洒在地里了。

    这一天四更天老牛一家就已经早早的起来了。借着稀疏的星光,老牛给家里的牛喂上精细的草料。老伴在厨房里忙碌着将蒸好的馒头盛放到篮子中。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揉着惺忪的睡眼起来,一人拿起一个白面馒头就着咸菜吃着。

    两个儿媳帮着婆婆烧好水,也准备拿个白面馒头吃。可是被婆婆一手打掉了准备伸向馒头的手。

    “这些细粮都是给敢力气活的老爷们吃的,你们去吃窝头。”

    两个儿媳不敢吭声,从旁边的筐子里拿起两个用高粱大豆面做的窝头就着热水,使劲咽下去。老牛把一切都看在眼中,不过他只能叹口气什么都没有说。

    虽然有点白面馒头,可是大家平时还是吃高粱大豆面做的窝头。只有农忙的时候才能吃上一点馒头。而且还是只能让干活的壮劳力吃饱。如果不是许大帅有办法,现在全家老少估计只能拖着打狗棍去各处要饭了。

    两个小子吃的直打饱嗝,老牛苦笑着拍拍两个孙孙的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真是让人愁啊。不过这两小孙孙还是让人喜欢,一个个都是牛犊子一样壮实的身子。现在力气也不小了。正好是在地里干活学手艺的好时候。

    男人们赶着牛车出门了,家里的女人吃好饭。收拾干净。拿出陶罐来,将烧好的水凉着。等到中午的时候正好给他们解渴。

    这样的日子忙碌了半个月,地里的麦子已经全部都收回来了。看着那一堆粮食,家里的老少都乐开了怀。自己家有十亩地,又租种了李员外家二十亩地。一共收了斤五十石粮食,交给李员外家八石粮食,官府十石粮食,自己家海能剩下三十多石。一家八口人,加上秋天的粮食省着点吃足够吃到明年麦收了。

    这样的景象在魏博镇的各处上演。虽然减产了三成的粮食,可是官府今年组织捕蝗,换回的粮食还有不少。春天干旱也没能让人变的绝望。这都是因为今年来了一个好官儿。不像那乐阎王在的时候,只知道一味的要粮食,从来未曾替百姓考虑过。

    听说那乐阎王因为杀了前任宰相晋国公王铎,被现在的许大帅给捉进京城了。捉得好啊,宰相那是能够随便能杀的么?再说了,读书人都说王铎是个好人。敢杀好人的坏蛋就得让他去死。

    听说还是咱们的许大帅厉害,当初那乐刺史的儿子带了一万多人被许大帅的五百人给打败了。整天在魏州城中耀武扬威的那些牙兵们,现在都躲在军营中不敢出来了。据说他们被许大帅的军法整怕了。没有这些兵老爷们的sao扰地方上的治安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魏州城中现在买卖人都已经不在怕当兵的了,只要有敢拿东西不给钱的,告到刺史府中,犯事的官兵就是一顿军棍。初犯二十军棍,再犯就是四十军棍。敢第三次犯的直接砍头。从来就没有人敢向他们说情。

    曾经有几个不信邪的兵痞没把许阳颁布的军法当回事,两着犯了三次。被许大帅的亲兵在那家店铺门口直接砍下来脑袋。兵痞的脑袋在闹市上挂了三天,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犯禁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